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授课提纲: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二、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授课讲稿:PPT1大家好,我是众学考研工作室的小老师吗,珍珍,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教师,上一章节咱们主要介绍的是班主任,本章节呢,我们要明确三块内容,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教师的素养与提高,这些内容都不是非常难懂,也不是很杂乱,建议你们复习的时候可以多多结合教学实际,这样才能深入的了解本章的内容。
PPT2本章我们将会从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以及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三个部分进行讲解。
PPT3首先第一部分就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PPT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从广义上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上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
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内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
1、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
2、教育过程是复杂的。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
(二)强烈的示范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2、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3、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手段。
(三)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这种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对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1、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2、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3、也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4、.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
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
(五)教师劳动的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
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PPT5三、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价值,是指教师的劳动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积极作用。
(一)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从宏观上看,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
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微观上看,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如何,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劳动。
(二)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其次,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
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自己的劳动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满足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
教师劳动还能享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
教师的劳动虽然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独特的个人价值,但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模糊性。
其次,教师劳动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再次,教师劳动价值具有隐蔽性。
正因为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模糊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很难为人们所充分认识。
教师实际社会地位的低下也就自然而然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必须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任何一个国家欲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教育,尊重教师。
要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PPT6(一)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享有的各种权益。
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所享有的特殊权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
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
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
4、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福利待遇的权利。
PPT71、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当承担的各种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除了必须承担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般义务外,还必须履行如下基本职责。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PPT8(一)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PPT9教师的角色冲突主要如下:(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冲突(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实际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冲突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客观上:①公正、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肯定它们的劳动②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③提供教师进修和发展的机会④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2)主观上:①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胸开阔,乐观自信,努力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努力工作,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与教学能力④根据自己面临的角色冲突,灵活处理,做到轻重缓急(4)PPT10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PPT11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PPT12高尚的师德(1)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要关怀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关怀民族、人类的现实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前景。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杜威所谓的“天国引路人”。
(3)热爱集体,团结协作教师的劳动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集体性。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为教育服务的工作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热爱、尊重并依靠教师集体,最大效度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都能首先自律。
PPT13(二)专门的教育素养(1)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恰当地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
(2)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
这要求教师善于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能够像医生那样进行“分析”、“诊断”、“假设”和“开处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
(3)教育研究素养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间题的能力。
无论是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还是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革,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的教师,都有资格也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尤其是他们从事的教育或教学研究。
教师应富有问题意识,反思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各种教育问题。
(三)宽厚的文化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其能力,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
因此,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教师应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科学、正确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不出知识性、表述性的错误。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自己所教专业融会贯通,能从整体上系统把握,这样才能深人浅出,高瞻远瞩,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同时,教师还应有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
PPT14教师的培养与提高PPT151、有关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过程的研究表明,虽然师范教育对专业化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许多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与才能主要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其成长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