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为规范我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适用于以下情况:入院1周以上诊断不明或者疗效较差的病例;病情复杂疑难或者本院本地区首次发现的罕见疾病;病情危重或者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以及科室认为必须讨论的其他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倾向需要讨论的病例。
必要时要提请医务处组织全院会诊。
二、分类: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分“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和“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同于“多学科会诊讨论”。
“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即由本科室成员独立完成的讨论。
三、完成时限:24小时内完成讨论,有医疗纠纷隐患病例应尽快完成讨论。
四、参加人员: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主持,本科(组)各级医师、药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
病情危重、复杂需要多科协作治疗的病例,治疗效果不理想病例,有医疗纠纷隐患病例,死亡风险极大患者家属不能接受的病例均需申请“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除本科(组)各级医师、药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外,还应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医
务处领导及分管院长参加。
五、流程:
(一)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需要讨论前24小时向医务处提交备案,填写纸质版“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登记表”并送至医务处。
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不需要提交备案。
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不需要提交申请。
(二)组织讨论
1.主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
2.各级医师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并解决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
3.有临床药师科室临床药师对有关药物治疗问题提出建议。
4.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5.主管医师作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讨论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每位参加人员的具体发言、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等,最后主持人及记录者双签名。
6.多学科会诊强调各专家严格按照通知会诊的时间到场参加讨论,不能单独行动,不能迟到。
(三)讨论记录
1.完善病历里的疑难危重讨论记录。
2.科室为单位分别建立“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2个电子文件夹。
文件夹包括: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2)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录(模板见附件2)。
(3)电子版多学科/科内讨论记录(模板见附件3)。
(4)质控文件夹。
3.各科室每月30号将本科室当月所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上报医务处邮箱备案存档。
4.医务处不定期抽查科室内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否执行,定期检查科室内电子文件夹是否完善,并与绩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