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1.计算下列各机构的自由度。
注意分析其中的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合复合铰链等。
题图1-4c所示机构,导路AD⊥AC、BC=CD/2=AB。
该机构可有多种实际用途,可用于椭圆仪,准确的直线轨迹产生器,或作为压缩机或机动马达等。
题图1-4d为一大功率液压动力机。
其中AB=A`B`,BC=B`C`,CD=C`D`,CE=C`E`,且E、E`处于滑块移动轴线的对称位置。
答c)为轨迹重合虚约束,可认为AB杆或滑块之一构成虚约束。
F=3×3-2×4=1;d)对称的上部分或下部分构成虚约束。
F=3×5-2×7=1.2-2.试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或复合铰链,请指出。
e)答案:a)F=3×7-2×10=1.注意其中的C、G、D、H点并不是复合铰链。
b)F=3×5-2×7=1C)F=3×7-2×10=1其中C点为复合铰链,分别由2、3、4构件在C点构成复合铰。
d)F=3×3-2×3-2=1或者F=3×5-2×5-2-2=1其中B、D处的磙子具有局部自由度。
2-3试计算如图所示各平面高副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或复合铰链,请指出。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与设计3-1.试求题图所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答案:瞬心P 12在A 点 瞬心P 23、 P 24均在B 点 瞬心P 34在C 点 P 14、 P 13均在垂直导路的无 瞬心P 23、 P 13均在B 点 穷远处 瞬心P 14、 P 24均在D 点3-5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31/ωω。
答案:此题关键是找到相对瞬心P13. 3-6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mm r50=,mm l OA 22=,mm l AC 80=,οϕ901=,凸轮,凸轮以角速度s rad /101=ω逆时针方向转动。
试用瞬心法求从动件2的角速度2ω。
答案:找到1,2构件的相对瞬心P12 即有:ω1×AP12=ω2×CP12……①现在的关键是求出AP12的值。
设AP12为 x , 则OP12=(222+x 2)1/2BP12=50+(222+x2)1/2,CP12=80+x△P12AO∽△P12BC 则有:x/[50+(222+x2)1/2]=(222+x2)1/2/(80+x)求解出x=37.4 由①式可得:ω2=ω1×AP12/CP12=4.675rad/m第六章6-2.题图6-2所示的盘形转子中,有4个不平衡质量,它们的大小及其质心到回转轴的距离分别为:m1=10kg,r1=100mm,m2=8kg,r2=150mm,m3=7kg,r3=200mm,m4=5kg,r4=100mm.试对该转子进行平衡设计.答案:各质径积的大小分别为:m1r1=1000kg·mm m2r2=1200kg·mmm3r3=1400kg·mm m4r4=500kg·mm现取1:20作出质径积的向量多边形,以平衡质径积m e r e构成封闭的向量多边形.从上面的向量多边形中可知:平衡质径积大小m e r e=40×20=800kg/mm,方向与x向成60o角.欲平衡有2种方法:在m e r e方向配质量,若在r e=100mm,则m e=8kg;可在m e r e反方向挖去一块,使其径积为800kg/mm.6-3.题图6-3所示为一均匀圆盘转子,工艺要求在圆盘上钻4个圆孔,圆孔直径及孔心到转轴O的距离分别为:d1=40mm,r1=120mm,d2=60mm,r2=100mm,d3=50mm,r3=110mm,d4=70mm,r4=90mm,方位如图.试对该转子进行平衡设计.设单位面积的质量为1,其4个孔的质径比分别为:m1r1=π(d1/2) 2120=48000π;m2r2=π(d2/2)2100=90000πm3r3=π(d3/2)2110=68750π;m4r4=π(d4/2)290=108450π现取1:2000π作向量多边形:从向量图中可知:m e r e=43×2000π=86000π若在半径r e=100mm且与x轴正向成θ=46o的位置上.挖圆孔的直径d5=(3440)1/2mm即可平衡.6-4 在图示的转子中,已知各偏心质量m 1=10kg ,m 2=15kg ,m 3=20kg ,m 4=10kg ;它们的回转半径分别为r 1=300mm ,r 2=r 4=150mm ,r 3=100mm ,又知各偏心质量所在的回转平面间的距离为l 1=l 2=l 3=200mm ,各偏心质量间的方位角为α1120=,α260=,α390=,α430=。
若置于平衡基面I 及II 中的平衡质量m I 和m II 的回转半径均为400mm ,试求m I 及m II 的大小和方位。
