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猕猴桃主要栽培品种(何科佳)

猕猴桃主要栽培品种(何科佳)

Ø 可固15-18%,总糖8-10% ,有机酸1.2-1.7%。
Ø 早熟:9月中下旬
2001年以品种繁殖权拍卖方式转 给意大利Kiwigold公司进行商业 化繁殖及栽培,在欧洲的商品名 为'JINTAO'。
意大利金桃果园
2.8 金 艳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选育的晚熟耐贮黄 肉新品种。(1984-2006-2010)
上世纪60年代的品种结构
25% 5% 50% 20%
国内( 1978-2017)(70年代以来资源发掘、选育)
• 1978年8月由中国农业部、中国农科 院主持的全国猕猴桃科研座谈会
• 成立了全国猕猴桃科研协作组,我国 猕猴桃资源的深入系统研究全面展开
• 27个省 (市、区) 完成了猕猴桃资源 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猕猴桃资源本 底状况
• 从野生群体中筛选了1450多个优良单 株
• 成为近代果树品种选育史上,大规模 立足本土丰富自然资源,直接从自然 分布野生群体中进行品种选育的典型 案例
2、 中华猕猴桃品种 2.1 红阳(受市场追捧,但需慎重发展)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和苍溪县农业局共同从 河南野生猕猴桃种子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1997)
2.3 东红猕猴桃(武汉植物园选育,2012年审定)
一般单果重80—140g,最大果重160g; 丰产稳产性强,盛产期亩产可达2000-3000kg。 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23% ,品质上乘。 成熟期:9月上旬 耐储性:一般 抗病性(溃疡病):一般 被联想佳沃买断
2.4 翠 玉
• 1. 主栽品种不够成熟 • 2. 苗木市场混乱(遗传纯度):商业保护意识、人为混杂 • 3. 果园规划、建设及管理技术缺乏 • 4. 商业贮藏经验几乎为零 • 5. 严重缺乏多元化商业用途开发:产业链 • 6. 东北地区之外引种,缺乏科学测试依据
魁 绿 (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选育,1993)
• 果大。平均单果重18.1克,最大果重32.0克 • 果皮果肉均绿色,光滑无毛 • 果肉多汁、细腻,酸甜适度 • 可溶固形物含量15.0%,总糖8..8%,总酸1.5%,维
生素c430毫克/100克,总氨基酸933.8毫克/100克。
桓优1号(桓仁县林业局,2008)
• 树势强健,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2克,最大单果重 36.7克
• 结果早、产量高,丰产稳产
• 抗寒、抗病虫能力强,适应范围广,适于无霜期 140天以上地区发展。
• 9月上中旬开始成熟
天源红(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2008) Ø 果实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Ø 卵圆形,平均单果重为12.02克 Ø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果实味道酸甜适口,有香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猕猴桃资源调查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先 后选育出一批优良的猕猴桃品种,对中国乃至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品种结构 及产业发展产生了深渊影响。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品种格局正发生深刻改变, 传统绿肉猕猴桃为主的市场格局逐渐转变为绿、黄、红多种果肉颜色并存 的局面。
但从全球贸易看,国际猕猴桃市场仍以绿肉品种占主导优势,占市场 贸易的90%左右,黄肉品种大约10%。中国情况有所不同,绿肉美味系品 种占70%,而兼具黄肉及红肉的中华猕猴桃品种约占25%以上,且中华猕 猴桃种植面积在迅速扩展。
味。
Ø 果实无毛,成熟后果皮、果肉和果心均为红色。
满天红(鲜食观赏兼用)
• 花:玫瑰红色,花量大,花冠大,直径4.2cm。花期长,从露花瓣到 谢花,长达20余天。
• 果:长椭圆形、皮黄褐色、少茸毛,平均果重72g,果肉黄色,质地细 嫩多汁,风味浓,酸甜可口, Vc 448mg /kg,SSC平均16.7%,总 糖12.3%,总酸1.7%。
抗高温、抗干旱、抗溃疡病
2.5 悦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从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中选 育而成,2001年通过品种审定。
果型:卵圆形
特色:黄 肉
丰悦特性
v 最大特色:香气独特,浓郁怡人
v 平均单果重90g,最大单果重127.8g
v 果肉黄绿色或金黄色
v 肉质细嫩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3-16%,总糖11%,有机酸 2.1%。
• 果重:100g • 可固:18-26%,总糖13%,有机酸1.6%; • 果实耐贮藏:室温下40天 • 晚熟:10月底-11月上旬
4、软枣等其他种猕猴桃品种
