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作者: ————————————————————————————————日期:民法总论(一)一、单项选择题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C )A、都是无偿的B、都是有偿的C、一般是无偿的D、一般是有偿的2、甲知其房屋南边领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但佯装不知,将房屋出售与乙。
半年后,南边高楼建成,乙之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
在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D)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B、平等互利原则C、情势变更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3、12岁的甜甜与他人订立了一个与其年龄和智力均不相符合的买卖合同。
后来,甜甜的父亲追认订立的合同有效,甜甜的父亲行使的权利属于()A、形成权B、抗辩权C、请求权D、支配权4、8岁的儿童属于( C)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5、高中生赵某于1990年9月2日出生,200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3000元。
2008年7月赵某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工作。
2009年2月,李某起诉要求赵某赔偿医药费。
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A、赵某承担,因赵某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具有经济能力。
B、赵某父母承担,因赵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主要由赵某父母承担,赵某适当赔偿。
D、主要由赵某承担,赵某父母适当赔偿。
6、在下列类型的法人中,具有意思机关的( )A、股份有限公司B国务院C、市公安局D、县人民政府7、甲以个人所有的2万元出资与他人设立合伙企业,对于合伙债务,甲应当以( )来承担。
A、个人财产B、合伙所取得的收益C、合伙时投入的2万元D、家庭共有财产8、根据物的分类,下列物中属于主物和从物关系的是( )A、房子和房子上的门窗B、桌子和凳子C、鞋和袜子D、电视机和遥控器9、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赵某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B、刘某与孙某签订买卖合同C、张某的狗将路人吴某咬伤D、王某做出一项重大发明10、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离婚,乙因去国外考察未归,便委托其兄丙代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依法丙( )A、在取得委托授权时可以代理B、不能代理C、经甲乙双方同意方可代理D、可以代理二、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事实:事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将其和法律后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联系起来的具体生活情况。
2、监护:监护是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3、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民事主体。
三、简答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3、民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
参考答案: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法规范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地位平等。
(3)民事法律关系是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4)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设立、变更、消灭具有任意性。
2、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都是时效完成的障碍,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
诉讼时效的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开始后的任何时间,而中止只能发生于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2)法定事由不同。
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法定事由是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的客观事实,而引起中断的法定事由则是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事实。
(3)法律后果不同。
中止是诉讼时效期间的暂停,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中断是已经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欲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所应具备的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论述题试述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参考答案:(1)意思自治原则,是法律确认当事人在民事交往活动中的意志自由,不受行政手段和他人非法干预的原则。
(2)意思自治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须有参与民事活动的自愿,不受行政干预,不得违背一方意志而欺诈和胁迫他方;当事人须有自己的经济决策权,自主地、独立地作出或接受意思表示,自治独立地行使经营决策权和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协商确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和方式等。
意思自治原则充分体现了民法的私法性质,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的膨胀,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民法总论(二)A、单项选择题1、张某因工厂锅炉爆炸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 A)1、民事法律行为B、民事法律事件C、生活事实D、偶发事实2、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是( )A、评价功能B、约束功能C、指导功能D、补充功能3、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D)A、抵消权是一种形成权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C、债权请求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D、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1、法人机关无独立人格B、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C、法人的分支机构为法人机关的一种D、监督机关不是法人的必设机关E、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已经存在但未清偿的债务,对外( )A、承担有限责任B、承担按份责任C、承担连带责任D、不承担任何责任6、甲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若甲的儿子2010年考上大学,则甲将房子租给乙。
此约定属于()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D、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7、意思表示不包括下列哪个要素( )1、表示行为B、效果意思C、目的意思D、主体适格B、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
是指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
3、无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指欠缺法律行为根本生效要件,自始、确定和当然不发生行为人意思之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
C、简答题1、欺诈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2、民法上物的概念与特征。
3、法人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参考答案:1.欺诈行为的概念:是指一方当事人因受对方的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所为的民事行为。
构成要件:1、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方有欺诈的行为。
3、须受骗方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
4、须受骗方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
2.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并能为权利主体所支配和利用的物质实体。
特征:(1)存在于人体之外。
(2)须为有体物。
(3)能为人力所实际支配。
(4)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或生活的某种需要。
3.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成立条件: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经费或财产。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题甲住A地,常往来于A、B两地经商,自2003年7月起离开A地住所后有无音讯。
甲有妻乙及10岁的女儿丙。
邻居丁在此期间对乙、丙时常照顾。
到2008年6月,丁请求与乙结婚,并收养丙,要求乙对甲申请死亡宣告。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1)乙、丙、丁三人中哪些人有权向法院申请死亡宣告?(2)法院宣告死亡时,应当通过什么样的程序确认甲死亡及死亡时间?(3)如果甲失踪后,居住在B地,且2009年购买了戊的房子,而后楼房涨价,戊能否以甲已被宣告死亡无权利能力为由,而否认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4)如果甲于死亡宣告后返回A地,发现乙与丁已经结婚,丙已由丁收养,此时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如何?参考答案:(1)甲妻乙有权向法院申请死亡宣告。
因为根据《民通意见》第25条的相关规定,只有甲妻有权提出死亡宣告申请。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院在接到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时,应当对外发布公告,公告期为一年。
如公告期满后甲仍未出现,或仍未有甲的下落,法院可推定甲已死亡,做出死亡宣告,判决宣告之日为甲死亡日期。
(3)不能,这是关于死亡宣告效力范围的问题。
被宣告死亡的公民,事实上果然死亡的,其权利能力归于消灭。
实际上尚生存的,其权利能力仍然存在,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都不受影响。
所以戊不能以甲已被宣告死亡为由,否认甲的权利能力,主张合同无效。
(4)这时甲与乙的夫妻关系,甲与丙的父女关系应当消灭。
而丁与乙的夫妻关系,丁与丙的父女关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即使当丁去世后,甲、乙之间原有的夫妻关系也不能自行恢复,甲与丙之间的父女关系经丙同意后可恢复。
民法总论(三)A、单项选择题A、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了哪一原则?( D )1、等价有偿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平等原则D、公平原则2、王某因出车祸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D)D、民事法律行为B、生活事实C、民事法律事件D、偶发事件3、关于附条件的民事行为,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E、既得权B、期待权C、相对权D、绝对权4、甲乙二人合伙经营一家快餐店,甲欲转让其份额,甲之父想以10万元购买,乙也想以同一价格购买。
依法甲应该转让给()A、甲之父B、乙C由甲来决定D、每人一半E、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5、孙某扔掉自己的一台旧电脑B、宋某将书卖给王某C、郑某偷窃邻居一头牛D、李某赠给侄女一套童话书6、甲装修公司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装修材料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乙。
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装修材料的业务。
甲乙的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1、属于无效民事行为B、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C、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D、属于有效民事行为G、甲因出国留学,将其所有的汽车暂时交由乙保管,并允许其使用。
两年后,乙见甲没回来,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将汽车卖给丙,丙以公道的价格买得汽车。
乙出卖汽车的行为属于( )A、无权代理行为B、有权代理行为C、表见代理行为D、超越代理权行为8、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标的物被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该五年期间属于()A、除斥期间B、取得实效期间C、普通诉讼时效期间D、长期诉讼时效期间I、债权人的代理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到期的债务,这在法律上会引起()A、诉讼时效的中断B诉讼时效的中止C、除斥期间的中断D、诉讼时效的延长10、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退伙人已经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 )B、不负责任B、适当分担C、负连带责任D、按合伙协议的约定处理B、名词解释1、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