6-5.题图6-5所示曲柄摇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l 1=75mm ,l 2=300mm ,l 3=150mm ;各杆的质量为m 1=0.3kg ,m 2=0.6kg ,m 3=0.9kg ,其质心位置l AS1=25mm ,l BS2=100mm ,l BS3=100mm . 1) 试用质量静替代法将各杆质量替代到A ,B ,C ,D 四点;2) 若在曲柄,摇杆上加平衡质量m e1及m e3使机构惯性力平衡,当取平衡质量的回转半径为r e1=r e3=75mm 时,m e1,m e3各为多少?答案:1)m 1用A,B两点替代 m 2用B ,C 两点替代 AS1=50×0.3/75=0.2kgm BS1=25×0.3/75=0.1kg m 3用C ,D 两点替代 CS3=100×0.9/150=0.6kg m DS3=50×0.9/150=0.3kg ∴m A =m AS1=0.2kgm B = m BS1+m BS2=0.5kg m C = m CS2+m CS3=0.8kg m D =m DS2=0.3kg2)m e1×r e1=m B ×l AB e1=0.5×75/75=0.5kg m e3×r e3=m C ×l CD e3=0.8×150/75=16kg6-6.在题图6-6所示曲柄滑块机构中,已知各杆长度:l AB =100mm ,l BC =300mm ;曲柄和连杆的质心S 1,S 2的位置分别为l AS1=100mm=l AS2,滑块3的质量m 3=0.4kg ,试求曲柄滑块机构惯性完全平衡时的曲柄质量m 1和连杆质量m 2的大小.答案:m2×l BC=m3×l BS2 m2=m3×l BS2/l BC=0.133kgm B=m2+m3=0.533kgm1×l AB=m B×l AS11=0.533kg第八章8-1.已知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l BC=50mm,l CD=35mm,l AD=30mm,取AD为机架.1)如果该机构能成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是曲柄,求l AB的取值范围;2)如果该机构能成为双曲柄杆构,求l AB的取值范围;3)如果该机构能成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的取值范围.答案:1)该机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则AB应为最短杆。
其中已知BC杆为最长杆50。
∴l AB+l BC≤l AD+l CD∴l AB≤152)该机构欲成为双曲柄机构,同样应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且应以最短杆为机架。
现AD为机架,则只能最短杆即为AD=30,则最长杆可能为BC杆,也可能是AB杆。
1)若AB杆为最长杆:l AD+l AB≤l BC+l CD∴l AB≤55 即50<l AB<552)若BC杆为最长杆:l AB+l BC≤l AB+l CD∴l AB≤45 即45≤l AB<50∴若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则AB杆杆长的取值范围为:45≤l AB≤503)欲使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则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应大于另外二杆之和。
现在的关键是谁是最短、最长杆?1) 若AB杆最短,则最长杆为BC:∴l AB+l BC>l CD+l AD∴l AB>152)若AD杆最短,BC杆最长:l AD+l AB>l BC+l CD∴l AB<45AB杆最长:l AD+l AB>l BC+l CD l AB>55l AB<l AD+l CD+l BC l AB<115综上分析:AB杆的取值为:15<l AB<45 或者55<l AB<1158-3.已知两连架杆的三组对应位置如题图所示为:φ1=60o,ψ1=30o,φ2=90o,ψ2=50o,φ3=120o,ψ3=80o,若取机架AD长度l AD=100mm,l CD=100mm,试用图解法计算此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
假定连架杆CD 与机架夹角ψ1,ψ2,ψ3正好定CD的连线与机架所成形的角。
现假象把连架杆AB固定在第一位置,转动机架AD ,使AD 分别与AD 的固定位置分别成φ1,φ2,φ3,从而可找到另一连架杆C 2D ,C 3D 位置。
即转化为已知连杆的三位置而设计铰链四杆机构,A 是不用设计,其值只有C 1,C 2,C 3的转动中心B 1(作C 1C 2,C 2C 2的垂线)连接CB 1C 1D ,即得铰链四杆机构。
8-4.如图2-31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
设已知其摇杆CD 的长度为 75mm ,行程时间比系数K =1.5,机架AD 的长度为80mm,又已知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的夹角φ=45o ,试求其曲柄的长度l AB 和连杆的长度l BC 。
答案:选尺寸比例画出机架AD ,即极限位置的CD 极位夹角θ=(k-1)/(k+1)×180°=36°此题有2组解,因为CD 位置既可认为最近极限位置。
又可按最远极限位置来设计。
1CD 为最近极限位置,则最远极限位置在C 2D 则有 l AB +l BC 2×μl BC -l AB =AC 2×μ即可求l AB ,l BC 亦可用作用在AC 2上截去AC ,剩余段的一半即为l AB ,AF 即代表l BC 。
2CD 为最远极限位置,则最近极限位置在C 1D 。
则有 l AB +l BC 2×μ l BC —l AB =AC 2×μ即可求l AB ,l BC (亦可用作图法,同上)。
8-5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 的长度mm l CD 290=,摇杆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οψ32=,行程速比系数25.1=K ,若曲柄的长度mm l AB 75=,试用图解法求连杆的长度BC l 和机架的长度AD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