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资料】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检验7汇编
【管理资料】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检验7汇编
三、生理因素
年龄因素: 年龄 发病率
性别因素: 某些疾病女性更易患病。
四、遗传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现疾病特异的基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编码促皮质激素基因 1型糖尿病-染色体6q27的IDDM8
2、研究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与 HLA的某些基因型的检出率呈正相关。
HLA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
一、自身抗原出现
一系列因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自身 组织结构与成分发生改变,并能引起机体免疫系 统针对这些成分产生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
(1).隐蔽抗原释放
甲状腺球蛋白抗原 → 桥本甲状腺炎
精子抗原
→ 男性不育
眼晶体蛋白
→ 过敏性眼炎
一、自身抗原出现
(2).自身抗原性质改变 药物刺激→药改变血细胞抗原性→自身免 疫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 自身抗体
抗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 体。
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 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 要标志。
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 抗体谱。
常见自身抗体及检测
与RA相关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RF) 、抗角蛋白抗体(AKA)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2.患者以女性居多,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 3.有遗传趋向;
4.血清中有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 自身抗体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叠 现象。
(二).共同特征:
5.疾病的重叠现象,即一个病人可同时患一 种以上的自身免疫病。 6.病程较长,多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
7.在体外可复制出相关动物病理模型。
自身免疫病 :
(autoimmune
diseases,AID)
是指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 疾病。是由自身抗体或(和)自身反应性T淋 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
自身抗体:
是指抗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 抗体。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中可检测出。
(二).共同特征:
1.可有诱因,也可无诱因,但多数病因不清;
(一)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损伤机制
相关疾病
1 产生抗血细胞表面抗原抗体:2源自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产生抗细胞表面受体抗体:
3
Graves病(甲状腺亢进病)
4
重症肌无力(MG)
3 产生抗细胞外抗原的自身抗体
4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s nephritis
(2). T细胞旁路活化 (3). 辅助分子表达异常→自身反应性T细胞 (4).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1型糖尿病 SLE
5)、Fas/FasL表达异常
Fas普遍表达于多种细 胞包括淋巴细胞表面。
FasL通常出现于活化的T 细胞(如CTL)和NK细胞 膜上,也可以游离形式存 在。
动物实验证明:如 果Fas基因和 FasL基 因发生突变, 引起自 身免疫病。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rheumatoid factor (antibodies against IgG)
(三)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相关疾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症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的检测
自身抗体的检测 免疫球蛋白检测 补体检测 淋巴细胞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
8.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类药物治疗,可取得 较好的疗效。
(三).分类
病名
自身抗原
器官特异性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蛋白、 甲状腺微粒体
甲状腺功能亢进
TSH受体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
非器官特异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核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变性IgG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自身抗原的出现 二、免疫调节异常 三、Fas/FasL表达异常 四、遗传因素
5
[抗基底膜Ⅳ型胶原]
Grave’s disease
抗TSH受体抗体
重症肌无力(MG)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二)Ⅲ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相关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mmuno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in the serum of an SLE patient
变性IgG →抗变性IgG抗体(类风湿因 子)→变性IgG-RF复合物→沉积于关节 滑膜→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自身抗原出现
(3).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 A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有
共同抗原决定簇→肾小球肾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应答可攻
击胰岛的β细胞→糖尿病
二、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异常
(1).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 EB病毒和超抗原→激活Hh→B细胞→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检验7
第十七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验
第一节 概述
(一) 相关概念 (二) 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三)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一).相关概念
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宿主自身的组织和 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
当某种原因使自身耐受破坏时,免疫系统对 自身组织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产生低 水平的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胚胎期单一祖先细胞分化后形成可识别各种抗原 的淋巴细胞克隆。
胚胎期与抗原接触的淋巴细胞自身可被破坏或抑 制,成为禁忌克隆。
病名 SLE 类风湿关节炎 桥本甲状腺炎 恶性贫血
抗原 DR3 DR4 DR5 DR5
相对危险值 5.8 4.2 3.2 5.4
第三节 常见自身免疫病
AID是由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攻击 破坏自身细胞和组织所致。
一、Ⅱ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细胞性抗原 二、Ⅲ型超敏反应: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 三、Ⅳ型超敏反应: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
抗核抗体(ANA) 抗DNA抗体 抗ENA抗体 与小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磷脂抗体
一). 类风湿因子(RF)
是一种抗人或动物 IgG 分子 Fc 片段抗原决 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 IgG 为靶抗原的自 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