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数 学(理 科) 2009.3本试卷共4页,21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Sh V 31=,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 h 是锥体的高.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B P A P AB 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x x f 2sin =的最小正周期为A .πB.π2C. π3D. π42.已知z =i (1+i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某商场在国庆黄金周的促销活动中,对10月2号9时至14时的销售额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所示.已知9时 至10时的销售额为2.5万元,则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 A . 6万元 B . 8万元C . 10万元D .12万元4.已知过()a A ,1-、()8,a B 两点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则a 的值为A. 10-B. 17C. 5D. 25.阅读图2的程序框图(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若输出的S 的值等于16,那么在程序框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A .5>i ? B. 6>i ?C. 7>i ?D. 8>i ?6.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022>-+a ax x 的解集是R ,q :01<<-a ,则p 是q 的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7.在()nn nx a x a x a x a a x +⋅⋅⋅++++=-3322101中,若0252=+-n a a ,则自然数n 的值是A .7B .8C .9D .108.在区间[]1,0上任意取两个实数b a ,,则函数()b ax x x f -+=321在区间[]1,1-上有且仅一个零点的概率为 A .81 B .41 C .43 D .8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9~12题)9. 若()22log2=+a ,则=a3 .10.若⎰a x 0d x =1, 则实数a 的值是 .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单位:cm )如图3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cm 2.1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对任意∈n N *都有3132-=n n a S ,且91<<k S (∈k N *),则1a 的值为 ,k 的值为 .(二)选做题(13~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两题)1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直线24sin =⎪⎭⎫ ⎝⎛+πθρ被圆4=ρ截得的弦长为__ .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已知PA 是圆O (O 为圆心)的切线,切点为A ,PO 交圆O 于C B ,两点,︒=∠=30,3PAB AC ,则线段PB 的长为 .15.(不等式选讲选做题)已知∈c b a ,,R ,且432,2222=++=++c b a c 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的内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53cos ,2==B a .(1)若4=b , 求A sin 的值;(2) 若△ABC 的面积,4=∆ABC S 求c b ,的值.17.(本小题满分14分)甲、乙两名同学参加一项射击游戏,两人约定,其中任何一人每射击一次,击中目标得2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 若甲、乙两名同学射击的命中率分别为53和p , 且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所得分数之和为2的概率为209.假设甲、乙两人射击互不影响.(1)求p 的值;(2)记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所得分数之和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8.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4, 在三棱锥ABC P -中,⊥PA 平面ABC ,AC AB ⊥,F E D ,,分别是棱PC PB PA ,,的中点,连接EF DF DE ,,.(1) 求证: 平面//DEF 平面ABC ;(2) 若2==BC PA , 当三棱锥ABC P -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D EF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图4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车间有50名工人,要完成150件产品的生产任务,每件产品由3个A 型零件和1个B 型零件配套组成.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5个A 型零件或者3个B 型零件,现在把这些工人分成两组同时工作(分组后人数不再进行调整),每组加工同一种型号的零件.设加工A 型零件的工人人数为x 名(∈x N *).(1)设完成A 型零件加工所需时间为()x f 小时,写出()x f 的解析式; (2)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部生产任务,x 应取何值?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动圆C 过点()0,2-A ,且与圆()642:22=+-y x M 相内切.(1)求动圆C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2)设直线:l y kx m =+(其中,)k m Z ∈与(1)中所求轨迹交于不同两点B ,D ,与双曲线112422=-yx交于不同两点,E F ,问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向量DF BE +=0,若存在,指出这样的直线有多少条?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n a 的相邻两项1,+n n a a 是关于x 的方程022=+-n n b x x ∈n (N )*的两根,且11=a .