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弧圈球之技术

弧圈球之技术

怎样拉弧圈球之快速入门很多打球少的朋友每每看到别人拉弧圈球就很羡慕,希望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能拉上两板过一下瘾,但是苦于找不到很快掌握拉弧圈球的方法。

因此,我根据自己练球和指导一些初学者的经验,在这里给初学者介绍一些弧圈球快速入门的办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拉弧圈球的原理就是摩擦:这是首先要了解的,必须把摩擦和撞击分开,攻球是对乒乓球的撞击,而拉球是对球的摩擦,敢于压拍,就是前倾球拍击球才能拉球。

有很多人不敢压拍,怕把球打下网,这是不正确的,不敢压拍而想制造足够的摩擦的后果就是发力方向偏上,而向前的力量比较少,弧圈球的前冲力小。

当然,球拍也不要完全水平起来去摩擦,那样也容易漏球,或者打到拍边上。

2,先学着挂球:这种挂球是指不要收小臂,先用腰部转动带动手腕把球挂起来,就是把球摩擦着回击到对方桌面,你会通过这种方式体会摩擦,做出真正拉球的铺垫。

这一步骤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希望您多加体会挂球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您拉球的良好开端呢。

3,转动身体收臂拉球:等到能挂住球了,就可以增大幅度,转动身体,利用重心转移,把手臂包括大臂和小臂展开,在来球到达身前的时候迅速蹬地转腰收臂快速摩擦球,发力方向尽量向前,至少是百分之七十的摩擦才能制造足够的旋转。

总结:明白原理,学会挂球,快速摩擦,拉弧圈球就是如此简单易学,快快来练练看吧。

祝您早日练成弧圈球。

正手弧圈球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有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常常抱怨为什么拉不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或是拉弧圈球时老是漏球,殊不知他们在拉球时的动作或多或少的存在很多错误,建议有条件的乒乓球爱好者可以随身携带着录像机,把自己拉球时的动作录制下来,对照一下是否犯了以下几种常犯的错误。

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错误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

纠正方法: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练习引拍动作。

错误2:击球前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

纠正方法:在实践中,练习引拍时,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以右手为例,达到最大引拍位置时停住,重心应在右脚并且站立比较稳。

错误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

纠正方法: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错误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

纠正方法: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错误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

纠正方法: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以上为常见的几种正手弧圈球中的错误,希望乒乓球爱好者对照一下自己的技术动作,看看有没有以上的几种错误,以便及时纠正。

乒乓球中的几种弧圈球技术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其中根据乒乓球拍类型以及技术动作运用的不同,又分为正手加转弧圈球、正手前冲弧圈球、直拍正胶正手弧圈球、正手侧旋弧圈球、不转弧圈球、横拍反手弧圈球以及直拍反手弧圈球等。

以右手持拍为例。

1,正手加转弧圈球: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

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

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2,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

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

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

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

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4,正手侧旋弧圈球: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

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

5,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顾,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6,横拍反手弧圈球: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

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

7,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到限制,所以难以拉出像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的不足,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

此项技术对于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

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

击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拍形前倾。

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向右前上方转动,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后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击球后,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以上为直拍选手和横拍选手经常运用的几种弧圈球,希望大家可以对照文字空手练习一下基本动作,然后到实战中实际运用一下。

乒乓球弧圈球技术中的步伐在与很多球友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在练习的时候弧圈球的质量很高,但是一到比赛就拉不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自己经过总结发现这些朋友的主要问题在于步伐问题。

首先我们温习一下拉定点弧圈球的要点,若想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正确的扭腰和小臂的发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拉弧圈球时一定要将重心下移,腿蹬地,扭腰,然后用腰带动小臂进行发力,拉完弧圈球后迅速回复等待下一板弧圈球。

简而言之就是:蹬地、扭腰、挥拍、收小臂。

上面几个步骤一定要按照顺序做完整,如果是顺序颠倒则很难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

在练习中,球的落点一般都是固定的,采用上面的方法便会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但在比赛中对方的回球落点一般没有规律,这时便要学会移动中进行拉弧圈球。

弧圈球的基本动作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仍然想拉出练习时的高质量弧圈球,就必须通过灵活的步伐进行位置的调整,调整的方法一般是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对球的预判能力以及平时步伐的练习。

