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第一课教学目标:1、能学会准确、有感情的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国歌产生的背景。

并能准确的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三连音。

2、在听赏歌曲《我的祖国》的活动中,能随乐跟唱,体验歌曲的情感。

3、能和同学一起学会用明亮、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大中国》。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的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下面请你们听一段歌曲,说说他的作者是谁?(放一段《卖报歌》的音乐,同时说:“你听,多么熟悉的歌,这不是《卖报歌》吗?作者是谁呀?”)生:聂耳。

(出示聂耳肖像挂图)三、介绍作者,引出《国歌》师:聂耳是我国现代作曲家,同学们在低年级时就听过、唱过他的一些作品,对聂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聂耳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不只是他从小爱好音乐,更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的年月里,他用音乐作为什么?(生:战斗武器)激励无数的爱国同胞,鼓起勇气与侵略者作斗争。

当时他有一首歌曲非常出名,这首歌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时,曾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有的爱国同胞拿起武器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血与火的斗争。

你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吗?生:《义勇军进行曲》师:对,就是现在的《国歌》。

(投影《国歌》歌曲)师:聂耳多次亲自指挥工人合唱队,到街头,到广场去演唱。

这支战斗的歌,象嘹亮的号角很快传遍了全国,当时有一位美国黑人歌唱家,非常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这首歌,使这首号角般的歌曲响遍全世界,震撼了无数被压迫的人民的心。

由于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到1982年经全国人大会议决定,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看录像:(播放祖国东西南北中升旗的录像,同时说下面的一段话)这首号召性很强的歌、激荡人心的歌,从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起,他的雄壮、激昂、高亢明亮的旋律,曾无数次伴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在祖国东西南北中的上空激荡,在各个边境的上空激荡,在我们学校的上空激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激荡。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更重要的是要唱好这首歌,用我们的歌声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唱出来。

四、学唱《国歌》1、欣赏男女声齐唱的《国歌》(边听边看大歌谱)。

2、引导学生说出谱中不熟悉的节奏。

(出示节奏卡片)×.×××│××│×.××××│×0 ×0│3、讲授“三连音”节奏型:三连音:把一拍平均分成三等份。

(出示卡片)┌-3-┐┌-3-┐×××=××××不能唱成×××××××××4、学生跟着老师念三连音节奏。

5、节奏训练(歌曲中较难节奏短句)┌-3-┐×.×××│××│×.××××│×0 ×0│0××××│××│×.××.×│×.××│×─│1)、学生划拍自由试读节奏。

2)、全体随教师边划拍边读节奏。

3)、学生在大歌谱中找出上面节奏的歌谱。

6、学习歌谱:1)、学生说出歌曲的调号(G大调)2)、复习G大调音阶(学生伸出左手作五线谱状)3)、随琴声轻声试唱歌谱数遍(难点处重点练)7、学习歌词1)、集体朗读歌词2)、随琴声轻声试唱歌词(重点句重点辅导)3)、完整演唱歌曲8、歌曲分析,演唱处理师:《国歌》同学们基本已经会唱,但是,怎样把《国歌》所表达的情绪用我们的歌声表现出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歌曲:A: 学生给歌曲分句:歌曲可分为五句(教师在大歌曲上标出)。

B:连接相应的提示语:师:我这里有5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下了每一句的简要提示,请你根据歌词的理解,找出相应的提示:(出示五句提示语):军号般的前奏引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战斗意志急切的呐喊,召唤着被压迫的人们,呼唤人们奋起战斗大敌当前,形势紧迫亿万人民冲破黑暗,勇往直前激起无数同胞的奋起反抗(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给5句提示编号)按上面的提示有激情地朗读歌词。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师:在了解了歌曲的意境后,现在我们用平稳的进行曲速度、饱满激昂的热情,以及强弱分明的节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六、简介《国歌》的诞生:师:你知道《国歌》是怎样诞生的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段有关《国歌》诞生的故事:《国歌》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是三十年代的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部电影描写了一个青年诗人参加抗日义勇军的故事。

影片刚开始拍,主题歌的歌词还没有写出来,田汉就被捕了,于是,田汉在狱中把歌词写在香烟纸上,并设法让探狱的家人带出去,交给了聂耳,聂耳接到歌词后,无比激动,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谱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这时反动派的魔爪已经伸向聂耳,党组织为了保护这位音乐家,让他暂时离开祖国。

1935年4月1日,聂耳带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来到日本东京,他抓紧时间修改了主题歌,并很快就寄回祖国。

在抗战的年月里,这首歌随着电影,象嘹亮的号角,传遍祖国大地,激励着无数爱国同胞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

由于它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1949年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到1982年12月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要知道《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听了老师刚才讲的《国歌》诞生的故事,我想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了解。

“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高歌一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全体起立随伴奏带唱《国歌》,同时播放升旗的录像)五、课堂小结: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听赏跟唱歌曲《我的祖国》1、完整听赏全曲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1)完整听《我的祖国》。

2)提问:词、曲作者是谁?(指名答)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

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3)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2、简介电影《上甘岭》1)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

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

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

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

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

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

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

我们来听听。

(放一段)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

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指名)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

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

3、分析歌曲: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乐段――抒情性的。

第二乐段――开放性的,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

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

在哪里?(小组讨论)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

(可以交流)4、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

5、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

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

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

三、学唱歌曲《大中国》四、课堂小结1、学生讨论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师: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

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