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研究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发现,以菜豆作为寄主时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的卵也具有一定的捕食现象,但是捕食量明显小于国外学者以棉花为寄主时测得的捕食量,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卵的这种微小捕食量对西花蓟马的发育和繁殖有什么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斑叶螨卵能够为西花蓟马提供更多的营养,可能会缩短发育历期,提高繁殖能力,这一现象使得在两者种间关系中西花蓟马受益;但是二斑叶螨的丝网对西花蓟马的取食、产卵、行走等行为所产生的阻碍作用也是影响两者种间关系的重要因素(Pallini et al,1998),在两种害虫的种间关系里这种利弊得失的大小对各自种群增长的至关重要。
本实验通过研究西花蓟马取食健康菜豆叶片、带卵菜豆叶片和带卵+丝网菜豆叶片发育历期及寿命,比较了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虫源:西花蓟马:采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平桥菜地豆科植物上,带回实验室后在人工气候室内用新鲜的四季豆豆荚饲养纯化多代后供试;二斑叶螨:采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平桥菜地菜豆植物上,经鉴定纯化后,接种于人工气候室内培养的菜豆植株上连续饲养多代。
供试植物:盆栽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苗,长出第一对真叶时待用。
1.2 试验仪器人工气候箱为RXZ系列多段可编程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江南仪器厂生产;亚都超声波加湿器(YC2D202型),北京亚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体视解剖镜(SMZ1682TL),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条件在上述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温度保持在25±1℃,RH70%,光照时间为14L:10D。
1.4 试验方法1.4.1准备三种不同处理的菜豆叶片A:净苗菜豆叶片,剪成近方形B:健康菜豆叶片+二斑叶螨的卵(将净苗菜豆叶片用手纸框根据叶片大小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框内挑上10头雌成螨产卵12h后将雌成螨挑走,保留叶片上二斑叶螨的卵(40~50粒),将二斑叶螨结的丝网用软毛笔扫走,沿着原来吸水框的位置将叶片剪成近方形),下同。
C:健康菜豆叶片+二斑叶螨的卵+二斑叶螨的丝网图3-1带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叶片的处理示意图Fig.3-1 The treat method of a bean leave with eggs and webbng of TSSM1.4.2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发育历期的观察和记录将三种处理叶片饲喂的西花蓟马雌雄成虫放在三种菜豆叶片的养虫盒内,任其产卵8h 后移去成虫,每日早、晚8:00在解剖镜下各观察一次,发现有若虫孵化出来时立即开始接虫实验。
将初孵若虫单头分别小心地接于10ml离心管中,以三种不同的菜豆叶片饲养,每种处理下供试虫为100头,每天更换一次新鲜食料,每日早、晚8:00各观察一次,记录各阶段发育和存活情况,直至羽化为成虫,若虫龄期的确定以发现虫蜕为准。
1.4.3西花蓟马寿命和繁殖情况受二斑叶螨卵和丝网的影响将1.4.2中饲喂处理羽化的西花蓟马成虫雌、雄配对,继续用相应处理菜豆叶片饲养,每天更换对应的菜豆叶片,直到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全部死亡。
并将取食产卵过的菜豆叶片继续在养虫室内保留5d至叶片组织内的西花蓟马卵全部孵化,以每天所产的1龄若虫数作为产卵量的估计,将三种情况中每天所产的一龄若虫转移到另外的养虫小室内分别养到成虫,分辨雌雄并进行计数,计算其子代性比。
1.4.4西花蓟马卵历期二斑叶螨卵和丝网的影响将取食三种处理菜豆叶片的西花蓟马雌成虫产卵后的叶片分别收集起来,将叶片的叶柄处包裹洗水棉保险放置在养虫室内,每日早、晚8:00在解剖镜下各观察一次,记录卵的孵化情况。
1.5 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繁殖特征生命表参数计算方法:净生殖率R0=∑LxMx;平均世代周期T=∑LxMxX/R0;内禀增长率r m=(ln R0)/T;周限增长率λ=e rm;种群加倍时间t=ln2/r m;其中x为按年划分的单位时间间距;Lx表示任一个体在x期间的存活率;Mx表示在X 期间平均每雌产雌数。
1.6 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发育历期的影响西花蓟马各虫态在三种菜豆叶片上的发育历期见表3-1,其中西花蓟马卵期、预蛹期和蛹期的长短均未因二斑叶螨卵和丝网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可见这三个龄期均不受二斑叶螨的影响;1龄若虫和2龄若虫均是由于二斑叶螨卵的存在而发育历期最短,对于1龄若虫来说,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的共同作用使发育历期最长,说明对于西花蓟马1龄若虫,二斑叶螨的丝网对蓟马取食活动产生的阻碍作用大于二斑叶螨卵产生的促进作用,造成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比在菜豆叶片上还长;对于西花蓟马2龄若虫,取食,菜豆叶片和二斑叶螨卵的处理下,其发育历期明显短于其他2中处理。
西花蓟马在健康菜豆叶片上的发育历期和在菜豆叶片+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处理下基本相同,说明二斑叶螨的卵促进作用和丝网的阻碍作用相互抵消,可推断在2龄若虫的发育阶段,取食二斑叶螨卵对发育产生的促进作用大于二斑叶螨丝网对取食造成的阻碍作用。
