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宪法实施的监督
第六章 宪法实施的监督
一、宪法监督 (一)宪法监督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 宪法监督的类型(模式或体制) (三)宪法监督的方式
A. 根据被审查对象是否生效,分为: 1、事前审查 2、事后审查
B.以审查的起因为根据,分为: 1、附带审查 2、起诉审查 3、提请审查
二、违宪审查制度
(一)概述 (二)违宪审查的概念与特征
1.司法机关审查制 2.立法机关审查制
宪法法院审查制
3.专门机关审查制
宪法委员会审查制 司法考试题
违宪审查模式是指由违宪审查主体、对象、 方式、方法、原则等构成的可供人们理解、把 握和仿照的固定形式。
以违宪审查权的归属为标准违宪审查的模 式主要有:司法机关审查模式,立法机关审查 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复合审查模式。
马歇尔进退两难, 1803年判决出炉。最高法院 在判决中的三问三答(法律推理过程): 第一,原告马伯里是否有权得到委任状? (Yes) 第二,如果原告有此权利且该权利被侵犯,是否 应当获得救济? (Yes) 第三,如果原告应获救济,是否通过联邦最高法院 向行政部门颁发执行命令的方式为马伯里提供救济? (No! 依据宪法第三条第2款,本案不应由最高法院 初审)。 笔锋一转,得出另外两个关键论点: (1)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司法条例》第 13条违反宪法,应属无效。 (2)明确宣称“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阐明 法律的意义是法院职权”。
宪法保障、宪法监督、违宪审查、司法审查
1. 宪法保障=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违宪审查(蔡定剑) 违宪审查=司法审查(1985年《新编法学词典》)
2.宪法保障>宪法监督>违宪审查>司法审查
宪法保障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所有制度和措施的总称, 宪法监督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宪法保障是含义最为 广泛的一个概念)
宪法监督是指监督宪法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违宪审查是宪法监督的一种。违宪审查是指 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 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 是否合宪的制度。 司法审查是指由普通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 中附带地对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的合宪性进 行审查的制度。司法审查是违宪审查的一种。
二、宪法监督的类型
(一)普通法院监督制 普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附带地对适 用于该案的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如,美国,
二、 违 宪 审 查 制 度
(一)概述(P391或299) 1.违宪(狭义) 违宪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国 家官员和政党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原则和 精神。
2.违宪与违法的区别
性质不同 主体不同
审查 主体不同 制裁不同 (责任形式不 同)
违宪
宪 法
国家机关 政党
特定机关 撤销或拒绝适
(法院、专门 用违宪的法规; 机关、立法机 弹劾、罢免国 关) 家领导人;
起诉审查: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 组织或公民个人在自己的宪法权利受到侵 犯或可能受到侵犯时,依法诉请宪法实施 保障机关对特定法律或行为的合宪性进行 审查。 起诉审查必须以存在接受宪法控诉 的机关和宪法诉讼制度为前提。(如德国) 提请审查: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国 家领导人依法将有异议的法律性文件或行 为,提请该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关进行合 宪性审查。(如葡萄牙)
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周叶中主编)
(审查机关、审查方式与程序、审查对象、审查结论?)
概念二
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 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判断 并做出处理的制度。(胡锦光、韩大元主编,法律出版社
出版,2007年版)
概念三 违宪审查是指拥有司宪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 程序,审查和裁决一切法律、法规、命令和处分是 否符合宪法,并对违宪行为予以制裁的制度。
4、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因违宪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是政治上、领导上的责任) 违宪责任的形式: (1)弹劾 (2)罢免 (3)撤销 (4)宣告无效 (5)拒绝适用 (6)取缔政治组织
(二)违宪审查的概念与特征
1、违宪审查的概念(P387) 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
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
“委任状一经总统签署,任命即为作 出;一经国务卿加盖台众国国玺,委任状 即为完成。既然马伯里先生的委任状已由 总统签署,并且由国务卿加盖了国玺,那 么,他就己经被任命了;因为创设该职位 的法律赋予该官员任职5年,不受行政机 关干预的权利,所以,这项任命是不可撤 销的,而且赋予该官员各项法律上的权利, 这些权利受他的国家的法律的保护。因此, 在本法院看来,扣留委任状的行为不是法 律所授权的行为,而恰恰是对法律赋予的 权利的侵犯。”
(三)违宪审查的模式(体制) (四)ti
