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设计方案————————————————————————————————作者:————————————————————————————————日期:目录一、建筑设计 (1)二、结构设计 (3)三、给排水设计 (4)四、电气设计(强、弱电) (5)五、消防设计 (8)六、暖通消防设计 (8)七、环保节能设计 (8)八、减震防噪 (9)九、油烟及废气处理设计 (9)十、节水措施 (9)十一、节能措施 (9)十二、给排水环境保护措施 (9)十三、综合管网天然气设计 (10)通江县农贸市场方案说明书第一章建筑设计1、项目概况1.1工程名称:通江县农贸市场设计方案1.2建设地点:巴中市通江县1.3建筑类别:一类高层1.4抗震设防烈度:六度抗震设防区1.5结构形式:框剪结构1.6建筑总高:高度75.4米2、设计依据2.1《通江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2业主提出的设计任务书;2.3建设部门批复的用地规划红线及设计要求文件;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DB51/5027-2008;《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3、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局顺应城市的发展,充分考虑社区和业主功能需求,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协调,根据交通组织的走势有机、有效的组织商业、住宅和配套的关系。
3.1功能布局建筑的平面布局,充分考虑了通江县居住的特点,满足住户最好的采光条件,力争最好的景观为出发点。
3.2交通组织住户均从楼栋前设立门厅,进出门厅宽敞大气,设无障碍通道。
4、单体建筑4.2住宅单体设计4.2.1本项目,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然后市场与住宅分离开互补影响。
综合农贸市场总面积达到了22200㎡,将成为通江县目前最大的农贸市场,同时也是以后通江县各类农副食品最为集中的农贸市场。
塔楼住户力求主卧室和客厅有很好的朝向和空气流通。
厨房、卫生间全部能采光透气,保证了油烟的排放和新风的循环,使居住条件完善合理。
4.2.2户型设计款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
户型紧凑组合灵活,可组成两代居、三代居,为购买者提供多种选择,适合通江县市场的需求。
4.2.3各种套型的室内空间在设计中作了精心处理。
户内动静功能分区明确,厅与卧室既明确分离又联系通畅,竖向空间的灵活运用,增加了住宅的趣味性,也为业主提供了多种选择。
4.2.4电梯的候梯厅均有加压送风,提高了居住出行的质量。
4.3配套公建4.3.1市政设施垃圾集中收集,送至垃圾站,由环卫车运至处理场。
4.4地下部分地下部分设置地下车库,满足住户及商户的需求。
4.5立面造型建筑外观造型以竖向分色,阳台以直线阳台造型用隔板连接,十分美观漂亮,构件结合墙身造型变化,使建筑立面层次丰富,打破了高层建筑体量厚重无变化的现象。
建筑物顶采用两头及中间装饰构物架,丰富了建筑外观,建筑外观色彩变化结合造型的曲线,使其极具艺术性、识别性,丰富了城市景观。
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指标备注1 总建筑面积52080㎡2 建筑占地面积㎡3 地上建筑面积㎡4 地下建筑面积㎡5 商业建筑面积㎡6 住宅建筑面积㎡7 车库建筑面积㎡8 停车位不足车位异地建设9 住户数户第二章 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通江县农贸市场项目。
2、结构设计依据 2.1所用设计规范2.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1.3 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1.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1.6《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 2008) 2.3甲方提供的地勘报告2.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
3、活荷载标准值取值 3.1商业用房3.1.1 商铺 3.5kn/m 2 3.1.2 配电间 5.0kn/m 2 3.1.3 厕所 2.5kn/m 2 3.2住宅部分3.2.1 住宅 2.0kn/m2 3.2.2 阳台 2.5kn/m2 3.2.3 楼梯 2.0kn/m2 3.3其它3.3.1 机房 7.0kn/m23.3.2 屋面 2.0kn/m23.3.3 基本风压 0.35kn/m24、结构类型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剪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5、基础设计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大柱网布置,根据地勘报告,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持力层为微风化砂质泥岩。
6、计算所需程序采用PKPM系列结构软件计算及绘图。
第三章给水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1.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J140-90;《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TZ9-98;1.2各专业工种提出的设计要求2、本工程包括的系统2.1给水系统;2.2排水系统:2.3消火栓给水系统:2.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5水喷雾灭火系统;3、给水设计3.1水源本工程生活、消防采用市政水源供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两DN200给水管供水,水压约0.35Mpa。
