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等)使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 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 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图17-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 率而异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 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 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 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 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以繁荣时的 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3)功能财政思想:根据斟酌使用 的财政政策,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 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职能财政思想,必然导致赤字财政政策。 当出现财政赤字后,各国一般采用发行公 债的手段来弥补赤字。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6版)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主讲教师:吴汉洪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 用 第六节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第七节 供给管理的政策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如果真实利率、经济增长率(从而就 业率)和通胀率的关系遭到破坏,货币当 局就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若通胀率高于
i i ap p bu u
目标值,中央银行就应将名义利率设定为 高于 ,以抑制通货膨胀;若失业率高于 自然失业率,中央i银 行就应降低名义利率, 以降低失业率。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第三,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以上三种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 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 定器和应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 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 业水平。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增进整体经济福 利、改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达到一定 的政策目标而对宏观经济领域进行的有意 识的干预。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2)价格稳定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4)平衡国际收支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 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表17-2 银行存款的多倍派生存款
存款人 (1)
甲 乙 丙 … 合计
银行存款 (2)=(3)+(4)
100 80 64 … 500
银行贷款 (3 )=(2)×0.8
80 64 51.2 … 400
存款准备金 (4)=(2) ×0.2
20 16 12.8 … 100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创造乘数计算公式为:
使用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表17-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
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升
பைடு நூலகம்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图17-2 率而异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在现代银行 制度中,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 的比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这一比率称 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 金是法定准备金。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 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 政策。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表17-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
响
政策种类
对利率 的影响
财政政策 (减少所得税)
上升
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开支, 包括政府购买和转
移支付)
上升
财政政策 (投资津贴)
上升
货币政策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考虑到这一前提并 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 打折扣。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 (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 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图17-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M CuD
Cu 1 D
rc1
H CuRdRe Cu Rd Re rcrdre
DDD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 化的关系,即:债券的价格越高,意味着 利息率越低;反之,债券的价格越低,意 味着利息率越高。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3)法定准备金率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 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 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 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经济学家认为,运用财政政策调节总 需求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 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 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 果。
第四,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 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 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 果就大;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小。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图17-3 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图17-4 率而异
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
下降
(扩大货币供给)
对消费 的影响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对投资 的影响 减少
减少
增加 增加
对GDP的 影响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 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 部分。
17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 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 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 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