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促进班级管理
不要让孩子在保护伞下"生活和学习".那样的话,他们只能"坐井观天".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共存",那时,他们会拥有一片湛蓝的天空.当今社会,许多独身子女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保护下,从小养成了独断,任性的脾气.概括起来说,就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和同别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可是,面对复杂,多变,多元,互赖的社会,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会如何竞争,更应当掌握如何合作,因为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实效,防止因为单纯的竞争出现"班级犹如一盘散沙"的现象,需要学生的合作.班集体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除了能给他们带来知识,更能让他们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根据对他们的了解,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爱好特长等,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并让他们自己设想一个小组名称,瞧,火箭组合,旋风队,梦之队,无敌队,流星,漫游者队,一个个时尚的名字,从他们的队名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喜好,他们的美好愿望……在教室两侧,后方的空地开辟了小组合作的表格,小组的考核根据学习成绩,纪律,卫生几大块,每一小组都能及时了解自己小组的表现情况,依据小组整体的表现对小组加五角星,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次大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组长,学期结束将其成绩计入评优活动中.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小组合作正式运行起来了.不久,班级中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每一小组学习劲头非常高,学习氛围也非常不错,在学习中,当某个小组的同学发现某个同学拖了全组的后腿时,他们不再是弃之不顾,为了全组的荣誉,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同学,以求共同提高,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小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课堂
上,为了给小组争光,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互补中发挥各自的最高水平,和谐轻松的气氛让他们自由放飞灵动的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瞧,成语大赛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纪律方面,为了小组的荣誉,他们约束了自己不良行为,如上课聊天,做小动作等等,他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在卫生方面,原本对我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也不存在了,各小组为了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轮到值日的小组,他们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打扫好教室的卫生,而每一小组也能保持自己小组内的卫生情况,不再出现乱丢乱扔现象.小组合作不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而是贯穿与班级管理,贯穿与班集体建设中,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小组合作也不仅仅是学习上或是纪律上,能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认识,相互融合,他们都能客观地认识彼此的优缺点,他们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当然也有过争吵,他们中也有他们每一小组独特的故事.让我们来听一听吧!(附文章)曾经我总是强调每个人在班级中所起的作用,尽管我反复强调,但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执行,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只要班级一些好的学生能起到作用就行了,与自己关系不大,即使自己起到了作用,老师还不一定能看到,因而积极性不是太高.现在通过小组合作,把范围进一步缩小,缩小到了只有五个人的一个小组,那么每个人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这一个小组,只要有一,两个没起到作用,就显然拖了整个小组的后腿,就会使小组的积分靠后,这样就促使了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努力,为本组争光添彩.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团体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群体的力量,在为小组共同目标努力的同时,也在为班级共同目标努力,齐心协力完成共同的任务与目标,既有较强的凝聚力,也有较强的战斗力,促进集体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在班级中的实施对我
来说还是一个开始,还是一个起点,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还需要不断地去发展,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不断地去充实与完善它!我们小组我们组有四男一女,今天我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首先介绍胡思涛,他是个十分幽默的人.你看,刚才徐淑媛在文章中提到我们不借东西给她,胡思涛立刻反驳:"你不是也不借东西给我们吗跟你在一起,我们四个男人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第二个介绍的是何佳雨.他为人诚实,只要是他做的事,无论好坏,他都会承认.有一次下课,我的笔无缘无故撒了一地,我就问:"谁干的"要是别人可能不会说(当时没人看到),但何佳雨却红着脸说:"是我不小心撞到的,对不起."第三个介绍的是顾建男.我特别佩服他,也十分羡慕他,因为他是从三年级跳级到我们班的.虽然比我们少读一年书,但他的成绩却很好,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你就很难让他改变.最后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组唯一的女生
——徐淑媛.因为她大伯伯是市长,所以她常常用这个来压我们,但我们不怕.除了这个,她还有两大绝招——哭,告状.可以说我们组每个人都把她弄哭过,不,是她故意挤出眼泪来的.因为她是女生,又是全班最小的同学,我们都很让着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组才有了乐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