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字和通假字ppt课件
假借字与通假字
1
• 假借字: 是六书的一种,但它不是造字的 方法,而是用字的方法。
定义: 生活中,有的意义比较抽象,很难为它
造出一个字来,但是在口语中是能念出来 的,于是借用另一个同音的字来表示这个 字,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
• 杭州话: 意义--很,非常 造字--? 生活中的口语-- máo 借用读音也是máo的字-- 毛 杭州话中:毛--很,非常。 毛好 毛难看
3
我
4
我
造字:?
• 第一人称,代词 (意义比较抽象)
口语中念:wǒ 借用读音是wǒ的“我”
(假借)
我----第一人称,代词
5
其
6
其
• 他的,其他的,代词 (意义比较抽象)
造字:?
口语中念:qí
借用读音是qí的 “其”
(假借) 其----他的,其他的,代词
7
• 其: 一般的意思是他的,他们的,代词,本
戚: 本义是战斧,假借字,因为亲戚这
个意思未造出字。 畔: 本义为田埂,通叛,当时有叛这个正确的
写法。所以畔是通假字。
20
17
18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根本没造出这个字,没办法, 只得借用另一个同音字来表示, 叫无可奈何型。
• 通假字是本身有一个正确的字不用,故意写一个 错别字,属于明知故犯型。
• 假借字和通假字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根据同音的关 系。
19
• 《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写成慧,但偏偏定成恩惠的惠,
两个字同音。惠是个通假字。
13
• 邹忌脩八尺有余。 脩: 通修。 《论语 述而》:子曰:自行束脩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脩的本义: 干肉,所以下面是月。
14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豚:做熟的小猪。)
归: 通馈。
15
• 罢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 罢: 通疲。
16
• 通假是古代汉语中运用十分广泛的用 字现象,这一点在出土的简帛文献中表现 得尤为明显。通假字在战国简中极多,稍 后的秦汉简帛中也有不少。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共有字1123个, 其中通假这类同音代替字300个,占总字数 的26.7%。汉代著作中通假字大大减少,但 总数依然不少,先秦典籍中还有大量未被 改动的通假字。
义是簸箕的意思。借用来表示代词的意思, 所以也是个假借字。
8
它
9
• 《说文解字》: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10
• 它: 现在指表示动物的第三人称,或其他。
本义就是蛇,假借为代词。后来蛇的本义 被排挤,加了一个虫字旁表示蛇。
11
• 通假字: 本来应该写成某个字A,但偏偏不
写,写成另一个错别字B,A和B有同音 关系。B就是个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