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成型与使用

第4章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成型与使用


不同方法制备的辛烯醛加氢催化剂的性能
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1) 适宜的活性
2) 较高的选择性
3) 在使用条件下稳定(长寿命) 4)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抗毒性能 5) 与环境友好 6) 价格低廉
……
6
二、工业催化剂活性
化学组成
物理性质
催化剂形状、颗粒大小、物相、相对密度、比表面 积、孔结构和机械强度等。 影响反应的催化活性,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更 重要的是影响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行为。 对于负载催化剂来说,载体的选择对机械强度影响很 大,成型的方法及使用的设备也直接影响到催化剂的机 械强度
图 催化剂性能与组成、结构及制备方法之间的关系
图 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固体催化剂制造方法
制造方法 举 例
沉淀法
浸渍法 混合法 熔融法
水合氧化物,如氢氧化铁等的制备
贵金属负载到金属氧化物载体Al2O3 或 SiO2 等载体上 氧化铁-氧化铬CO 变换催化剂的制备 合成氨的铁催化剂的制备
沥滤法

瑞尼镍催化剂的制备
……
10
§1
沉淀法制备工业催化剂
沉淀法是借助沉淀反应,用沉淀剂 ( 如碱类物质)
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金属盐类的水溶液)转化为 难溶化合物,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成型 等工序制得成品催化剂。
11
沉淀法生产流程
原料
混合
沉淀
沉淀剂
陈化
过滤洗涤 干燥 成型 活化 催化剂成品
焙烧有三个作用: ① 除去化学结合水和挥发性物质(CO2、NO2、NH3 等),使之转化成所需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形态; ② 借助固态反应、互溶和再结晶获得一定的晶型、 微晶粒度、孔径和比表面积等; ③ 使微晶适当烧结,以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还可以通过造孔作用使催化剂获得较大的孔隙率
一、沉淀过程和沉淀剂的选择
沉淀产生的条件
—— 形成沉淀物的离子浓度积大于该条件下的 浓度积Ksp
沉淀物的形成过程 沉淀物的形成过程,包括两方面: 1) 晶核的生成, -- 形成沉淀物的离子相互碰撞生
成沉淀的晶核
2) 晶核的长大, -- 溶质分子在溶液中扩散到晶核
表面,晶核继续长大成为晶体
19
《工业催化技术》
Catalysi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第四章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
§1 §2 §3 §4
•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 工业催化剂的成型 •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
• 失活和再生
2
§1
3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引言
固体催化剂的使用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 和物理结构,经验表明尽管一些催化剂组成完全相 同,由于制备工艺的差异,催化性能可能相差很远 ,因此如何制备性能优异的新型催化剂成为化学工 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难溶沉淀的生成速率示意组图
20
应当指出,晶核生成速率和晶核长大速率的相 对大小,直接影响生成的沉淀物的类型。 ① 如果晶核生成的速率远远超过晶核长大的速 率,…… ,得到非晶型沉淀或胶体; ② 如果晶核长大的速率远远超过晶核生成的速 率,…… ,成为颗粒较大的晶型沉淀; -- 得到什么的沉淀,取决于形成过程的两个速率 之比。
27
由上图推出:必须要控制浓度的过饱和度,才 能得到较理想的晶核物 具体措施:
1) 沉淀开始时
溶液应适当稀——以利于晶核长大 过饱和度不大时(S=1.5~2.0)——快速的晶格长大速率易 导致晶格缺陷和位错、包藏杂质
2) 沉淀产生后
沉淀剂加入时应不断搅拌且缓缓加入以避免局部过浓, 同时维持一定的过饱和度
33
表 均匀沉淀法所利用的预沉淀剂及其反应
预沉淀剂
尿素 三甲基磷酸 尿素与HC2O4– 二甲基硫酸 磺酰胺 硫代乙酰胺 硫脲 三氯乙酸盐
沉淀剂
OH– PO43– C 2 O4 2 – SO42– SO42– S2 – S2 – CO32–


(NH2)2CO + 3H2O → 2NH4+ + CO2 + 2OH– (CH3)3PO4 + 3H2O → 3CH3OH + H3PO4
38
洗涤的主要目的:从催化剂滤饼中除去杂质。一 般地说,杂质的存在形式可能为:
杂质存在形式 ① ② ③ ④ 机械地掺杂于沉淀中 粘着于沉淀的表面 吸附于沉淀的表面 包藏于沉淀内部 去除 是否可 难易度 洗涤除去

