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绿色合成技术案例
聚物。采用微波加热,3min后,分散相温度可达120 ℃,而TiO2仅有50 ℃ ,提供了热源,以避免了纳米粒 子的长大。
7.2 超声化学
声波与化学相互交叉渗透;
主要利用超声波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化学产率、 改变反应历程、改善反应条件以及引发新的化学 反应等; 超声化学主要源于声空化——液体中空腔的形成
应。有机物的有些烷基化相转移反应甚至可以在干态下 进行,反应速率可提高约 200倍。
丁子香酚的异构化
烷基化
(3)“干媒介”反应
干媒介反应是有机反应物被吸收在酸性或碱性支撑物(氧化 铝,硅土,蒙脱土,沸石等)上,进行微波辐射。
(4)高温水相反应
因为水的介电常数较小,在高温下的行为有些像有机溶剂,可以 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是在环境温度下只能极少溶解,利用这一特性, 采用微波可进行一些高温的合成反应。
成、消除、取代、自由基、立体选择性、成环、环反转、
酯交换、酯胺化、催化氢化、脱羧、糖类化合物、有机金 属、放射性药剂等反应。
(1)纯反应物的反应 在无溶液条件下,通过微波照射,纯反应物的酰
胺化反应可以进行,可以有效解决溶剂的挥发、易燃
易爆、污染环境等问题。
(2)相转移催化反应 固液相无溶剂相转移催化反应是一种特殊的阴离子反
第七章 绿色合成技术
目 录
7.1 7.2 7.3 7.4 微波化学 超生化学 电化学合成技术 光化学合成技术
7.1 微波化学
研究微波与化学反应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微波化学,近 年来发展很快。
微波化学在相关产业中的应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
少污染、改良产物特性,因此被誉为“绿色化学”, 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5)在酸碱水溶液中的反应 用微波炉进行酯化反应,与传统回流方法相比,速率 一般可提高1.3—180倍,而且反应速率的提高与所用的 溶剂的沸点有关。醇的沸点越高,则提高的倍数越小。
(6)超导陶瓷的合成 超导材料YBa2Cu3O7-x用常规加热合成方法制备需 要24h.若采用微波合成,CuO、Y2O3和Ba2(NO)3按一 定的化学计量比混合,置入经过改装的微波炉内,
a)
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的比较
传统加热:由外部热源通过热辐射由表及里的传导时加热。 能量利用率低,温度分布不均匀。 微波加热:通过电介质分子将吸收的电磁能转变为热能的 一种加热方式,属于体加热方式,温度升高快,并且里外 温度相同。 与传统加热相比, 微波加热的优点: a)微波能量可远距离输入,而不用能量源与化学品相 接触; b) 能量的输入可快速地开始或停止; c) 加热速率高于传统加热方式
7.1.1 微波作用机理
什么是微波 ?
微波是频率范围在300MHz到300GHz的超高频电磁波,其真空中波长从 1m到0.1mm。它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
医用及家用等民用微波频率一般 为900(+/-15)MHz和2450 (+/-50)MHz
微波的重要特点
a)似光性。微波波长非常小,当微波照射到某些物体上时, 将产生显著地反射和折射,就和光线的反、折射一样 b)穿透性。微波照射于介质物体时,能够深入该物体内部的 特性称为穿透性;
500W辐射5min,放出NO气体。物料经重新研磨,
130~500W微波辐射15min,再研磨,辐射25min。 (7)沸石的合成 微波合成的选择性优于常规方式,采用微波加热诱 导期极短,甚至没有3)无机纳米粒子的改进
纳米无机颗粒表面活性强,容易形成尺寸较大的团
微波改变化学反应的作用机理 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认为微波诱导有机合成反应速率 或产率的提高在于微波的致热作用和 过热作用,即微波热效应;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微波作用下存在 着其独特的非致热效应----微波非热效 应。
7.1.2 微波在化学中的应用
由于微波作用下有机反应的速率可比传统加热方法快几
来的密度,而在负压相位时,介质的密度则减小
。连续的压缩层和稀疏层交替形成的弹性波和生
源振荡的方向一致,是一种弹性纵波。
空化作用
在液体内施加超声场,当超声强度足够大时,会
c)信息性。微波波段的信息容量非常巨大,即使是很小的相
对带宽,其可用的频带也是很宽的,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 d)非电离性。微波的量子能量不够大,因而不会改变物质分
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其分子的化学键,所以微波和物体之间的
作用是非电离的。
1947年,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微波炉研制成功
微波加热的特点
快速加热。微波能以光速 (3×109m/s) 在物体中传播,瞬间(约109秒以 内)就能把微波能转换为物质的热能,并将热能渗透到被加热物质中,无需 热传导过程。 b) 快速响应能力。能快速启动、停止及调整输出功率,操作简单。 c) 加热均匀。里外同时加热。 d) 选择性加热。介质损耗大的,加热后温度高,反之亦然。 e) 加热效率高。由于被加热物自身发热,加热没有热传导过程,因此周围 的空气及加热箱没有热损耗。 f) 加热渗透力强。透热深度和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可达几厘米到十几厘 米,而传统加热为表面加热,渗透深度仅为微米数量级。 g) 安全无害。由于微波能是控制在金属制成的加热室内和波导管中工作, 所以微波泄漏极少,没有放射线危害及有害气体排放,不产生余热和粉尘污 染,既不污染食物,也不污染环境。
倍至几千倍,且具有操作方便、产率高、产品易纯化等特点,
所以微波有机合成发展非常迅速。至今研究过的有机合成 反应有酯化、Diels2Alder、重排、Knoevenagel、 Perkin、苯偶姻缩合、Reformatsky、Deckman、缩醛 (酮)、Witting、羟醛缩合、开环、烷基化、水解、烯烃加
、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以及印发的一些列物
理和化学变化。
超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
频率高、波长短,具有一般声波不具有的特性;
优点: 能流密度大 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
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付亚强
的交变周期,能产生一种疏密波形。在正压相位 时,超声波对介质分子挤压,增大了液体介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