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练习答案简答和论述模拟一填空:1、总贸易、专门贸易2、差异性、同一性3、FDI对外直接投资、FRI对外间接投资4、本币外汇倾销、外币、大于物价、对等5、序言、正文7、最惠国待遇判断:1、A2、B3、B4、B5、A6、A7、B8、A9、A10、B选择:1、ABD2、ABC3、A4、A5、D6、B7、AB8、D9、D10、ABC11、BC12、AC13、C14、AC15、C名词解释1. 贸易条件:某一年份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表明一国贸易状况。
2. 独占许可证协议:即在规定的区域内,接受方在协议有效期内对许可证协议项下的技术享有权; 所有者不得利用该技术生产和销售商品,也不能把同样技术授与该地区内的任何第三方。
3.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
它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它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取代。
其结果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利润;同时,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减少,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会使贸易量增加。
贸易创造效果使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4. 选择性保障条款:(Selective Safeguards Clause)是指缔约国的某种出口产品数量剧增,对另一缔约国生产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时,如经磋商未能达成协议,受损害的一方可单独对这种产品实行进口数量限制。
5.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因此,它是关税与配额相结合的一种限制性措施。
6. 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进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7.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对方。
8. 共同市场:就是除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共同市场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移动。
简答题1.“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三年至五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出口国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不准出口。
在形式上它与绝对进口配额制略有不同:绝对进口配额制是由进口国家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而“自动”出口限额是由出口国家直接控制这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
但是,就进口国家来说,二者都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
2. E =(T-P·t)/(1-P)·100%=(50%-50%·10%)/(1-50%)·100 %=(0.5-0.05)/0.5=(0.45/0.5)·100%=90%3. △Y=k·(△I+△X-△M)k = C/(1-C)=1/(1-40%)△Y =1/(1-0.4)×(50+200-100)=(1/0.6)×150291=5/3×150=250亿(美元)六、论述题(要点)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及原因:(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世界农业、矿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
②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品大大增加。
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业工业化,使粮食自给率提高。
④合成代用品大量出现。
⑤原料使用率的提高,废料回收与利用能力的加强。
⑥初级产品价格偏低。
(2)燃料在初级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
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需要以及1973年以后油价的急剧提高。
(3)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在各大类商品中增长最快,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新机械产品的大量出现;居民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急剧增加。
(4)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二次战后,由于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间流动的加快,使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国际化和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的过程,它导致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2.论述战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原因(1)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和服务业部门,且保护程度不断提高。
②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各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兴起。
③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充实和调整原有内容其二,把外贸政策法律化,④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2)新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原因:①8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失业率一直较高。
②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美国贸易逆差急剧上升,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③国际货币关系的失调。
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贸易保护压力。
④政治上的需要。
高失业率⑤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也更敏感。
模拟二:填空:1、商品、服务2、FOB、CIF、小3、偶尔性、间歇性、掠夺性4、1995、WTO5、商标、专有技术6、投资乘数理论7、生产力、生产关系8、国际价值判断:1、B2、B3、B4、B5、A6、B7、A8、A9、A10、B选择题:1、ACD2、AB3、BCD4、ABD5、B6、BC7、AB8、A9、AB10、AD11、A12、ABC13、B14、A15、A名词解释1. 所谓“启动价格制”:(Trigger Price Mechanism),也是一种进口最低限价制,这种价格以当时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生产成本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最低限价为启动价格,2. 普遍优惠制:(GSP),简称普惠制。
该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3. 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4. 复式税则:又称多栏税则,这种税则,在一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
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税则。
5.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场所。
商品交易所与普通市场不同,其经营活动根据交易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
商品交易所一般有以下特点: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与地点进行;②必须在交易所内直接进行交易;③通常是根据商品的品级标准或样品进行交易。
成交后,无需交割实物,卖方只是把代表商品所有权的证件转让给买方。
6. 成本性外汇管制:即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8. 贸易转移效果是指: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的效果。
简答题(要点)1.跨国公司的基本特点(1)它们都是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它们是国际化的垄断实体,它们的目标是垄断世界市场。
(2)它们实行全球战略,有全球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跨国经营的基本内容是商品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
(3)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即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配合协作,从而形成整体。
2. 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的异同点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
缔结关税同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以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所谓共同市场,就是除共同市场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共同市场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可自由移动。
区别:共同市场不仅实现关税同盟的一体化内容,还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自由移动。
3. 计算1993年PX =90,P M =120,Q X =140,I =(PX/P M )×Q X=(90/120)×140=105>100说明该国收入贸易条件好转。
论述题(要点)1. 论述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1)世界市场上国家类型的多样化。
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与社会主义国家。
(2)当代世界市场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为基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其次,燃料在初级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
第三,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在各大类商品中增长最快,第四,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4)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5)竞争手段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6)世界市场中的“自由市场”缩小,“封闭市场”扩大。
2.论述战后国际资本移动的特点及原因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对外直接投资占主要地位,且发展迅速。
②国际资本移动中的主体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发展不平衡。
③国际资本移动的国别地区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双向对流型资本移动占据主导地位。
④国际资本移动的部门结构有了重大变化。
由传统部门转向新兴工业部门。
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资本移动的发展。
⑥国家垄断资本在国际资本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战后国际资本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是:①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加强。
②科学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国际资本移动。
③市场争夺的激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④国家资本输出促进了私人资本输出。
⑤跨国银行和一些区域性金融投资机构兴起,促使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为资本在各国的移动提供了便利。
模拟三:填空:1、商品、服务2、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3、自由莫阿姨、关税同盟、共同市场4、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5、专利、商标、专有技术6、外汇倾销判断1、B2、A3、B4、B5、A6、A7、A8、B9、A10、A11、A12、A13、A14、B15、A选择:1、C2、B3、AB4、AC5、ABD6、ABCD7、A8、A9、D10、ABD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之间所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2. 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业和国内市场。
3. 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