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工程
开题报告会流程
(2012年6月21日8∶30-12∶00)
一、评审专家组
职师楼407会场:林若森、李鲲、李咏梅、彭朝晖、孙山林、唐锡海、王斌武、韦耀波;职师楼303会场:陈全斌、何星存、黄艳芳、文萍、杨红梅、袁华;
职师楼402会场:李红波、李潇、李燕林、刘志宏、彭超、佟施、王晞、王屹;
二、开题报告分会场顺序安排
(一)职师楼407(电工电子、数控组、汽修、学前教育)13个课题
1、双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刘继红)
2、基于工作过程的中等职业学校电累精品课程的探索与建设(全惠华)
3、中职生顶岗实习常见问题归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阳润生)
4、电子电器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马昌媚)
5、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项目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李健龙)
6、新形势下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研究(彭泽其)
7、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背景下《数控车削与编程》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李国勇)
8、技能大赛背景下中职数控技术应用赛教衔接的问题与研究(甘成君)
9、《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张挺)
10、基于项目导向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教具开发实践(许平)
11、广西中职2+3汽车维修课程衔接的实践与探索(傅明伟)
12、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柯裕伟)
13、基于工作过程的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课程开发(邓秋晓)
(二)职师楼303(财经商贸、医药卫生、农林畜牧)11个课题
1、护理类专业学生卫生行为习惯训练模式研究(邓芝伶)
2、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护理类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覃隶莲)
3、中职护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马秋平)
4、同伴教育模式在中职卫校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韦柳春)
5、基于工作过程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孟宏琳)
6、中职“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职市场营销专业零售管理方向为例(吕志宁)
7、百货零售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朱微微)
8、“工作室制+校企合作”模式下财经专业职教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郑建学)
9、中等职业学校农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李华慧)
10、余甘果及叶中黄酮提取及其性质研究(钟静宁)
11、基于“2+3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王继煌)
(三)职师楼402(旅游、计算机、纺织染整服装、音乐舞蹈美术)12个课题
1、引导文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赵丽华)
2、中职酒店顶岗实习的教育叙事研究(余桂恩)
3、广西六堡茶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张小燕)
4、基于系统思维的中职双师培养路径研究(林博韬)
5、中职学生厌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包之明)
6、广西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研究(刘焕兰)
7、中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践与研究(张建德)
8、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刘仁礼)
9、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白顺枝)
10、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课程资源建设(金明霞)
11、广西民歌在中职学校有效传承的现状研究——以广西民族中专为例(隆秀明)
12、数字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黄雄)
13、中职艺术学校歌舞表演专业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附中为例(刘茜)
三、相关要求
(一)每个课题的开题报告陈述时间不超过10分钟,提问及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请课题负责人注意严格控制好时间,安排好陈述重点,开题报告内容(即PPT的内容):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及重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成果形式、参考文献。
(二)一个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时,本课题组成员和其他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可以在会场内旁听,但务必保持安静,杜绝频繁出入,并将手机调到震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