三、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一)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特点 (四)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在国家现实生活中的贯 彻落实,是使宪法规范内容转化为具体社会关 系中的人的行为。 宪法实施的主体广义上极其广泛,包括国 家机关、政党、社团、企事业组织和公民。 狭义上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以做出宪法行 为(即依据宪法做出的立法行为和具体行为 )的方式得以实现。
第一,原告所申请的强制执行令的性质 第二,法院的权力 宪法第3条第2款: “在一切有关大使、 公使、领事以及州为一方当事人的案件, 最高法院有初审管辖权;在上述所有其他 案件中,最高法院有关于法律和事实的上 诉管辖权。”
“根据合众国宪法,总统被授予某些重 要的政治权力,在行使其权力时,他运用其 自由裁量权,并且仅仅以其政治品质对他的 国家负责,并对他个人的良心负责。为有助 于总统履行这些职责,总统被授权任命特定 官员,这些官员根据总统的授权行事,并执 行总统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的行 为就是总统的行为,无论对于运用行政裁量 权的行为方式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仍然不存 在并且不能存在控制裁量权的权力。……作 为官员,其行为从来不能被法院审查。”
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英美法系国家)
(二)专门机关监督制 1、宪法法院(奥地利、德国、俄罗斯、韩国) 2、宪法委员会 (三)立法机关监督制(或代议机关监督制) 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审查宪法行为 是否违宪。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
事前审查的概念:(P352—353) 事前(先)审查(预防性审查):是指在法律、 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生效之前,依照法定程序对 其是否合宪进行的审查。
1800年美国总统大选,联邦党人约翰•亚当 斯总统落选,民主党人托马斯•杰佛逊获胜当选。 交权前的亚当斯采取紧急措施:任命其国务卿 马歇尔为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1801.3.3日, 任命42名联邦党人为法官或治安法官(午夜法 官)。 匆忙中17名治安法官的委任状未能发出, 1801年3月4日新总统杰佛逊就职,命令其国务卿 麦迪逊扣发剩余的委任状。 马伯里被任命为治安法官,却未拿到委任状。 他依据1789年《司法条例》第13条诉至联邦最高 法院,请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利。
确认违宪行为 无效等
违法
法 律
国家机关、 法院 企事业组 织、社会 团体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3.违宪的分类
违宪的类型主要有: (1)立法违宪
(2)具体行为违宪
布什诉戈尔案
2000年布什诉戈尔案,美国联邦最高 法院裁决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下令人工重 新计票的判决违反宪法第14条修正案“平 等保护”条款。 美国总统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 举产生.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获得全 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 中的270票即可当选。
“公民自由权的真正实质当然包含一 切人在受到侵害时有要求法律保护的权利。 政府的首要责任之一就是提供这种保护。 合众国政府被宣称为法治政府,而非人治 政府。如果它的法律对于侵犯所赋予的法 律权利不提供救济,它当然就不值得这个 高尚的称号。” “本院认为:马伯里有权利得到任命 状,拒发任命状侵犯了他的权利,他的国 家的法律应当对他提供救济。”
事后审查的优点:有利于保障立法和行政的效率 事后审查的缺点:不利于预防和减少违宪事件发生
附带审查(又称具体审查、个案审查): 是指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过程中,就涉及 拟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 宪,而进行的审查。
(1)特定的诉案是附带审查的前提 (2) 附带审查的对象是与诉讼有关的法律、 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3)是采用司法机关审查制国家违宪审查审查 的唯一方式。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
1.司法机关审查制 (1)含义(P389)
司法机关审查制普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对 该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进行审查、裁决的违宪审查模式。
(2)起源(P349)
美国首创。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实行。
(3)审查方式 (4)审查程序 (5)审查对象 (6)违宪处理
美国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立法机关的权力是限定的和有限 制的,并且这些限制不得被误解或忘却。 宪法是成文的。” “当然,所有那些制定成文宪法的 人们都是想要制定国家的根本的和最高 的法律。因此,一切这种政府的理论必 定是:与宪法相抵触的立法机关法案是 无效的。”
“应该强调的是,确定法律是什么是司 法部门的权限和职责。那些把规则适用于具 体案件的人们,必定有必要对规则进行阐释 和解释。假如两个法律相互冲突,法院必须 决定哪一个适用。所以,假如法律与宪法相 抵触,假如法律和宪法都适用某一具体案件, 那么,法院要么无视宪法,适用该法;要么 无视该法,适用宪法。法院必须决定这些相 互冲突的规则中哪一个管辖该案。这就是司 法职责的本质。”
戈尔一方律师作为原告在佛州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要求法院判决对佛州某些县的选票进行重新统计, 法院于11月21日裁定允许该州三个县以什一方律师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要 求推翻佛州最高法院的上述判决。 12月4日,联邦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一致作出裁定, 认为佛州最高法院允许人工计票的判决缺乏充分理 由,将案件退回佛州最高法院重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