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高三专题复习:逻辑推断
2018高三专题复习:逻辑推断
1、条件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 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条件关系复句常犯的错误有: 三种条件关系混淆; 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等。
牛刀小试
1.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一定湿。
2.如果谣言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产 生恐慌情绪在所难免。
牛刀小试
1、岳父:丈人
A.舅舅:外甥 C.伯父:侄子
B.姨妈:婶婶 D.祖母:奶奶
2、家用电器∶洗衣机
A.游戏厅∶游戏机 C.北京大学∶中文系
B.台式电脑∶笔记本 D.交通工具∶大巴车
牛刀小试
3、帆布:帐篷:露营 A.黄金:戒指:婚戒 C.轮胎:汽车:运输
B.面粉:面包:充饥 D.琉璃:屏风:装饰
A↔B
判断真假
1.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 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权。
2. 只有选用优良品种,小麦才能丰收;小 麦丰收了,所以,这块麦田选用了优良 品种。
判断真假
3. 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的影响,那 么,它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这个物体 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会改变 降落的方向。 4. 如果赵某是走私犯,那么,他应受法 律制裁;经查明,赵某确实受到了法律 制裁,所以,赵某是走私犯。
第一步: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第二步: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
第一步: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概念: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 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归 纳 推 理
演 绎 推 理
类 比 推 理
1、归纳推理
概念: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 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它包括简 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 种。 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判断真假
5. 只有有作案动机,才会是案犯;某人确有 作案动机,所以,某人定是案犯。 6. 只有学习成绩优良,才能做三好学生;小 吴不是三好学生,所以,小吴学习成绩不 是优良。 7. 只有您在当当网购买这件商品之后,才可 对它发表评论。
判断真假
8. 护坝人只有履行了管护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才可以得到合同中规定的全部报酬。 9.司法体系是需要警察来维护的,如果警察 不尽职,就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 。所以,如果警察尽职了,就会有一个良 好的司法体系。
2017全国1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 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 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 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 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 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 ③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 。 要
3.只要利用网络信息,就能让谣言无处 藏身。
微积累
充分条件关联词
1.如果……那么…… 2.只要……就…… 3.绝对化表达,如:……就…… …… 则…… ……一定…… ……离不开…… 4.整体化表达,如:所有(凡是/凡/任何/每一 个)……都…… ……是……
必要条件关联词
1.只有……才…… 2.除非……否则不…… 3.必要条件式表达:……是……的必要条件(先 决条件/基础/前提/必要假设);……是……必不 可少的
2、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
材料的第一部分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是采用 了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得 出的结论。 因为“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 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城市改名这一 个,所以结论是武断的。 第二部分:“(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 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推断是强加因果关 系,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不只名字不够 响亮一个。 第三部分:“(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 的经济腾飞”,句子虽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 这个条件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
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 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 获得提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 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响亮”严重影 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 ③材料认为只要“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 济腾飞。
C.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广东人,王敏是江苏人 D.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广东人
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 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 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 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 话。 由此可以推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一、整理题干找矛盾。1和3矛盾 二、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1和3矛盾,故必有一真, 则2、4为假,可以推断出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故选D。
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 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 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 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等等。
牛刀小试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就
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 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错误: ①发生火灾的原因 天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致汽车自燃等。 ②环境污染的原因 工厂“三废”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 可见,在遗漏条件信息的情况下,所得结论很 可能出现说法绝对的错误 。
4、狐狸:狡猾:动物 A.熊掌:有力:熊 C.白杨:笔直:杨树
B.票友:业余:票房 D.牡丹:富贵:植物
二、明确关系—— 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从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来看, 逻辑推理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容易理 解,且比较贴合实际,设题时往往涉及 以下复句关系。 条 件 关 系 因 果 关 系
材料中出现了假言命题,假言命题也叫 条件判断,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 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 例如: 只有水分充足,庄稼才能茁壮生长。 如果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那么淀粉溶 液会变蓝。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显然,命题有真有假。
1.充分条件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 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下雨了,地面就会湿。 盐放太多,菜就很难吃。 学习很努力,成绩就会提高。 A →B
因果颠倒
微积累
因果联系型题目中一般含有表示原因和结果的提 示词,常见的有:
原因:由于、因为、因为……的缘故、……导致
了
结果:所以、由此可见、为此、由此得出结论
典型例题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年全国卷Ⅱ第21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 “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 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 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 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 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2017全国2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 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 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 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 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 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比推理
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 其他属性。简称类推、类比。
例如: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我们难以直接从题目中断定两词之间的关系, 只能逐项代入,然后类比两词之间的关系,进 而作出判断。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当 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 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
2017全国3卷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出问题。(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 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 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 , 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 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 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 ③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
【2018高三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逻辑推理题
考点探究
2017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设题考查了 “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 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 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 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学习目标
【重点】探究逻辑推理题的规律和方法
【难点】学会正确分析逻辑关系,提高解题能力
快来测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