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三)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A.保卫抗战胜利果实B.准备自卫战争C.军队和政权问题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参考答案:D第2题单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 )A.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以发展速度为中心C.以平衡比例为中心D.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参考答案:A第3题单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A.十年“文化大革命”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参考答案:C第4题单选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新政治协商会议参考答案:B第5题单选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 )A.官兵一致B.批评和自我批评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参考答案:C第6题单选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最重要一环是( )A.在全党认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B.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C.完善民主集中制D.改善党的领导参考答案:A第7题单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参考答案:B第8题单选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参考答案:C第9题单选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B.民主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参考答案:C第10题单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依法治国B.权力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参考答案:C第11题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发展文学艺术参考答案:C第12题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过程C.原因和结果,D.内因和外因参考答案:A第13题单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参考答案:C第14题单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在(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参考答案:C第15题单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参考答案:A第16题单选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原因主要是()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参考答案:A第17题单选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参考答案:B第18题单选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 )A.一切事物前后相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D.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参考答案:D第19题单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实现共同富裕D.发展生产力参考答案:B第20题单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资产阶级的****主义C.经济全球化发展D.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参考答案:D第21题单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B.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统一性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和个性C.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普遍性和共性D.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参考答案:A第22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的观点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参考答案:D第23题单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一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参考答案:C第24题单选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B.民主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参考答案:C第25题单选******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民族资本主义C.官僚垄断资本主义D.个体经济参考答案:C第26题单选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参考答案:D第27题单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是指(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C.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四位一体D.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四位一体参考答案:B第28题单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参考答案:C第29题单选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 )A.物质的B.不变的C.精神的D.发展的参考答案:A第30题单选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阶级压迫关系B.血缘亲族关系C.社会生产关系D.政治思想关系参考答案:C第31题单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A.感性认识的范畴B.理性认识的范畴C.对事物现象的反映D.真理性认识的形式参考答案:B第32题单选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参考答案:C第33题单选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保持党的优良作风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D.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参考答案:C第34题单选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D.巩固执政地位参考答案:C第35题单选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A.积极防御的思想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参考答案:A二、辨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
然后说明理由。
第36题简答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参考答案:错误。
(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37题简答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参考答案:错误。
和谐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
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达到动态的和谐。
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
因此,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状态,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
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或“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