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2020年工作报告与2020年工作计划—政府报告一、2020年全市工作回顾2020年,是我市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依靠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紧紧依靠市人大、市政协的鼎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应对挑战中前行,在克服困难中推进,在化危为机中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同比增长31.9%。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同比增长98.2%。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完成8.5亿元和5.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82.66亿元,同比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可达12790元和5950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5%。
在2020年度全省县域突破工作中,我市由2020年的第十一位跃升到第五位,进入强县行列。
(一)工业经济逆势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以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年初在艰难中起步。
在应对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以玛钢、华翔、安宝、吉通电缆、黄龙、中粮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在国家相关产业振兴规划和企业挖潜改造、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股权合作、退城进区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强势拉动下,先后走出低谷,实现了逆势上扬和在化危为机中发展。
以吉林众品、众信汽车内饰材料、鑫美橡塑制品为代表的43户成长型企业,通过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步入了规模以上企业行列,从而使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14户,增长60.5%,为工业经济逆势上扬提供了后劲和支撑。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唐传生物科技、国能生物发电、恒久产业园、宏泰铸造、中石化天然气压缩母站、华商汽车物流等526个大小新项目和光大纸业、滕泰机械、祥裕食品等企业26个技改项目相继开工、竣工和投产,由此实现了骨干企业带动成长型企业进档升级、新项目纷纷落地、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创造了在大危机中实现大发展的佳绩。
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可实现150亿元,同比增长41.3%;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38.5%;工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38.7%。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显著加快在扎实推进增产10亿斤粮食能力建设进程中,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不断加大,新增耕地面积80万亩,加之普遍采取了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了机械化作业、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田等举措,虽然遭遇了严重旱灾,粮食产量仍可达到50亿斤,粮食单产全国第一,总产全国第二。
林业工作突出“三查两清一确权”和“双打”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年造林2289公顷,美化绿化村屯170个。
水利部门新打抗旱井992眼,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2500亩,二十家子水库、勾家店水库等5项除险加固工程全部竣工,被国家确定为水利工作重点县。
农机工作以全程机械化示范为重点,主要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提高到57.3%。
气象工作积极主动,在风电资源测试、人工增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区一地”建设势头强劲,新建棚膜2560栋,牧业小区233个。
朝阳坡农业科技示范园按照“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建设标准,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新修村屯公路516公里,村村通率达93.4%。
(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新建、改建岭西三路、西公主大街、南环城街等8条街路、10.7公里。
改造人行步道和泥泞路32.5万平方米。
站前广场、解放路广场、河南广场、文化广场改造如期竣工,响铃公园改造稳步推进。
新增城区绿地34公顷。
新装和更新路灯1309级杆,迎宾路、河南大街、公主大街以及市区5个广场实施了景观亮化,54家临街单位楼体安装了夜景灯饰。
改造排水管线6000米,完成9条街路2万米的供水管网安装,IC卡水表分户改造完成37400户。
清水绿带工程扎实推进,铺装污水截流干管14.3公里,市区污水收集率达到75%。
加强供热管理,果断收回弃供和达不到要求的供热站点28个,接管供热面积45万平方米。
投资6000万元新建大型供热站一处,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基本结束。
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全天候保洁长效机制,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四)民生工程卓有成效,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年初确定的十四个方面66项民生工程全面得到落实。
5个棚户区改造相继开工,新建廉租房24000平方米,3358户居民喜迁新居;发放住房补贴1200万元,惠及7969户最低收入家庭;改造旧有小区80个,市区原有黑楼道全部亮化。
泥草房改造完成2000户;新建农村自来水工程110处,解决了47900人饮水安全问题。
城镇新增就业7218人,农民转移就业26.5万人。
城市低保增加5000人,人均补助标准由每月130元提高到195元。
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有所增加,住房公积金政策得到落实。
为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将离职老居委会主任的退养费纳入了财政预算。
街道办公条件得到改善。
新建环卫工人之家,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再次提高。
科技工作成效明显,通过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验收。
教育工作均衡发展,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4225万元的普九债务全部化掉,补发了2020年以前拖欠的教师工资6800万元。
文化体育工作进展顺利,文体中心二期工程交付使用,新建农家书屋50个。
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安全,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2%。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
人力资源、工商、物价、环保、质监、统计、审计、监察、督查、法制工作力度加大,民族、宗教、旅游、外事、侨务、地方志、档案、老龄、关心下一代和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正式启动,机构改革平稳顺利。
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解除劳动关系23000人,发放职工经济补偿金2.03亿元。
财税工作成效明显,组织收入力度加大,支出安排到位,保障有力,黄龙、烟草、吉粮、中粮、华生、刘房子煤矿、电业等企业上缴税金均超过千万元。
金融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成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吉林银行入驻工作进展顺利。
商贸、邮政、通讯、石油、天然气、盐业等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
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
政法机关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为强化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装预备役工作深入人心,国防力量得到加强。
消防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在省内县级率先组建20个乡镇消防站。
全省第一家乡镇人防办在范家屯成立。
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安全生产保持较好态势。
一些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得到巩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始终坚持“真正解放思想才能实现真正跨越,思路决定出路,抓机遇就是抓发展,优良发展环境就是最大竞争力,狠抓落实、强势推进”等基本经验;得益于人大、政协在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之上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和超常规强势推进、超常规抢抓机遇、超常规狠抓落实。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上级驻岭单位和驻岭部队,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公主岭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需要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社会稳定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
在具体实践中,城市街区改造、居民居住环境、供热、供水、教育、医疗、就业、干部职工工资待遇等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创新思路,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2020年是全面完成我市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
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和低碳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年份,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宏观层面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国务院在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之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得到批准,为我市这样一个靠近长春、毗邻一汽、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县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和低碳经济所带来的产业革命和绿色革命,又必将为经济欠发达县份实现弯道超越、科技兴市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如此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只要坚持理性思维、科学谋划,及时抢占经济、科技、市场等制高点,紧紧抓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体制机制等活跃经济的重要要素,就能使我市经济在竞争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跨越。
202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抓好投资拉动、结构调整、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市化,巩固和发展强县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实现300亿元,同比增长33.5%。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要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29.4%;市本级财政收入要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3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4708元,同比增长15%;农村人均收入要达到6842元,同比增长15%。
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50%。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毫不动摇地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机制驱动,力争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上有新突破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欠发达县份,在加快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规律是出口、消费比重较低,难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依靠投资拉动依然是现阶段解决内生动力不足、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有效需求、扩大经济总量的主要途径。
因此,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毫不动摇地实施项目带动,千方百计地依靠机制驱动,通过用制度支持完善载体功能,加速承载各种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完成投资内容;通过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壮大,从而实现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机制驱动的良性循环。
重点支持骨干企业扩大投资。
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结构调整、股权合作的投资项目,要给予宽松政策和适当奖励。
特别是并购和引入外阜企业实行股权股本合作的,要拿出新增税收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支持骨干企业壮大成为企业集团。
强力实施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
对我市现有发展态势好、潜力大的小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环境等方方面面给予扶持,支持扶助30户小企业跨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将一批成长性好的小企业,率先引入孵化基地,支持其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