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西安事变重大历史意义文档

浅谈西安事变重大历史意义文档

浅谈西安事变重大历史意义文档
On document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Xi'an In cid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浅谈西安事变重大历史意义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讲话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
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用来交流思想、感情,
表达主张、见解,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

本文档根据讲话稿
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思想宣传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西安事变到底意义如何,是否真的是停止了内战,促成
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现代大多数人的认识是这样的。

它实际上的意义真的有
这么大吗?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浅见:
1.没有西安事变,中国是否就不抗日,或者打不了抗战
了呢?
实际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战事几乎每年
都在进行,而且在长城、古北口抗战还打出了威名,打出了一个"大刀队"。

日军南侵的气焰受到打击,虱伏了好几年。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按理说抗战力量更强大。

但是为什么在西安事变之后才半年多,77事变就爆发,日军就开始全面侵华了呢? 这说明,至少在日军眼里,抗日统一战线并没有那么强大。

2.西安事变的真正受益人是谁?无疑是共产党。

不少朋友都认为,陕北的红军当时处境并没有那么困难。

这是"成王败寇"以后的想当然。

陕北是一块很贫穷的地方,自唐宋开始,它就是完全依赖内地经济保障的边防地带。

这块地方一下子要养活这么多军队,其困窘可想而知。

看看后来蒋介石一停止发饷,边区政府立刻陷入经济危机,甚至有饿死人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南泥湾,"359旅好榜样",都是那时候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立刻就开始东征西征。

因为不打出去实在没法活。

结果,东征没有任何效果,死了刘志丹,撤了回来。

西路军则干脆全军覆没,回民马家军的剽悍,是不能轻易视之的,十几年后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都还对他们心有余悸。

就在西安事变之前,蒋调来中央军三十万,准备以河南为基地,最后解决陕北红军。

如果没有命运之神的眷顾,中国现在的历史已经改写了。

要知道,红军是很厉害,可他们毕竟不是神仙。

江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一直都说是因为王明左侵路
线的结果。

但在斯诺的里,其实已经说的很客观明白。

最后一次围剿,是蒋的"步步为营","堡垒封锁"的战略取得了胜利。

中央苏区最后黔驴技穷,不得以给挤了出来。

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在经营了十年的江西,鄂豫皖,都无法立足的红军,在人生地不熟,吃饭都成问题的陕北,如何坚持下去,是很成问题的。

更加严重的是,陕北在地理上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封锁的
地方。

西路军的下场,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共可能要面对的结局,他们跑都没地方跑。

当时,只有联蒋抗日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了。

3.东北军剿共连战连败。

损失了三个师,其中有一个还
是精锐。

但是,这并没有让东北军元气大伤,而且也从另一方面
证明了东北军在小张指挥下战斗力之差,打回东北老家只是妄想。

看看东北军早期抗战表现就知道: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一枪不放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

1933年1月1日,日军进犯关内,榆关抗战爆
发。

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

1933年2月21日,日军再进热河。

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

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

蒋对张还是很讲义气的,调他去陕西剿共,是因为觉得那时候红军已经不堪一击,给他个容易的果子吃而已,并不是想利用共产党搞垮东北军,而且一看他失利,立刻调集中央军来帮助战。

4.至于说到小张想入党,被共产国际拒绝。

这种话当八卦听听就好了。

且不说张那样的生活作风怎么能真心入党,他真的入了党,他这么大个东北军的摊子叫中共怎么消化得了?
而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唯一的意义,就是救了共产党。

这就是为什么快八十年了共产党都对张学良感恩戴德,那真是在千均一发的关头救了我党我军,有再造之功。

难怪当时主席一收到西安事变的电报,高兴的一拍桌子跳了起来。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