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时代的回忆

中学时代的回忆

中学时代的回忆
1979年,我刚刚进高中的时候,被编在高十一乙班。

起初,我十分害怕自己跟不上班,于是,便有意无意地刻苦学习,我总把自己看成是最笨的人,但我相信笨鸟可以先飞,功夫终会不负苦心人。

终于,在乙班的一年来,我参加的三次中、期考考试,均名列全班第一。

由此可见,学习首先要勤奋。

由于我的努力,我很快被调进一个由历届复读班和应届尖子班合并而成的快班,即高十一甲班。

但自调到快班后,我的学习成绩总是维持在全班十一名左右,我不知是为什么,我总拿不到前几句的成绩。

后来,教语文的班主任赵老师在一次总结中说,我是“山中无猛虎,猴子允霸王”,我这才觉得,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即使勤奋学习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不能满足于现状,因为“山外青山楼外楼,强者自有强中手”。

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靠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后来,我的第一次高考落选了,这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

但听说全校所有的应届尖子和历届老将均名落孙山,我也就觉得自己无可厚非了。

但是,我辜负了生我养我的亲人们,看到父母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费尽心机,看到亲戚们对我的疼爱和支助,我便感到愧疚万分,无地自容。

为此,我只有用我的辛劳汉水来将功补过,迷补我内心的遗憾。

我回到了农村,回到了家里,插秧耕田、砍柴烧炭,甚至是担任村里的代课老师和青年、民兵工作,我都埋头苦干。

虽然是农活较忙,但我把书本仍然当成我的亲密朋友,把知识视为自己的珍宝。

在我离校归乡的半年后,也就是1982年3月,小姨突然来我家,说外祖父一定要我重返校园。

我虽然同意复读,但心里却犹豫不决,因为我家境贫困,我不忍心再连累家人,如果一旦再次高考失误,岂不更加对不起亲人了吗?但外公他们一再要求我不要放弃,叫我不要半途而废,我只好硬着头皮,抛开家务,重返校园。

我仍然在原校的乙班报了名,而且同样是原来的班主任。

在高十二乙班复读的时间里,我的成绩同样名列全班之首,后来,同样又进入了快班。

命运偏偏与我作对,复读以来,我常常生病,除了经常头痛,我还患了一场严重的菌痢,住进了凉水井医院。

从此以后,在学习上,我力不从心。

后来,我们学校迁入太常,与沅陵四中合并,我顺利地通过了高考前的预考,取得了高考的资格,可命运仍然和过去一样,我的第二次高考同然榜上无名。

为什么命运会让我再次高考败下阵来?难道真是命中注定的吗?也许是我在学习上根本就没有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由于学习的忙碌和社会家庭的压力,以致我患了紧张性头痛,如此以来,我被书本和病魔缠得天旋地转,特别是临近高考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学习几乎没有一点效率。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不仅要勤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还要注重劳益结合,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得知,1983年高考时,我的语文成绩是72分,只是外语分数太少,只有29分,大大拉了我的后腿。

如果的的外语能达到54分,那么我就达到了高考录取线,也就是说我的高考成绩只差25分就可以被高等院校录取,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

学习呀,还是不能偏科,一定要平衡发展。

遗憾的是,1981年7月我第一次高考落选后,我没有接着复读,没有参加1982年的高考。

因为,1981年后,高中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1982年高考没有应届生参加,全是复读生参加高考,因而,我的很多八一年高考败阵的同学,都在这一年考上了院校,而我却失去了这样的机会,真是命运无情。

(曹怀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