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基本建设投资的加大,在投资主体的缺位、造价控制的手段过于单调化等情况下,导致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力度,影响政府的财政投资预算计划的执行。

政府部门能积极推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为全过程造价管理企业展示专业技术水平提供平台,有效控制财政投资,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主动控制全过程政府投资项目行业的精英管理:
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项目,而全过程工程造价则是围绕着工程建设的整个程序进行的有效控制。

它包括五个阶段:项目的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具体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结算阶段。

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在其中任何一个阶段中若发生偏差时,要运用工程造价的专业和技术性知识将其主动控制在投资立项的估算或设计概算范围内,从而保证最终目标的顺利到达,且合理分配各项资源的投入与使用,最终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了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管理:一方面从立项核准、工程招标等方面完善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中介机构加强工程造价的审核力度,有效确保项目投资符合概算范围。

但由于政府没有建设自己的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系统,无法判断概算、预算和结算的准确性,而且缺乏工程施工过程的跟踪管理,很难落实实际的投资额,一定程度
上影响政府的财政预算计划。

经过近二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在我国的经济与建设发达地区已得到政府与发展商的高度重视,并普遍的认可与推广。

所以,建议政府部门在规范造价咨询机构执业行为的前提下,政府的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一.项目的决策阶段
问题: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存在问题项目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大多数政府部门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无法正确的评价项目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出现资金投放在不是很急需甚至根本用不上的项目上,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

建议:根据立项估算的资金大小,由全过程造价管理公司对关系到民生的工程实行听证会制度,参加听证会的人员必须是本行业的精英(高级工程师或在此行业有15年以上的专家),主要是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参加的专家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分,评分表格的设计有行业学会根据本行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

二、规划设计阶段
问题: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缺乏约束机制,有研究数据发现,在整个工程的运行阶段中,规划设计阶段所需的费用低于整个工程建设支出的1%,但是却有75%以上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如此便可以看出,规划设计阶段的关键性,以及其对工程造价的深远影响。


一方面我国对规划设计的立法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设计单位不重视技术经济分析与评审结果,设计方案不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设计深度不够,工程造价随施工不断变动,最终导致工程竣工结算超过设计概算或估算。

建议: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行立法, 城市规划的改动必须经过论证,在广泛征求本城市规划精英的意见基础上,平衡各界对城市规划的改动的诉求,坚决反对拍脑袋、拍胸脯的工程,严禁为了政绩需要,一届政府一届城市规划的改动。

深化设计深度,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追求绿色gtp,保持平衡长远发展。

通过利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不断改进、提升以及优化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通过造价控制人员与设计人员的交流分析,针对技术、经济以及效益做出对比、分析、评价,选出切合实际又能够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最佳方案。

三、项目招投标阶段
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长期存在着围标串标和违法分包和层层转包现象,其后果就是使得本应该用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变成“灰色资金”和“糖衣炮弹”。

建议: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投资资金较大的项目采用投标保证金从承包人的基本账户出入,采取两阶段投标法,择优选取优质施工方案。

项目招投标阶段是建设单位(业主)选择施工单位(承包商)的阶段,采取的是目前国内选择承包商最常用的方式。

由于招投标一般需要的时间都较长,要制定
具体的招标计划、选择招标方式;对承包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制度体系、设备装置以及服务态度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审查与评比。

并对其提出的施工方案结合业主的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严重,分析投资成本,选择最合理方案并与之合作,签订合同。

同时,要合理拟定工程工期,使工期质量达到优化。

四、项目具体施工阶段
问题:由于我国承发包体制和监管机制还未完善,承包商往往利用签订合同时留下的漏洞,变更施工方案索取额外价款。

而政府项目投资普遍存在重后期、轻前期和重决算、轻概算的现象,政府资金监察职责不明,以及人员不足,让承包商有机可寻,造成财政资金外流。

建议: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8)》中的 4.6条款索赔与现场签证和4.7条款工程价款调整,同时对现场的情况采用数码录像和摄影保存,为了保证工程的资金用在工程上,对使用投资资金较多政府项目,除了请信誉较好的施工和队伍和施工监理,还可以请凡是参加此工程投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企业的同行业精英(高级工程师或本行业有15 年以上的专业人士)为工程的特聘“旁站监督”,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检验中,根据现场情况每次抽5~7人进行“旁站监督”,工程所在地的行业协会和学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评分表格”,施工过程中企业的各类的商业机密对工程来
讲只有“专利没有秘密”。

“旁站监督”员独立、客观、公正的进行评分,工程竣工后根据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按质论价。

五、后期竣工结算阶段
结算阶段已是整个工程的末期,在前期工程造价控制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切不可掉以轻心。

工程结算之际,要依据竣工图纸、施工图纸、合同条款,结合现场实际、设计变更、工程索赔,材料、设备的价格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算,还要收集资料信息,编制相应的结算报告表。

结语:
全过程工程造价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费用进行审核,对使用政府投资项目的五个阶段:项目的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具体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结算阶段进行主动控制,不仅仅是重点控制造价,也是在过程中使用行业的精英管理,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物有所值。


总之,全过程造价管理重点在于控制,而且是主动的控制。

着眼于投资者的初始投资计划,无论在前期决策阶段,还是在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都必须确定工作的主要目标,即投资控制目标值,分阶段、分重点,不停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使得政府投资项目的目标顺利到达。

参考文献:
[1] 赵华虎.浅谈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j].技术与市
场,2011,18(5):155-156.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1.0 5.109.
[2] 杨慧敏.关于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价值工
程,2010,29(14):53-54.
[3] 陈月兰.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25):33-34.
[4] 杨卫军.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0,(3):170-170.
[5] 栗广宇.浅谈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0,(1):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