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PPT演示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PPT演示课件


图2-5 指示电压表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8
退 出 18
如图2-5所示,
•内测:开关可置于“内测”1或2位置,此时测 量的为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有效值。
•外测:开关置于“外测”,电压表就可对一般 外部电压有效值进行测量。
(7)稳压电源
为各部分电路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稳定直流 电压。
09.10.2020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5
退 出5
3. 输出失真度
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失真度在0.1% ~ 0.5%; 普通信号发生器输出失真度在1% ~ 5%。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6
退 出6
2.1.3 调制特性
1. 对于调幅的要求
包括调幅特性、调幅系数可调范围及稳定度、 寄生频偏及外调制时调制频率范围、输入阻抗及 要求的调制电压等。
一般输出阻抗可进行8Ω、10Ω、60Ω、600Ω 和5kΩ的切换。
(6)指示电压表
组成:分压器、限幅器、射极跟随器、检波器、 表头校正电路。
指示器用磁电式电流表指示,电压数值与指 针的偏转角度成正比,在刻度盘上可直接读数。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一页
目录
17
退 出 17
09.10.2020
其应用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2
退 出2
2.1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
2.1.1 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包括有效频率范围、频率准确度和频 率稳定度。
1. 有效频率范围
各项指标均能得到保证的输出频率范围称为信 号发生器的有效频率范围。
2. 频率准确度
频率的实际值对其标称值(刻度或标度)的相对 偏差。
(4)功率放大器
作用:为负载提供所需要的功率。
为了充分利用晶体管,其工作电流、电压都 接近极限值,所以对功率放大器而言,既要满足 输出功率的要求,又要避免晶体管过热,而且非 线性失真也要小。
功率放大器通常有功放保护电路。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6
退 出 16
(5)阻抗变换器
1. 输出阻抗
➢ 低频信号发生器中一般有50Ω、600Ω、5kΩ等各 种不同输出阻抗。
➢ 高频信号发生器一般只有50Ω(或75Ω)一种输出 阻抗。
2. 输出电平
信号发生器所能提供的最大和最小输出电平调 节范围。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采用正弦有 效值(如V、mV~μV)度量或用绝对电平(dB)度量。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3
退 出3
3. 频率稳定度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频率源的频率准确度的变 化,它表征频率源维持工作于恒定频率的能力。
有长期,短期、瞬间频率稳定度之分。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4
退 出4
2.1.2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包括输出阻抗、输出电平、平坦度和谐波 失真。
章节目录
2.1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 2.2低频信号发生器 2.3高频信号发生器 2.4实训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
退 出1
第2章 信号源
本章要点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
调制特性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原理框图及
其应用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原理框图及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8
退 出8
2.2 低频信号发生器
2.2.1 基本组成和原理框图
1.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 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主振级、缓冲放大器、
衰减器、功率放大器、阻抗变换器、指示电压表 及稳压电源等电路组成。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9
退 出9
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框图
09.10.2020
图2-1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框图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0
退 出 10
(1)主振级
主振级是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最重要的电路,
通常有差频式的频率形成电路和RC文氏电桥正弦
振荡电路。
➢ 差频式低频信号形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2,其中一个振荡器产生固定频率的高
14
退 出 14
(2)缓冲放大级
作用:为了隔离后级对主振级的影响,使主振级工作正 常,起到稳定频率,并兼有电压放大的作用,减轻后 级功放的负担。
(3)衰减器
作用:为了适应测试设备的要求,改变输出电压或输出 功率大小。
衰减器有连续调节和步进衰减。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5
退 出 15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9
退 出 19
2.2.2 低频信号发生器简介
2π,
➢振幅的平衡条件是AF =1,当ω=ω0时,F =1/3,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3,起振时,A必须大于3。
热敏电阻Rf,自动稳定振荡幅度。 调整频率是通过调节正反馈臂双联电容C,来 改变振荡输出频率。
转换波段是同时改变正反馈臂上的串并联电阻 R来实现。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2. 对于调频的要求
包括调频特性、频偏范围及稳定度、寄生调 幅及外调制时调制频率范围、输入阻抗及要求的 调制电压等。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7
退 出7
高频信号发生器中:
➢ 调 幅 的 固 定 调 制 频 率 一 般 为 400Hz 、 或 1000Hz。
➢ 一般信号发生器调幅系数为0~80%。 ➢ 一般要求调制线性度在1%~5%的范围内。
图2-2差频式的频率形成电路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2
退 出 12
➢ RC振荡电路形成低频信号的工作原理
图2-3 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图2-4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3
退 出 13
➢ 当ω=ω0= RC1,幅频特性的幅值为最大,即: Fmax =1/3,而相频特性的相角为零,即:φF = 0, ➢要 满 足 自 激 振 荡 的 条 件 , 放 大 器 应 满 足 φA+φF =±2nπ, 相 位 平 衡 条 件 , 即 放 大 器 的 相 移 φA=0 或
频振荡信号f1,另一个振荡器产生可变频率的高频 振荡信号f2,将频率为f1和f2的高频振荡信号同时 送入混频器,混频后的信号有f1、f2、f1+f2、f1- f2 ……等等,可用低通滤波器滤掉其他频率的信 号,最后得到差频信号F = f1-f2。
09.10.202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11
退 出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