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措施1.学习问题和障碍:学习障碍、学业不良、厌学情绪、学业倦怠、学习习惯不良等。
2.情绪问题和障碍:考试焦虑、抑郁、暴躁情绪、孤独、 孤独症、儿童恐怖症。
3.交往问题: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4.个性问题和障碍(人格缺陷、人格障碍):自我同一性混乱(自卑、自负等 )、压弹力差、依赖、逆反心理等。
5.行为问题和障碍:网络成瘾、儿童多动症等。
67性心理方面8、神经症(不是重要考点)(参考《心咨》三级):恐怖症、焦虑症、神经衰落、疑病性神经症、强迫症。
9、精神病:一、学习问题和障碍5%-10%)(1)什么是学习障碍 (定义)儿童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获得或运用听、说、读、写、推理和计算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未能达到其适当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出现明显困难,从而导致学习落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态。
即学习技能缺乏,如阅读困难、计算困难等。
(能力问题,多与先天有关。
无智商问题。
)学习上非常努力和勤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习成绩不理想。
案例:爱说不爱写的张某张某今年九岁6个月,上小学三年级,他的父亲为大学教师,母亲是会计, 家青春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幻觉;(2)妄想长说,张某幼儿园时表现正常,经常上台表演节目,老师都说他聪明漂亮,将来一定错不了。
可谁知一上学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第一天上学把数字都写反了,拼音记不住,写字特别吃力,计算则经常看错数字,加减号经常搞混。
有时考试时也是全班最后写完的,更多的时候是写不完,每天晚上写作业都要磨蹭到半夜,第二天不能按时起床。
起初家长以为是智力问题,可生活中孩子做什么都行,口算为班上前三名,课堂上有些难题,别人回答不上来,他偶尔能给人以惊喜。
测评时发现,该生视-动统合能力为七岁三个月;听觉记忆和听觉广度正常;感觉动作能力落后两岁左右,不会跳绳和拍球。
他的智商为105,属于正常。
他较为好动,但缺少运动技巧,手眼配合较差,老师让他接球,他接不到,直到球落在头上,才有伸手动作。
眼睛的追踪能力落后,如果让他双眼盯住移动的物体,他的头必须一起移动,不会做眼睛的运动,眼睛肌肉调节能力低下。
做手工和画画儿是他最差的项目,视-动统合测验中,画的线条不直,间距误差很大。
特别简单的几何图形都画不好。
(2)儿童学习障碍常见类型(表现)书写障碍阅读障碍读写障碍(最常见)数学障碍A、书写障碍书写障碍是指在写字和书面表达方面出现困难。
写字方面包括空间知觉、视动协调和肌肉控制的能力,书写的表达包括词汇,语句和文章的书写。
书写困难的主要表现1、字反写,多一撇少一划,经常把字写错2、写得很慢,很吃力3、字不匀称4、笔顺问题B、阅读障碍阅读障碍包括认字和理解方面的困难。
阅读障碍主要表现:1.记不住字2.朗读时增字减字3 、阅读速度特别慢逐字逐句地读4、无法理解文字符号C、读写障碍读写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特殊学习困难,泛指在阅读、书写或拼字方面的障碍。
小学:语言发展的指针 (表现)·阅读和写字方面有显著的困难·未能顺序排列数字·辨认外形相似的字词时出现困难·写字经常写出方格以外·仍需要用手指协助心算·阅读理解有困难·未能牢记表列,如乘数表·努力学习但成绩却不理想·语言表达比文字表达较好非语言的指针·绑鞋带有困难·未能分别左右·方向感差·缺乏自信心D、数学障碍数学障碍又叫非语言学习障碍。
这类孩子在机械图形与数学任务上能力落后,这类孩子记不住人脸的图形,交往能力差。
在运动和机械记忆方面有困难。
解决逻辑思维任务和空间想象能力差,学习时较为刻板,不能将新学习操作迁移到新环境中。
可能与右脑落后有关。
数学障碍的主要表现:1、形状、大小辨别困难2、常把运算方法混淆;3、空间组织困难;4、计算速度慢,心算有困难;5、不能进行学习上的迁移。
(3)学习障碍的成因(原因)1)生理因素(主要因素):脑损伤、脑发育不良、遗传、感染或营养不良2)儿童的心理认知因素:儿童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学习能力不足、感觉统合失调是导致儿童产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3)环境因素:家庭关系不完整、不和睦;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过分的放任;老师的期望过高等感觉统合失调定义:外部感觉信息进入神经中枢后并不能很好地组合,整个机体不能和谐运作,使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削弱,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
(占到学生总数的5%~10%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胎位不正所产生的固有平衡失常;·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支撑力不足感觉统合失调的防治感觉统合失调是功能性的,经过训练是能够得到纠正,早发现、早训练(7岁前)。
(一)触觉方面1、多爱抚孩子2、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3、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
4、对触觉迟钝的孩子,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有毛感的玩具。
(二)前庭平衡方面1.善于用摇篮。
2.多提供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荡秋千、跳弹簧垫等活动(三)精细动作方面1.婴幼儿期要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
2.在上小学前,家长应让孩子有许多涂鸦、剪贴、捏泥巴和粘土、扣钮扣、握笔、做简单家务的机会。
(四)肌肉关节动觉方面走独木桥、跳沙坑、赛跑等(五)视知觉方面1.丰富婴儿期的视觉刺激。
2.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津、玩拼图等。
(六)听知觉方面1.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3.对听觉记忆能力不佳的孩子,可带孩子多做“听命令做动作”“听指示画图”“复诵数列”或“朗诵文章”等游戏。