可 洗涤除去 不能 洗涤除去
⑤ 成为沉淀中的化学组成之一

-- 为了减少包藏性杂质,要求原料溶液的浓度 较低,在沉淀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为了避免第五 种形态的杂质,要求慎重地选择沉淀反应。 39
共沉淀的特点
1) 几个组分同时沉淀
2) 各组分间达到分子级的均匀混合
3) 在热处理(煅烧)时可加速组分间的固相反应
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可以制备多组分催化剂,这 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35
表 共沉淀时复盐化合物生成的可能性 Al3+ Cu2+ Fe3+ Mg2+ Ca2+ Zn2+
+
-
-
+
+ + + + -
+ + +
+
36
Ni2+ Zn2+ Mg2+ Ca2+
四、沉淀物的老化
沉淀反应终了后,将沉淀物与溶液在一定条件 下接触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一些不可逆变 化,称为沉淀物的老化
老化阶段的变化 ① 细晶体逐渐溶解,并沉积到粗晶体上,……, 获得颗粒大小较为均一的粗晶体 ② 孔隙结构和表面积发生变化,原来吸留在细晶 体之中的杂质随溶解过程转入溶液 ③ 初生的非稳定结构的晶体,会逐渐变成稳定的 结构 37
沉淀法分类
2.共沉淀法(多组份共沉淀法) 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组份同时 沉淀的一种方法。 如:低压合成甲醇用催化剂CuO-ZnOAl2O3的制备 给定比例的Cu(NO3)2、Zn(NO3)2、 Al(NO3)3、混合盐溶液与Na2CO3并流加入 沉淀槽。
沉淀法分类
3.均匀沉淀法 先使待沉淀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 合,造成一个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和时间, 逐渐提高pH值,或者在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剂的方 式,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缓慢进行,以制 得颗粒十分均匀而且比较纯净的沉淀物。 如:Al(OH)3沉淀制备 采用铝盐溶液中加入尿素,混合均匀,加热 升温,尿素水解释放OH-,与铝盐反应生成Al(OH)3 沉淀。
2HCrO4– + (NH2)2CO + H2O → 2NH4+ + CO2 + 2 CrO42–
尿素与HCrO4– CrO42–
优点:沉淀颗粒粗细较一致且致密,便于过滤和洗涤 34
2. 共沉淀法 -- 指将含有两种可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 与一种沉淀剂作用,同时形成含有几种金属组分的 沉淀物的沉淀法
2HC2O4– + (NH2)2CO + H2O → 2NH4+ + CO2 + 2C2O42–
(CH3)2SO4 + 2H2O → 2CH3OH + 2H+ + SO42– NH2SO3H + H2O → NH4+ + H+ + SO42– CH3CSNH2 + H2O → CH3CONH2 + H2S (NH2)2CS + 4H2O → 2NH4+ + CO2 + 2OH– + H2S 2CCl3CO2– + H2O → 2CHCl3 + CO2 + CO32–
21
沉淀时金属盐类的选择 1. 要考虑的问题 溶解度:大 杂质:少 易获性:易 价格:尽可能低 后处理:简单 2. 各种盐的特点 硝酸盐:沉淀物稳定性差,煅烧时有有毒的烟雾 硫酸盐:沉淀物稳定性较差,易产生毒物SO2、H2S 盐酸盐:沉淀物稳定,Cl-使酸性增加,损害容器 草酸盐:比较理想 22
沉淀法适用范围
-- 制备固体催化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
用于制备高含量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 盐催化剂和载体。
沉淀法分类
1.单组份沉淀法 沉淀剂与一种待沉淀溶液作用以制备单 一组分沉淀物。 如:Al2O3制备 采用碱法制备,用HNO3作沉淀剂,从 NaAlO2中沉淀出Al2O3· nH2O,再经过后续 处理制得Al2O3。
32
三、均匀沉淀法与共沉淀法
1. 均匀沉淀法 -- 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均 匀的体系,再调节温度,使沉淀剂母体加热分解为 沉淀剂,从而使金属离子产生均匀沉淀
例如,制取Al(OH)3沉淀时,加入尿素(沉淀剂母 体),均匀混合后,加热至90~100 ℃ ,尿素同时解 放出OH-(沉淀剂) 于是, Al(OH)3沉淀可在整个体第中均匀地形成
五、沉淀物的过滤、洗涤、 干燥、焙烧、成型和还原操作
1. 过滤与洗涤 悬浮液的过滤,可使沉淀物与水分开,同时除 去NO3-、SO42-、Cl-、K+、Na+、NH4+等离子。 工业上的过滤设备主要有板框过滤机、叶片过 滤机、真空转鼓过滤机及悬筐式离心过滤机等。
选择过滤设备时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悬浮 液中的固相含量、颗粒的平均直径及液体的性质以 及对滤饼含水量的要求及生产能力等。
23
3) 要求形成的沉淀物溶解度要小 沉淀反应更完全,可节省贵金属用量 4) 要求形成的沉淀物必须便于过滤和洗涤 尽量选用能生成晶型沉淀的沉淀剂
5) 要求沉淀剂必法的影响因素
⑴ 浓度
⑵ 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