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站应急预案

能源站应急预案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能源站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2016年8月编制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施工方案会签表表格编号CSCEC8B-TD-B20305工程名称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能源站工程报审表编号(审批部门填)文件编号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现行版本第1版编制人员安梁项目经理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要求,特编制本项目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项目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项目应急管理水平,规范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工作。

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等部委规章。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5、《关于实施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急预案备案的通知》。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施工所辖区域及集体居住区所有环境、治安、卫生和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管理。

应急预案体系1、根据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物体打击、坠落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坍塌、车辆等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安全特点,为应对几种类型事故。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突发事故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工作原则总原则: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总包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各分包方按合同依项目应急预案对自己范围内应急工作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级别,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实行分级管理。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总包、分包和各应急小组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储备充足的急救设施设备、材料和资金。

根据需要建立应急预备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

同时,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提高全项目参与人员防范意识,依靠广大员工,动员项目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第二章应急识别概况1、工程概况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能源站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天碱片区,东至中央大道,南至紫云公园,西至在建滨海现代城市与工业探索馆,北至大连东道,建设单位为天津佳源滨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监理单位为天津开发区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建设规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800㎡,结构形式为地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承台基础,整体地下室,地下一层(含地下一层夹层),地下层高7m。

本工程+相当于大沽标高。

2、社会环境本工程施工场地附近无居民居住,不存在扰民现象。

3、施工季节情况(1)本工程经历一个雨季。

(2)一般平均气温低于5℃的开始的时间为每年的11月15日到来年的3月15日为冬季施工日,前半阶段为低温阶段,白天的工作环境基本处于正温,后半阶段为极低气温阶段,于天津地区气温的最冷时间。

一般平均温度为-3℃,最高气温6℃,最低为-19℃;危险源及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整体施工计划安排,将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施工(包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施工、外檐幕墙施工、地源热泵地埋管施工等,针对上述各专业工程人员、机械设备、技术工法、周边环境条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相关联的施工风险源如下: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本项目部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由项目经理李书颖任组长,副经理张烁刚、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勇任副组长,下设一个抢险小组,一个技术支持组。

组长:李书颖副组长:张烁刚、李勇组员:孔庆明、陈涛、安梁、赵清亮、魏洪涛、翟春阁。

李书颖:接到应急报告和指示后,立即做出判断,下达应急指令。

同时以最快的方式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

张烁刚:采取应急措施,在应急点做好现场保护和对伤害者采取的营救措施,组织应急人员,力排险情。

李勇:从技术和保证安全的角度上发出救援措施。

孔庆明:控制事故范围,对应急点进行检查。

安梁:从事分组救援工作及救援器材的使用。

赵清亮:组织卫生救护人员现场救援,采取救援措施。

迎接120及医院的对接工作。

陈涛、魏洪涛、翟春阁:负责死伤者善后处理,接待死伤者家属及商议赔偿工作。

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部组长:李书颖组员:张烁刚、李勇、孔庆明、赵清亮、陈涛、魏洪涛、翟春阁。

、主要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指挥、协调应急行动,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3)通报外部机构,与社会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决定请求外部援助或启动上一级预案(公司级)(4)在施工现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5)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决定应急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7)负责确定救援工作的终止;(8)负责上报事故。

2、抢险救灾组组长:李书颖组员:张烁刚、李勇、孔庆明、安梁主要职责:(1)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并不断加以改进;(2)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报告抢险进展情况;(3)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4)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5)将可能引起新危险的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6)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7)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3、后勤保障组组长:魏洪涛组员:陈涛、翟春阁主要职责:(1)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2)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3)负责解决抢险救援人员的食宿问题;(4)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管理及维护工作;(5)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位置,了解落实项目周边的应急物资供应点分布情况,为及时向应急行动的后勤物资供给作好准备工作。

第四章应急准备交底与培训每项作业活动操作前,项目生产经理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工程等相关专业工程师针对每项作业活动所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控制措施、操作基本要求、应急准备响应中的注意事项,必要的应急救援技能,应急设施设备的布置和使用方法,紧急疏散通道的位置和疏散方法,自救互救的要求等进行专项交底或综合交底。

交底必须由双方签字确认,项目部安全员负责监督实施。

项目经理部对进入应急场所的所有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施工现场所有相关人员,既包括各类应急响应小组的人员,也包括在潜在的紧急情况发生地点作业的人员,培训内容另外编写。

应急队伍保障1、公司向项目部派遣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一支,由20人组成。

2、项目部要求分包选派5名健壮工人参加项目应急抢险队伍。

3、义务消防队由项目部保安人员组成,由安全保卫部负责领导。

以上应急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应急物资、设备保障日常配备可充电工作灯、防爆电筒、危险区域隔离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铁锨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

各现场除配备必要的防汛物资-黄沙外,其他应急物资根据施工进度需要,与相关单位签订救援物资的供应,应无条件满足抢险救援。

部分属现场配备的救援设备或设施放置在现场,挂放标识牌使现场人员都知道。

急救箱、担架等物品统一由综合部负责。

应急物资、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由物资部长负责,确保应急设备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有效使用。

本工程项目配备的应急资源如表所示。

社会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区安全部。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备用一辆应急交通运输车辆。

安全保卫组应当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故的警戒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治安警戒使用。

项目部卫生所应当常备医疗急救用品。

安全负责人应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养、维护。

定期更换灭火器,日常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挡物,保持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及安全通道畅通。

消防准备现场建立项目义务消防(防汛)队。

义务消防队要定期进行教育训练,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防火检查和扑救火灾。

第五章控制与预警危险源监控管理按照重大危险源专门编制详细的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当发生险情时,立即启动对应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巡视,对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的现象第一时间上报处理。

当出现突发情况如:突发人员伤亡、突降暴雨等情况时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

由综合办公室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报告上级时间在20分钟以内。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预警管理预警管理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

一旦事故发生时,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使伤害和损失率降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1 应急援救行动的优先原则1)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2)防止事故扩散优先;3)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决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

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2 事故发生区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或安全主管部门应采取以下行动:1)掌握情况。

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还在进行抢险活动;有无火灾与爆炸伴随;现场风的方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

2)报告与通告。

在掌握事故情况,并判明或已经发现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报告负责本项目的业主和业主代表;报告本系统直接领导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紧急级别发出警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