(七)心理训练:注意力,观察力(4)学习障碍儿童的矫正1)学习能力训练(核心)从注意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数学计算、概念理解、逻辑推理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项目入手,通过专业教师耐心指导,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4)感觉统合训练(侧重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活动强化训练,使大脑能将训练中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决策,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等。
(1)关于学业不良涵义1)绝对性涵义所谓学业不良的绝对性指其学业成绩未达到各年级各学科教育所规定的及格标准者。
(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2)相对性涵义所谓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指其学习成就与其智力提供的潜力的差距。
(智力-成绩差距)注意:1、学业不良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
2、学业不良生可能在某些特殊能力或学习技能(如解决问题、听、说、注意、写作、计算等)上有一定的缺陷。
3、上述这些能力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等所造成的,也不是由于情绪障碍、教育与环境剥夺造成。
4、学业不良生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及格水平)或达到教育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
(所以也是特殊儿童)(2)学业不良的类型及主要特征1. 发展性学业不良: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某些心理与语言功能的发展出现与正常过程相偏离的现象。
发展性学业不良可以分为两类:原始性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感知能力、知觉-运动协调能力上的缺陷。
衍生性缺陷,即由于上述原始性的缺陷造成某些较高级能力上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思考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缺陷。
2. 学业性学业不良:是指儿童在各学科存在学习和或各种学习技能(如听、写、说、阅读、拼写、算术等)上的困难。
3. 行为-情绪性学业不良:指儿童有行为或情绪问题的学业不良。
品行问题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个性问题(3)学业不良的成因一、生理因素(一)脑损伤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二)遗传因素(三)生化因素*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维生素缺乏*内分泌腺功能失调*低血糖二、心理因素(关键性因素)1. 认知能力缺陷(知)●各种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出现认知偏差●错误归因:把自己学习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能力欠缺2、情绪与情感(情)●焦虑与恐惧:由担心学习的失败而导致的●●3、个性与性格(意)●自信心●意志品质●急躁与粗心●适应能力差4、基本学习技能失调(行)●听技能失调●说与读技能失调●写技能失调●拼技能失调●计算技能失调5、学习动机和兴趣●与正常儿童相比,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不足或不稳定。
●错误学习动机: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避免受到惩罚三、环境因素(一)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期望●家庭的经济与文化背景●家庭的情绪气氛(二)学校环境因素●教育目标过高,拔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简单●教师不合适的期望●教师的不良态度(三)教师因素教师素质低、评价单一、课业负担重等。
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师缺乏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方法教师缺乏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信心师生关系不和谐(四)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不良风气●不良成人群体●社会经济环境(4)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辅导措施:个人:1、改变不良认知2、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改变学业自我形象·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3、增强意志品质(坚持性、自制力)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订立学习计划、预习、复习等)学校:1、改变评价方式:单一到多元;2、注重成绩到注重过程;3、开展有关学习问题的辅导;4、针对性培优、补差。
教师:1、改变评价方式;2、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3、教授学习方法;4、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辅导。
家长:1、改变教育方式;2、改善家庭环境;3、针对孩子问题有针对性地辅导(1)什么是厌学情绪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2)厌学情绪的具体表现1)对学习功能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2)讨厌学习,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习,(动机外在),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3)远离学习活动,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3)厌学症厌学症主要特征: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4)厌学情绪原因探析: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最主要的原因)过大压力造成的影响心理方面:焦虑、暴躁、沮丧、易发怒、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生理方面:心跳加速、头痛、呼吸困难、失眠、血压上升、胃痛、腹泻、肌肉酸痛行为方面:逃避学习、学习效率下降老师、学校:填鸭式教学等家庭: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