(1) 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 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 问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0>-n n S b λ对任意∈n N *都成立,若存在, 求出λ的取值范围;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指出了每道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比照评分标准给以相应的分数. 2.对解答题中的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得分,但所给分数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一、选择题:本大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D A C B D二、填空题:本大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其中13~15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 第12题第一个空2分,第二个空3分. 9.9 10.2 11.80 12.-1;4 13.34 14.1 15. ⎥⎦⎤⎢⎣⎡2,1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解: (1)∵053cos >=B , 且π<<B 0,∴ 54cos 1sin 2=-=B B . 由正弦定理得BbAa sin sin =.∴524542sin sin =⨯==b Ba A .(2)∵,4sin 21==∆B ac S ABC∴454221=⨯⨯⨯c .∴ 5=c .由余弦定理得B ac c a b cos 2222-+=,FEDAP∴175352252cos 22222=⨯⨯⨯-+=-+=B ac c a b .17.(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解:(1)记“甲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乙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 ,“甲射击一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乙射击一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B , 则()()52,53==A P A P ,()()p B P p B P -==1,.依题意得()209531153=⎪⎭⎫ ⎝⎛-+-p p , 解得43=p .故p 的值为43.(2)ξ的取值分别为,4,2,0.()()()()10141520=⨯=⋅===B P A P B A P P ξ,()2092==ξP ,()()()()20943534=⨯=⋅===B P A P AB P P ξ,ξ∴的分布列为ξ24p101 209 209∴E .1027209420921010=⨯+⨯+⨯=ξ18.(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的角、几何体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1) 证明: ∵E D ,分别是棱PB PA ,的中点, ∴DE 是△PAB 的中位线.∴AB DE //. ∵⊄DE 平面⊂AB ABC ,平面,ABC∴//DE 平面ABC . 同理可证 //DF 平面ABC .∵⊂=DE D DF DE , 平面DEF ,⊂DF 平面DEF ,∴平面DEF // 平面ABC .(2) 求三棱锥ABC P -的体积的最大值, 给出如下两种解法: 解法1: 由已知⊥PA 平面ABC , AB AC ⊥,2==BC PA ∴4222==+BCACAB .∴三棱锥ABC P -的体积为ABC S PA V ∆⨯⨯=31 AC AB PA ⨯⨯⨯⨯=2131AC AB ⨯⨯⨯=26123122AC AB+⨯≤2312BC ⨯=32=.当且仅当AC AB =时等号成立,V 取得最大值,其值为32, 此时AC AB =2=.解法2:设x AB =,在R t △ABC 中,2224xABBCAC -=-=()20<<x .∴三棱锥ABC P -的体积为ABC S PA V ∆⨯⨯=31 AC AB PA ⨯⨯⨯⨯=21312431xx -=42431x x -=()423122+--=x .∵40,202<<<<x x ,GFEDCBAP∴ 当22=x ,即2=x 时,V 取得最大值,其值为32,此时2==AC AB .求二面角D EF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给出如下两种解法: 解法1:作EF DG ⊥,垂足为G , 连接AG .∵ ⊥PA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DEF , ∴ ⊥PA 平面DEF .∵ ⊂EF 平面DEF , ∴ ⊥PA EF .∵ D PA DG = , ∴ ⊥EF 平面PAG . ∵⊂AG 平面PAG ,∴⊥EF AG .∴ AGD ∠是二面角D EF A --的平面角. 在R t △EDF 中,121,2221=====BC EF AB DF DE ,∴21=DG .在R t △ADG 中,2541122=+=+=DGADAG ,552521cos ===∠AGDG AGD .∴二面角D EF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5.解法2:分别以AP AC AB ,,所在直线为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A -,则()()⎪⎪⎭⎫⎝⎛⎪⎪⎭⎫⎝⎛1,22,0,1,0,22,1,0,0,0,0,0F E D A . ∴⎪⎪⎭⎫⎝⎛-=⎪⎪⎭⎫⎝⎛=0,22,22,1,0,22EF AE . 设n ()z y x ,,=为平面AEF 的法向量,∴⎪⎩⎪⎨⎧=⋅=⋅.0,0EF n AE n即⎪⎪⎩⎪⎪⎨⎧=+-=+.02222,022y x z x令2=x , 则1,2-==z y .∴n ()1,2,2-=为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平面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DA ,∴()()()5511221222=⨯-++=⋅=DA n n cos .∴二面角D EF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5.19.(本小题满分12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最值、不等式、导数及其应用等基础知识,考查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和应用意识)解:(1)生产150件产品,需加工A 型零件450个,则完成A 型零件加工所需时间()x f ∈==x xx(905450N *,且)491≤≤x .(2)生产150件产品,需加工B 型零件150个,则完成B 型零件加工所需时间()x g ()∈-=-=x xx (5050503150N *,且)491≤≤x .设完成全部生产任务所需时间为()x h 小时,则()x h 为()x f 与()x g 的较大者. 