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江雪》《白雪歌》《别董大》
——古诗中的“雪”之情
江雪
唐·柳宗元
五言绝句押屑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忽如:一作忽然;角弓:一作雕弓;百丈:一作千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七言绝句押文韵
十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共二首,此为其一。
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作者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梅花十绝·其九
宋·方岳
七言绝句押真韵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薄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此诗虽是咏梅,但足见雪之妙趣。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五言绝句押虞韵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夜雪
唐·白居易
押庚韵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
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春雪
唐·韩愈
七言绝句押麻韵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
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
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
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
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山中雪后
清·郑燮
七言绝句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是清代诗人郑燮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借此诗作托物言志。
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此诗也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咏雪奉呈广平公
宋·黄庭坚
七言律诗押麻韵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采桑子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是作者在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的路途,在塞外见大雪飞扬,姿态肆扬时写成的。
此词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纳兰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
此词纳兰在当世奢靡贵族中渴望能如雪花般清高生活,是后世赞扬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