在乒乓球步伐中包括六种步伐单步、跨步、并步、跳步、交叉步、小碎步。

具体步伐细节请参考我在前面给大家总结的如何认识乒乓球基本步法技术这篇文章,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我在阿邦网的乒乓球专栏。

乒乓球实战中弧圈球步伐练习中注意事项:1,预判性: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而对于高速的乒乓球运动而言,在比赛中更注重于对于球的预判。

在乒乓球比赛中,一定要培养乒乓球路线判断的好习惯,当判断完毕根据自己所在位置与球的落点,采用适合的步伐到达适合的击球位置。

2,稳定性:在武术中下盘功夫一定要稳,乒乓球运动也是如此,即便有凌波微步的步伐,如果在击球时双脚无法扎稳,回球的质量也不会很高。

当采用预判并采用合适步伐到达合适击球位置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稳定,尽量在击球的瞬间不要使身体有重心左右的移动。

3,重心的顺势移动:当根据来球调整好身体的重心位置后,然后按照蹬腿扭腰收小臂的发力机制予以回球,此时重心也会顺势前移。

在击球过程中一定要感觉腿使得上劲,如果感觉腿使不上力,无法给腰一个良好的支撑,速度再快也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回球。

总之,步伐在乒乓球实战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基本功,但这项基本功对于提高乒乓球实战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所以希望广大乒乓球迷朋友能够多加练习。

打弧圈球时发力的五个重要环节很多业余乒乓球球迷朋友都很关心拉弧圈球的发力问题,总想有所提高。

但是很多朋友也存在一个误区:总想着一板就能把对方冲死,但越是使蛮力失误率就越高,或者偶尔能打出几个非常暴力的球来,但整体来讲技术还是退步了。

在此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拉弧圈球时的几个发力问题。

拉弧圈球发力时应注意的几点:1.蹬地很多球友在拉球过程中蹬地动作很别扭,有些蹬地时右脚脚跟都不抬起来,一味的想着右脚蹬地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蹬地的目的。

蹬地的目的主要是将你的重心进行移动,一般而言右脚蹬地后重心会转移到支撑脚左脚上,重心也会随之往前方和左侧移动。

2.扭腰大概是现在生活都富裕了,业余选手中很多都肚大腰圆,都看不到腰了,但如果想拉出质量高的弧圈球必须借用腰的力量,或许练乒乓球真有瘦身瘦腰的效果呢。

在扭腰这一环节中一定不要单纯的去扭腰,万一动作大了闪到腰就不好办了,此时必须借用蹬地力量顺势去扭动腰部。

3.摆臂这里我们指的是大臂,摆臂的幅度根据你的引拍位置而不同,对于引拍比较靠后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挥大臂的幅度要比引拍靠前的要大一些。

无论是摆动幅度多大,大臂挥动的方向一般是朝前上方的固定角度挥动,一般挥至平行于身体外侧即可,在挥动的时候一定不要抬胳膊肘,否则会使动作变形造成拉球下网的结果。

4.收小臂当大臂挥至平行于身体外侧时,小臂迅速往前方收紧,但收小臂的时候不能太紧,应该是顺着蹬地扭腰摆大臂的惯性去收小臂。

收小臂的停止位置大概位于身体正前方,高度一般与眼睛齐平,切忌不要挥过头,因为拉完一板弧圈球后应该迅速恢复动作,继续下一板弧圈球的动作。

5.手腕内收这项技术对于选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般业余选手通过上面的四个步骤就可以拉出较高的弧圈球了,但一般拉出来的球弧线都比较长,如果想让拉出来的弧圈球较短就必须加上手腕的力量,大家可以参考德国选手波尔的正手弧圈球动作。

上面的五个动作并不是孤立的动作,我们如果能将上面的几个步骤按照顺序做完整,就可以解决拉弧圈球时的发力问题,平时大家可以多做做空手运动,体会发力的感觉。

如何做好拉弧圈球的协调发力弧圈球已经成为现代乒乓球运动中的最主流进攻技术,随着其旋转和速度的不断融合发展,已成为几乎所有打法运动员所必须掌握的技术。

即使作为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拉弧圈球也成为一种比较稳妥和积极的处理接发球和下旋球的技术,随着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很多初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一重要性,有很多球友进入了弧圈热爱者的行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