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句子练习题大全

修改句子练习题大全

修改句子练习题大全一、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病句类型:语序不当1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7、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4、主宾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成分残缺赘余1、成分残缺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2、赘余主语多余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谓语多余: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宾语多余: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附加成份多余: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结合混乱句式杂糅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病句的类型: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意思重复: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改病句的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③改句子、保原意练习:1、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开运动会那天,校园里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3、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4、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5、他时刻经常注意关心国家大事。

7、他穿着一件灰布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8、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歌声。

9、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10、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11、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12、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和很多专科课程。

13、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14、金黄色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15、这一大片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黄瓜、西瓜、茄子、扁豆、桃子、西红柿。

17、这件事大家一定要认真,尽量防止不出错误。

18、全体师生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19、小红一直是三好学生,只有这个学期不是。

20、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21、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小艺在写作业。

2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24、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

26、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去看电影。

27、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28、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9、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3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富强起来。

31、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32、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33、我喜欢打蓝球和足球。

34、菜市场真丰富:有黄瓜、西红柿、蔬菜、菠菜??35、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36、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37、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38、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40、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41、我在文具店里买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42、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让女同学干轻活。

4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4、现在我的作文水平提高进步了。

45、《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写的。

二、扩句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干什么。

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注意:看懂例句,审清要求;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

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练习:1.我们走过来。

2.远方有一条彩虹。

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4.列车奔驰。

5.小蜜蜂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

7.黑熊表演节目。

8.鲜花盛开了。

9.小华做操。

10.星星眨眼。

11.小蝌蚪游着。

12.小燕子休息。

13.奶奶打水。

14.天气热。

15.钱塘江罩着雾。

16.小松树跳。

17.小鹿欣赏影子。

18.草地盛开鲜花。

19.太阳高高挂天空。

20.我怀念朋友。

三、缩句缩句方法: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①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②“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③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练习: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2、那座宽敞的新房子是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

3、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5、播映员的话音响彻会场。

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1)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2)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3) 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4)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 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6) 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7)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8)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9) 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10) 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11) 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12)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13) 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14) 我们不被困难吓倒。

15) 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16) 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7) 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8)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五、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六年级句子练习大全修改病句1. 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

4.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5.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6.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7.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8.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9.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10.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11.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12.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劳动者。

13.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诞辰。

14.他这种违反错误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15.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16.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17.英模团的同志给我们全体同学报了一次告18.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1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20.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等许多人来参加。

六年级上册缩句、扩句和转述句的练习缩句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