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必修五《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1、《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逍遥游》中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5、《逍遥游》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逍遥游》中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的句子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逍遥游》中讲舟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就好像倒在堂坳里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9、《逍遥游》中草芥可以在低洼的地方浮起的句子是: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10、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滕王阁序》1、《滕王阁序》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滕王阁序》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滕王阁序》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4、《滕王阁序》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盛赞建筑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的句子是: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5、《滕王阁序》文中一开一俯,极目远望,满眼都是令人惊异之景的语句是: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6、《滕王阁序》描写当地人烟繁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7、《滕王阁序》写云消雨停,天空明朗的语句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8、《滕王阁序》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滕王阁序》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野鸭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滕王阁序》描写傍晚时分,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的两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陈情表》中表现李密祖母命在旦夕的句子: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文章结尾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6、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8、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家中人丁单薄,无人照料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陈情表》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五古诗文情境默写45练1.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3.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7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9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13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15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滕王阁序中美的和谐共处。
1718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9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2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的句子是21.逍遥游中“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23.《逍遥游》24.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26.2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28.《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29.《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30.31.3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33.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4.缺少心灵的安慰。
3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36.37.到重用。
3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39.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40.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4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4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43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4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4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附:默写答案:1.既自以心为形役。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2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而彼且奚适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