4.1 软枣猕猴桃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 (一)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可溶性固形物10%~25.5%,每100 g鲜果含维生素C 100~400 mg,蛋白质1.6 g,脂肪0.3g,总氨基酸100~300 mg,钙56.1 mg, 磷42.2 mg,铁1.6 mg,维生素B1 0.01 mg,多种矿物质、蛋白质水 解酶、猕猴桃碱等
2.2 楚 红
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从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中
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品种审定。
果实长椭圆形或扁椭圆形
特色:绿肉红心
楚红特性
• 平均单果重80g以上,最大单果重121g(不需大果 灵)
• 果肉绿肉红心,美观诱人 • 甜酸可口:可固平均为16.5%,最高可达21%,总
糖9%,有机酸1-2%; • 早熟:长沙地区9月上旬成熟 • 不耐强光,易日灼(套袋) • 夏季高温地区种植红色不明显
v 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栽培时均能正常生长结果
v 早熟:9月中旬
抗高温、抗干旱、抗溃疡病
2.6 丰 硕
Ø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2011) Ø果肉黄绿色 Ø平均果重110克 Ø可固18%,有机酸1.3% Ø早熟:9月下旬 Ø抗高温、干旱 Ø贮藏性中等
2.7 金桃(武汉植物园, 2005)
Ø 平均果重80-100g
猕猴桃驯化、选育史
(新西兰早期驯化选育)
• 1904-1924:猕猴桃引种驯化栽培
• 1926:猕猴桃嫁接苗进入市场
• 1930:第一个猕猴桃果园建立
• 1959:新西兰人为开拓美国市场,采用 以新西兰人象征意义的基维鸟(Kiwi) 命名猕猴桃果-基维果
• 1970 年代:1973年后由于出口需求的 剧增,猕猴桃栽培出现规模产业化趋势 ,1980年海沃德占到98.5%,形成全球 猕猴桃产业的单一品种格局
果实呈卵圆,稍扁形
特色:绿 肉
米良一号特性
• 果大:平均单果重95g,最大单果重125g • 果肉绿色,汁液多,风味浓 • 酸甜可口,可固15 %以上 • 适应性广,产量高 • 成熟期:10月下旬 • 大众品种(湖南 :80%) • 不耐高温、干旱,易落叶落果
3.2 金 魁(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1993)
• 成熟期:早熟,9月中下旬 • 丰产性及适应性:丰产稳产,平均亩产1000kg以上。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2.9 魁蜜
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1979-1992)
魁蜜特性
• 平均单果重92-106g; • 果肉黄色或黄绿色; • 酸甜可口,可固12-17 %,总糖6-12%,柠檬酸
0.8-1.5%。 • 成熟期:10月上、中旬 • 不耐高温、干旱,易落叶落果
3、美味猕猴桃
3.1 米良一号 湖南吉首大学中从野生美味猕猴桃资源中选育而成
• (二)药用价值高
果汁对致癌物质亚硝胺的阻断率高达98.5%;富含的半胱氨酸蛋 白酶可使食入的动物蛋白得以完全分解成易消化吸收的形式;含有大 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此外,其茎、根、种子都有不同的药用 价值。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软枣猕猴桃 (奇异莓)
4.2、我国种植情况
4.3 产业问题概括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从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 中选育而成(1994-2001)。
果型:圆锥形
特色:绿 肉
翠玉特性
• 单果大,平均果重90克左右,最大果重129g • 果实耐贮藏(常温30天) • 丰产稳产:1.5吨/亩以上 • 口感:细腻、香甜爽口、风味浓郁(可固平均14-18 %左右
,总糖13%,有机酸1.3%) • 中熟:长沙10月中旬采收(可固6.5%以上)
果型:长圆柱形
特色:黄 肉
金艳特性
• 极耐贮藏(后熟42d,货架期20d) • 大果:平均单果重100克以上,最大果重175克 • 丰产性:2吨/亩以上 • 果肉明黄晶莹剔透,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 • 可固14-16%,总糖9%,有机酸0.9% • 晚熟:10月底-11月初 • 磨山4号
金艳万亩产业化基地—四川浦江
果型:长圆柱兼倒卵形
红阳
• 果肉黄肉红心,色彩艳丽诱人 • 早熟:8月下旬—9月上旬 • 风味浓甜,口感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平均约16%-20%
,总糖9-14%,有机酸0.1-0.5%)
特色:黄肉红心
• 平均果重:自然果重65克;90克(大果灵 )
• 贮藏性一般(10-15天) • 高感溃疡病 • 不耐高温、强光(套袋) • 低海拔不显红心
猕猴桃主要栽培品种
授课人:何 科 佳 单 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 时 间:2018年6月
内容提纲
1、品种概述 2、中华猕猴桃品种 3、美味猕猴桃品种 4、软枣等其他种猕猴桃品种
1、品种概述
猕猴桃的栽培驯化仅有110多年的历史,1904年新西兰从我国引入猕 猴桃种子经过实生选育,得到包括“海沃德”、“布鲁偌”等一批品种进 行商业化栽培。20世纪70年代逐渐由“海沃德”品种垄断,形成了全球猕 猴桃产业仅依赖单一品种的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