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毛宏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内容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识能力: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

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

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

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

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另外现有教材有明显的缺点:1、内容的偏、难:教材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工具;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

尤其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山水画的介绍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

2、知识系统性不明显:历史是非常强调过程、脉络及阶段性特征。

二、学情分析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国家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区,余杭高级中学2008 届高一学生是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届学生。

优势:第一、表现欲强,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

第二、知识面广,文科相对于理科来说强些。

弱势:第一、基础比较弱,初中学科知识,强调是面,知识缺少知识系统性。

第二、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的另一面就是浮躁。

三、教学设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去适应社会,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一)原则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教材实际出发。

删除一些教材中偏、难的知识。

如:中国古代绘画史中有关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的内容。

“放弃是一种智慧,残缺是一种恩惠” 。

2、发展性原则一切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有明显先后性特点。

“宏观把握未来,微观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二)教学定位《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教学内容,它不是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以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

大致了解中国古代书画发展脉络,把古代书画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去鉴赏。

(三)教学设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一、什么是艺术讲授“艺术”的概念从具象到抽象。

从“艺术”说文解字开始。

“艺”繁体字是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提手旁和一个“丸”,下面是一个“云”字。

意思是蓝天白云,草地上,一个农民在开垦,播种,耕耘,收获的一个全过程,原意是种植的方法。

“术”繁体字左右合起来是个“行,”“行”字左半个念“Zhi”(音同志),行”字右半个念Chi”(音同持),“术”繁体字中间是个“术”表达意思是走路的方法,所以说“艺术”原意指一种技能,方法。

引申为: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电影、戏剧、曲艺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书法(是写字的方法。

虽说有文字的民族就有“书法(,但不一定写字的书法都成为艺术。

中国汉字书法所以能成为独立的艺术,因为它是一种“图画性(很强的衍形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点、横、竖、钩、撇、捺等等笔画,和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通过书写者对字形、笔画“美”的追求,才使它成为一种表达民族美感、表达主观意兴心绪和可以移情的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既然是写字的艺术,就从字的起源与演变说起。

出示1 :《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设问1 :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所表达的何意?引导学生得出汉字的起源。

出示2 :《商代甲骨文》设问2:商代甲骨文中“立”“马”“臣”,进行辨认,比较像现在什么字?得出确切汉字开始。

出示3 :《战国与秦统一后的“马”“安”字》设问3 :秦统一文字有何意义?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出示4 :《汉字的演变》设问4-1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大致出现的时间?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

设问4-2 :我们目前最常用的字体?设问4-3 :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规律?(具象到抽象,复杂到简单)(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写字的艺术,有了字,书法艺术也就开始了。

书法艺术说到底还是线条艺术。

1、商周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开始商代是确切文字的开始,字的线条两头尖(用刀刻、划)。

西周的金文,字的线条厚重,粗壮(用陶范金属溶液浇注)2、秦汉是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的时代汉字的演变中,隶书的出现是划时代的,标志着古文字的成熟。

3、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因此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钟繇“领楷书之先”;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草圣”张芝。

作品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有28 个不同写法“之”。

4、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

楷书鼎盛时期。

“欧体“颜”体“”柳体”,尤其“颜筋柳骨。

”作品欣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5、宋元明清时期书法更加向多样性发展书法家共同特点:诗文与书画兼通,书法各体都较擅长,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作品欣赏:蔡襄《楷书尺牍》苏轼《罗池庙碑》黄庭坚《寒食贴跋》米芾《多景楼诗册贴》探究与思考1、列举中国书法各种书体流派,并举出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参考下面所举各专家学者的评论,并结合在课文中看到的墨宝实例,谈谈你对中国书法特点的看法。

林语堂“作为中国美术的基础,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

这些美学范畴使西方人大为吃惊。

”朱仁夫:“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独有的骄傲。

“”书法艺术是传统的艺术,不像西方艺术那样把旧有的形态完全破坏,而是在旧形态基础上的转化发展。

“”书法艺术是欣赏的艺术,为欣赏而创作,为欣赏而生存,惟有欣赏才有价值。

”“书法艺术是空间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运动的艺术,因为线条不管是经过人创造的,还是自然产生的,对于人的视觉器官来说,常常暗示着运动。

“”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一直在这种特殊的土壤里生长壮大,其传统性不仅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稳定,还来源于其传统土壤的深厚性。

”三、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出示: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设问:“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何种场景?体验: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里面盛水,拍打水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二)商周时期中国绘画有了较大的发展绘画的载体变化:彩陶T青铜器、玉器、膝器(三)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出示: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与妇女凤鸟图(战国时期)设问1:妇女凤鸟图寄托了人们怎样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楚国人的何种审美观念?龙凤呈祥;楚王好细腰设问2 :从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到妇女凤鸟图,我国古代绘画载体有何变化?从依附T独立艺术(四)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出现全面繁荣知名画家即有100 余人,宗教画盛行。

名作欣赏:顾恺之《女史箴图》(五)隋唐五代时期画坛呈现璀璨繁盛的局面画家辈出,绘画题材丰富: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各有千秋。

名作欣赏1:隋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设问1 :请找一下作者的签名?没有,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祖国)的敬重,人在自然中是那么的渺小。

补问1-1 :右侧上方“展子虔游春图”是谁题的?宋徽宗(赵佶),只题“展子虔游春图”,而不签名。

表明了对艺术的尊重,确实也证明了赵佶是个艺术鉴赏家。

补问1-2 :正上方的是谁题的?清乾隆皇帝,不仅题诗,而且又签名,又在《游春图》最空旷之外,既破坏了图的格局,远看就像一群苍蝇,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说是汉学专家,充分暴露他对艺术的无知,又签名,是占为已有的表现,也是清朝专制主义到了极点的表现。

名作欣赏2:唐韩滉《五牛图》(动物画)名作欣赏3: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画)设问3-1 :唐阎立本《步辇图》描绘是怎样的场景?记录了641 年,松赞干布的使者向唐太宗求婚的场景,是汉藏友谊的见证。

设问3-2 :《步辇图》右半部分人物画有何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