3.2用水量3.2.1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时用水量(m3/h)生活用水量 596 54.7车库地面冲洗水 59.6 5.473.2.2消防用水量设计流量(L/s) 火灾延续时间(h)室外消防系统 30 2室内消防系统 30 2自动喷洒系统 28 1商业按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 m2.min),作用面积160 m2其余部位按中危险Ⅰ级设计,喷水强度6L/(m2.min),作用面积160m2火灾延续时间1h.3.3给水系统竖向分中、低二个区,五层及以下为低区,采用城市管网直接供水,满足节能要求;六层~十八层为中区,十九层~二十九层为高区,由无负压泵加压供水,各住户设IC卡智能水表。
3.4消防给水系统3.4.1本工程包括以下消防系统:室外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湿式自动喷洒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
3.4.2室外消防系统:室外给水设置环状供水管网,供建筑内部生活及消防用水,环状供水管径DN150,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市政管网供给。
为满足室外消防要求,在建筑物周围设置DN150地上式室外消火栓2个。
3.4.3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全方位设置消火栓保护。
该系统由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内的消火栓加压泵机屋顶水箱组成。
平时,由屋顶水箱保证系统最小7M静水压的要求,系统竖向不分区,火灾时,通过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报警按钮启动消或栓加压泵向系统加压供水。
十一层至二十九层设减压稳压消火栓,室外设2套DN150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3.4.4自动喷洒系统系统采用分区并联供水方式,竖向不分区:火灾时,自动喷水系统由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自动喷水泵供水,火灾初期,自动喷水系统由设于屋顶的消防水箱供水稳压。
为避免静压过高,在消防水箱出水管与低区自动喷水系统相连处设减压阀减压。
由于消防水箱设置高度不能保证高区最不利喷头水压要求,在消防水箱间设高区自动盆水稳压装置,湿式报警阀设于地下一层,每套湿式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超过800个。
3.4.5水喷雾灭火系统在水泵房内设水喷雾泵两台(一备一用),雨淋阀前管道压力由屋顶水箱经减压阀减牙后稳压。
雨淋阀设于柴油发电机房附近。
发生火灾时防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动作,打开雨淋阀下游的电磁阀,在压差作用下,雨淋阀开启,加压泵启动供水,系统设手动,自动控制,并可应急操作,系统采用高速高速水雾喷头,其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35MPa。
4、节水节能措施4.1每户设IC卡智能水表4.2水箱、水池进水管、建筑物引入管等处设水表计量4.3采用分区供水,控制各用水点流出水头5、室内外排水5.1雨水排水量取汉中地区5分钟降雨强度,重现期5年进行计算。
采用暴雨强度计算公式:G=2.600(1+1.040LgP)/(t+4.0P0.518)L/S.ha式中:设计重现期P=5年,降雨历时t=5min。
设计流量:Q=QψF5.2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则最高日排污量590m3/d,最高日最大时排污量54m3/h。
5.3室外排水本工程室外排水待业主方提供建筑室外市政综合管网布置图后再定,生活污水排放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
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化粪池沉淀厌氧应达标排放。
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汇总后排入室外市政管道。
室外排水管材: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承插接口,管道基础采用135度混凝土带形基础,排水采用砖砌、铸铁井盖。
5.4室内排水室内排水分生活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及雨水系统。
生活污水、废水为单立管伸顶通气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再经雨水主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空调凝结水系统:经专用空调排水管收集后,排至室外排水管道。
室内排水管材:均采用UPVC白色排水塑料管,承插粘接。
6、建筑灭火配置采用磷酸铵盐灭火器第四章电气设计(强、弱电)1、设计依据1.1甲方委托设计任务书及上级部门批准文件。
1.2各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1.3国家现行规程、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 - 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1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2、设计范围2.1强电部分:变配电所电力照明防雷及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防空制2.2弱电部分: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强电部分: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属一类建筑,按一级负荷配电;总建筑面积5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