令()()x g x f ≥,即xx -≥505090,解得71321≤≤x .所以,当321≤≤x 时,()()x g x f >;当4933≤≤x 时,()()x g x f <. 故()()()⎪⎩⎪⎨⎧≤≤∈-≤≤∈=4933,,5050321,,90**x Nx xx N x x x h .当321≤≤x 时,()0902'<-=xx h ,故()x h 在[]32,1上单调递减,则()x h 在[]32,1上的最小值为()1645329032==h (小时);当4933≤≤x 时,()()050502'>-=x x h ,故()x h 在[]49,33上单调递增,则()x h 在[]49,33上的最小值为()175033505033=-=h (小时);()()3233h h > ,∴()x h 在[]49,1上的最小值为()32h . 32=∴x .答: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x 应取32.20.(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圆、椭圆、直线等基础知识和数学探究,考查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 解:(1)圆()642:22=+-y x M , 圆心M 的坐标为()0,2,半径8=R .∵R AM <=4,∴点()0,2-A 在圆M 内. 设动圆C 的半径为r ,圆心为C ,依题意得CA r =,且r R CM -=, 即AM CA CM >=+8. ∴圆心C 的轨迹是中心在原点,以M A ,两点为焦点,长轴长为8的椭圆,设其方程为 ()012222>>=+b a bya x, 则2,4==c a .∴12222=-=c a b .∴所求动圆C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1121622=+yx.(2)由⎪⎩⎪⎨⎧=++=.11216,22yx m kx y 消去y 化简整理得:()0484843222=-+++m kmx x k . 设11(,)B x y ,22(,)D x y ,则122834km x x k+=-+.△1()()()04844348222>-+-=m k km . ①由⎪⎩⎪⎨⎧=-+=.1124,22yx m kx y 消去y 化简整理得:()01223222=----m kmx x k . 设()()4433,,,y x F y x E ,则24332kkm x x -=+,△2()()()012342222>+-+-=m k km . ② ∵DF BE +=0,∴4231()()0x x x x -+-=,即1234x x x x +=+,∴2232438k km kkm -=+-.∴02=km 或2231434kk -=+-.解得0k =或0m =.当0k =时,由①、②得 3232<<-m , ∵∈m Z ,∴m 的值为2,3-- 1-,0,13,2,;当0m =,由①、②得 33<<-k , ∵∈k Z ,∴1,0,1-=k .∴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9条. 21.(本小题满分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前n 项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解: (1) ∵1,+n n a a 是关于x 的方程022=+-n nb x x ∈n (N )*的两根,∴⎩⎨⎧==+++.,211n n n n n n a a b a a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给出如下四种解法:解法1: 由nn n a a 21=++,得⎪⎭⎫⎝⎛⨯--=⨯-++n n n n a a 23123111,故数列⎭⎬⎫⎩⎨⎧⨯-n n a 231是首项为31321=-a ,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1131231--⨯=⨯-n nn a , 即()[]nnn a 1231--=.解法2: 由nn n a a 21=++,两边同除以()11+-n , 得()()()nnnn n a a 21111--=---++,令()nnn a c 1-=, 则()nn n c c 21--=-+.故()()()123121--++-+-+=n n n c c c c c c c c ()()()()13222221-----------=n()()[]()2121211----⋅---=-n()[]1231--=n()2≥n .且1111-=-=a c 也适合上式,∴()nna 1-()[]1231--=n, 即()[]nnn a 1231--=.解法3: 由n n n a a 21=++,得1212+++=+n n n a a , 两式相减得n n n n n a a 22212=-=-++.当n 为正奇数时,()()()235131--++-+-+=n n n a a a a a a a a 25322221-+++++=n41412121-⎪⎪⎭⎫ ⎝⎛-+=-n312+=n()3≥n .且11=a 也适合上式.当n 为正偶数时,()()()246242--++-+-+=n n n a a a a a a a a 264222221-+++++=n41414122-⎪⎪⎭⎫ ⎝⎛-+=-n312-=n()4≥n .且12112=-=a a 也适合上式. ∴ 当∈n N *时,n a ()[]nn1231--=.解法4:由nn n a a 21=++,11=a ,得122-=a ()()()1231212122-=---+-=,()()()123121211222332223+=----=+-=-=a a .猜想n a ()[]nn1231--=.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正确. ① 当1=n 时,易知猜想成立;② 假设当k n =∈k (N *)时,猜想成立,即()[]kkk a 1231--=, 由k k k a a 21=++,得()[]()[]1111231123122+++--=---=-=k k kk k k k k a a ,故当1+=k n 时,猜想也成立. 由①、②得,对任意∈n N *,n a ()[]nn1231--=.∴()[]()[]111121291+++--⨯--==n n nnn n n a a b()[]1229112---=+nn .(2)n n a a a a S ++++= 321 ()()()()[]{}nn111222231232-++-+--++++=()⎥⎦⎤⎢⎣⎡----=+21122311n n .要使0>-n n S b λ对任意∈n N *都成立, 即()[]1229112---+nn ()02112231>⎥⎦⎤⎢⎣⎡-----+nn λ(*)对任意∈n N *都成立. ① 当n 为正奇数时, 由(*)式得[]1229112-++nn ()01231>--+n λ,即()()1212911+-+nn ()01231>--+n λ,∵0121>-+n ,∴()1231+<nλ对任意正奇数n 都成立.当且仅当1=n 时,()1231+n有最小值1.∴1<λ.② 当n 为正偶数时, 由(*)式得[]1229112--+nn ()02231>--+n λ,即()()1212911-++nn ()01232>--nλ,∵012>-n , ∴()12611+<+n λ对任意正偶数n 都成立.当且仅当2=n 时, ()12611++n 有最小值23.∴<λ23.综上所述, 存在常数λ,使得0>-n n S b λ对任意∈n N *都成立, λ的取值范围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