从整个未成熟期来看,以有二斑叶螨卵的菜豆叶片饲养西花蓟马时完成整个发育期所需的时间最短,并且与健康叶片饲养和有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叶片饲养的处理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取食二斑叶螨的卵缩短了西花蓟马的发育历期;以有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的菜豆叶片饲养,西花蓟马的未成熟期最长,但与健康菜豆叶片饲喂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发育产生的正负效应相抵。
表3-1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发育历期的影响(d)Table3-1 The influence of egg and webbing of Tetranychus urticae on the development periods of 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发育阶段Stage三种处理菜豆叶片健康菜豆叶片菜豆叶片+二斑叶螨卵菜豆叶片+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卵期Egg 3.03±0.02a 3.02±0.02a 3.03±0.02a1龄若虫期1th Instar 2.27±0.04b 2.07±0.03c 2.55±0.04a2龄若虫期2th Instar 2.93±0.06a 2.71±0.06b 2.91±0.05a 预蛹期Prepupa 1.07±0.02a 1.06±0.02a 1.04±0.02a 蛹期Pupa 2.43±0.03a 2.38±0.03a 2.45±0.03a未成熟期Immature 11.89±0.07a 11.35±0.09b 12.02±0.08a注:表中数字为平均值±标准误,后面的英文字母为Duncan氏新复极差测验法,同一行中凡小写字母不同则表示同一发育阶段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否则不显著。
2.2 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各龄期存活率的影响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各龄期存活率的影响见表3-2,由表可知,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卵和菜豆叶片组合时的成虫获得率最高,只取食菜豆叶片时次之,取食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共存的叶片时成虫获得率最低,说明在二斑叶螨的丝网显著地抑制了西花蓟马的存活。
在西花蓟马的各龄期中,均为二龄若虫的死亡率最高。
表3-2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的影响Table3-2 The affect of egg and webbing of Tetranychus urticae to the survival rates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处理Treatment存活率(%)Survival rates1龄若虫1th Instar2龄若虫2th Instar预蛹期Prepupa蛹期Pupa成虫获得率Adults obtain rate健康菜豆叶片Healthy bean leaves100.00 81.00 98.77 92.50 73.00 菜豆叶片+二斑叶螨卵Bean leaves with TSSM eggs98.00 85.71 95.24 95.00 76.00菜豆叶片+二斑叶螨卵和丝网Bean leaves with TSSM eggs and web93.00 80.65 90.67 94.12 63.002.3 西花蓟马的繁殖力从表3-3可以看出西花蓟马取食三种处理菜豆叶片时各繁殖力参数均差异不显著,取食同时带有二斑叶螨卵和丝网的菜豆叶片时雌性比略大于其他两种处理,这表明在实验室种群中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繁殖力的影响不显著。
表3-3西花蓟马在三种处理菜豆叶片上繁殖力Table3-3 Fecundity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at three treatment bean leaves参数Parameters健康菜豆叶片Healthy bean leaves二斑叶螨卵+菜豆叶片Bean leaves with TSSM eggs二斑叶螨卵和丝网+菜豆叶片Bean leaves with TSSM eggs and web雄成虫寿命(d)Life-span of male10.59±0.45 a 11.16±0.71 a 11.38±0.74 a雌成虫寿命(d)Life-span of female15.41±0.51 a 15.69±0.61 a 15.47±0.71 a产卵前期(d)Preoviposition1.22±0.10 a 1.00±0.10 a 1.16±0.11 a产卵期(d)Oviposition12.88±0.48 a 13.22±0.59 a 13.19±0.69 a产卵后期(d)Post-spawning1.31±0.21 a 1.47±0.22 a 1.30±0.12 a日均产卵量(粒)Offspring per day3.90±0.17 a4.25±0.20 a 4.38±0.23 a每雌生殖力(粒)Oviposition amount perfemale60.00±3.22 a 65.22±3.30 a 68.41±5.05 a性比(♀/♂)Sex ratio1.56 1.50 1.63注:表中数字为平均值±标准误,后面的英文字母为Duncan氏新复极差测验法,同一行中凡小写字母不同则表示同一发育阶段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否则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