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计划方案

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计划方案

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常规教学管理,规教师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实现教学工作的全程评价,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现公布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对教学工作的过程性检查,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以量化的方式全方位的展现教师各项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检查围及容检查教师教学工作的:1、教学设计或教案 2、10名学生(临界生)作业批改情况3、听课记录4、业务学习记录本等四项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

三、检查容权重及赋级原则1、级别设置每位教师的常规检查总等级设A级、B级、C级三个等级,年总评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检查容的四项也分设A级、B级、C级三个等级。

每次检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A,且无C的总等级定为A级;低于两B无A,还挂C的一律定为C级2、各项赋级原则2.1教学设计或教案A级:项目环节齐全,科学实用,书写认真,理念新,有特色。

教案(教学设计)数量达到要求。

每周不少于单班课时的70%。

B级:书写较认真,教案各环节齐全,教案(教学设计)数量每周不少于单班课时的50%。

C级:书写不认真,容简单,教案(教学设计)数量每周低于单班课时的40%。

2.2.作业批改A级:作业布置精当,适量。

批改及时,有鼓励性批语。

数量达到标准。

B级:作业布置精当,适量,批改及时,可有鼓励性批语。

数量达到标准。

C级:批改作业不及时,无批改,批改次数过少.2.3、听课记录听课记录检查以次数为准。

教师每周听课以各班学习委员登记和校本活动记录为依据。

A级:达到或超过基数B级:不少于基数的70%C级:低于基数的40%2.4 业务学习使用业务学习专用笔记本,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笔记容与教育教学有密切关系,能坚持学习。

A级:使用业务学习专用笔记本,每周1次,每次学习有时间、地点、说明等,容详实。

B级:使用业务学习专用笔记本,每两周1次,容较详实。

C级:无业务学习专用笔记本或学习次数过少,没有实质容。

说明:分项赋级,A级不超过30%,C级不少于20%三、常规检查组织与操作1、成立检查小组。

常规检查以王志金校长为组长,由教务处许主任牵头组织,组织有关教研组长、老师进行。

共分七个小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史、地)一组,每组确保两人同时检查,检查结束时要上交评级统计表及优缺点情况统计表,以保证检查的实效性,同时为今后的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2、检查时间与地点每学期检查两次。

第一次:期中后第一周的周三下午2:00---4:00;第二次: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周三下午2:00---4:00地点:二楼小会议室3、检查程序上交材料(前一周教务处发通知)——通知检查人员(教务处通知个人)——组织检查(统计并出结果与情况统计表)——结果公布(周以检查组为单位,分发个人)4、检查结果及公布单项检查数据随时公布,同时尽量附说明。

整体检查结果每学期公布一次。

年终检查结果将作为个人年终考核“常规检查”项的重要依据。

说明:年终检查结果赋级,A级不超过30%,C级不少于10%。

篇二:中学教学常规检查方案(995字)为了贯彻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

同时,为实事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作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教师教学行为;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教师的工作积分量化提供依据。

三、检查小组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教导处、教研组等有关人员组成。

具体人员如下:组长:王立文副组长:王世文兴友成员:周继忠道华袁家新安武何维材敏四、检查小组的职责和分工1、工作职责:检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交换和通报。

2、分工情况:常规工作检查分工,检查人员原则上按照熟悉学科进行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五、检查容教学常规检查的容包括备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及记载、学困生辅导、质量检测、教研活动等。

六、检查原则检查过程坚持实事、公平、公正的原则。

七、检查要求1、备课:要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思维发展目标,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学习水平,与教学同步,课后要写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不能过于简单)2、作业批改:要求教师全批全改,要求学生要有纠错,批改后有错的必须要求学生纠错。

确实达到查缺补漏之目的。

3、辅导:教师主动解决学生存在个性或共性问题,并通过面批等方式提高辅导效率。

4、考试:考前各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复习教学,做好考试动员工作,考后教师及学生都要进行深入的考试分析,写出质量分析报告,总结得与失、成与败,充分发挥考试加油站、检测站的作用。

5、教研:一学期不少于8节次并有评价记录。

八、检查形式教学常规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不定项目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每学期不少于三次)2、不定期专项督查:学校领导及各年级负责人随堂听课的时候,对上课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

每次公布教师常规查检结果,学期末,将对各位教师的各次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计算(求平均值),作为教师本学期的常规工作成绩。

同时,将此成绩按照教师学期工作积分考评办法记入总积分。

篇三:初中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1461字)一、指导思想为落实教育局提出的“规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

同时,为实事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作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特制定本方案。

二、检查小组职责:检查组要做好检查情况记录,肯定长处,找出不足,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检查对象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检查要求1、备课:教学前要拟订教学计划,要有对教材体系和容的简要分析,对所任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备课过程中要写好课题;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时数;教学容的难点重点;教学过程、步骤;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后小结;教学反思(10年教龄的教师教学反思要超过三分之二)2、上课:教学目的要求要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要漫无边际,东拉西扯。

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

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学困生,力求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件不能采用“放电影”,要有自己的原创,要符合自己的教学情况。

3、作业批改:要求教师做到“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力争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

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订正,日期明确,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

不得出现只写一个“查、阅”等不负责任的现象,作业错误要指出,批语要多鼓励学生,多教方法给学生并启发学生自行改正,杜绝知识性错误。

教务处每月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抽查,每学期不定期抽查若干次。

学校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4、辅导:培优补差除有全面铺开整体发展外,更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每位教师每天至少面批一人次……一个月辅导记录不少于4次。

5、检测:加强考试管理。

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或者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杜绝随意性的考试。

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

考后教师及学生都要进行深入的考试分析,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及时总结得失、成败。

6、教研:教研组活动每月一次,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

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容,解决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年教龄的教师和教研组长,全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一般教师听课总数不少于10节,学校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三年教龄教师每学期必须开一节汇报课和一节公开课,32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一堂研讨课。

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堂示课或观摩课。

教务部门还将举行各种类型的比赛。

四、检查形式1、教学常规检查采用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跟踪检查等形式,通过听(听课)、查(查阅备课本)、谈(师生座谈)、问(问卷调查)、评(学生测评)等途径。

(每月的10日左右进行检查)2、教学常规检查实行学校常规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日常检查以备课组自查为主,每周一查。

学校检查由教务处组织实施,每学期将组织二次以上的教学常规检查。

3、教学常规检查由学校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并通过行政随堂听课,随机调研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学五认真”情况考核,并对每个老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篇四:中学教学常规检查方案(1822字)一、指导思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教师教学行为;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教师的工作业绩提供依据。

三、检查小组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学校行政领导以及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

按照年级分为三个大组。

检查组组长:朱宏根1、初一年级组:组长:静艳成员:善灵、静艳、韦法初、宏志、傅明亚、永锋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学生对教师评议地点:教师办公室2、初二年级组:组长:俞信祥成员:俞信祥、赖玺艳、严素娥、贺艳、黄桂青、严增良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学生对教师评议地点:教师办公室3、初三年级组:组长:立宏成员:立宏、文、丽华、胡霄、周颖波、阿萍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学生对教师评议地点:教师办公室四、检查时间11月15日---19日。

五、检查对象:全体任课教师。

六、检查小组的职责和分工1、工作职责:检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对应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和通报。

2、分工情况:常规工作检查分工,按照年级组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原则上按照熟悉学科进行,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3、组长负责召集成员,安排具体时间,准备好记录打分表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