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
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文。
高考大多选用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是一种以科学内容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普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科普文的阅读,除能获取知识之外,还能学习作者如何使用语言和安排结构以及如何选用表达技巧等。
科普文的语言在讲求严谨性和简明性的同时,还追求生动性和形象性。
科普文的结构要遵循事理逻辑,常常是由外到内、由现象到本质等。
科普文表达技巧的选用多半是为了使知识道理表述得形象生动。
这些方面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筛选并整合信息类题目
《考试大纲》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表现文章关键内容的词
句、寓意含蓄的词句、在
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词句①养成精心审题、明确方向的读题习惯。
②根据题干要求,在文中搜寻、圈点相关信息点。
③选定相关信息后,进行概括分析。
④尽量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组织答案。
⑤注意分条作答。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和作者
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
词句
二分析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类题目
科普文的目的是让普通读者理解相对专业的科学知识,所以其语言除了科学、严谨外,还必须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这样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达成这一目的,科普文必须使用一定的技巧,才能化深奥为浅显,使事物特征更鲜明,而用得较多的就是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等。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感受语言的
整体风格
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
(续表)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品析语言的
生动性与形
象性
①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
②从穿插趣闻方面考虑。
③从运用修辞方面考虑。
④从语体方面考虑。
赏析语言的准确(严谨)性与简明性①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等方面考虑。
②从所运用的专业术语、所做出的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等方面考虑。
③从所引用的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等方面考虑。
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①熟悉常见的说明方法。
②考虑科普文中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描写方法等。
③分析表现手法在使文章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三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类题目
科普文的结构相对简单,基本上是按逻辑顺序,一般采用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
往往厘清文章结构之后,中心意思也就水落石出了。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
科普文多采用总分式或递进式结构。
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等。
说明事物的科普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用并列式。
②递进式:说明事理的科普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在顺序安排上,科普文常采用空间、时间或逻辑顺序。
(续表)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概括中
心意思
将首段、尾段(或首句、尾句)和文中判断性、结论性的句子加以整合,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四评价观点和影响类题目
评价观点和影响类题目能考查考生对文本的主要观点、科技价值、传播效果等进行评价的能力。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①阅读时,不仅要关注重点语句,更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②要找到散落在文章段落里的关键信息,并上升到理性高度来概括。
③要分析文章的标题,弄清文章的主旨,依据文章的体裁,联系文章的背景,抓住文章的材料,紧扣文章的语言。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注意三方面的问题:①是否准确传达了科技知识和信息。
②能否让读者比较轻松地接受陌生的科技概念。
③是否对普通读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