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目录目录第1章物流运输基础知识• 1.1 运输概念1.1.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1. 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这里不研究人的运输)。
2.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物流活动。
• 1.1 运输概念1.1.2 运输的作用1.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不仅可以部分改变货物的时间状态,更是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2.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有了运输条件才能保证生产企业有节奏的生产,才能为开发新的自然和劳动资源创造必需的条件,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发展国际贸易。
3. 运输主要创造了“场所效用”场所效用(或称“空间效用”)——同种货物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使用价值实现的程度则不同,即效用价值是不同的。
• 1.1 运输概念4.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第一利润源——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第二利润源——降低活劳动消耗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费用具体表现:(1)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其活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消耗也大。
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2)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
(3)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 1.2 物流经济概述物流经济离不开运输经济。
1.2.1 运输市场◆运输市场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支配。
◆狭义的运输市场——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货主对运输需要的交易活动场所。
◆广义的运输市场——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包括一定的交易场所、较大范围的营业区域和各种直观或隐蔽的业务活动。
◆运输市场表现——在相当广阔的空间里、在一定时间的推移中实现运力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完成客货位移。
• 1.2 物流经济概述1. 运输需求分析(1)输需求与需求规律◆运输需求——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必备条件——交运意愿和交运能力在图1.1中,横轴OQ表示运输需求量,纵轴OP表示运价水平。
D为运输需求曲线,其斜率为负,表明运价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当运价为OP1时,需求量为OQ1;当运价下降到OP2时,需求量则增加到OQ2。
(2)运输需求的特征a.运输需求的派生性。
b.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c.总体需求的规律性。
• 1.2 物流经济概述(3)运输需求弹性分析◆运输需求弹性,一般是指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运输需求随运价变动而相应增减的特性,弹性的大小表明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需求◆用弹性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因运价变动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设Ed 弹性系数,它的大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Q/Q ⊿Q P= ————— = ————·——Ed⊿P/P ⊿P Q——需求弹性系数;式中:Ed⊿P——价格变动量;Q——需求量;⊿Q——需求变动量。
• 1.2 物流经济概述类型:a.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 d = 0,如图1.2(a)所示。
b.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 d →∞,如图1.2(a)所示。
c.单位需求曲线,即E d = 1,如图1.2(a)所示。
d.需求缺乏弹性,即0<E d<1,如图1.2(b)所示。
e.需求富有弹性,即1<E d<∞,如图1.2(c)所示。
◆在需求弹性五种类型中,前三种只是理论上的推论,现实中的需求弹性属于后两种情况。
• 1.2 物流经济概述(1)运输供给与供给规律◆运输供给——在运输市场上,运力的供给者,在不同运输条件下所提供的运力数量。
◆供给曲线如图1.3所示。
★价格本身引起的供给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变动即为供给的变动。
(2)运输供给的特点a.必须储存运输能力。
b. 要有合理的运力规模。
• 1.2 物流经济概述(3)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其弹性大小表示运输供给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
◆用公式表示如下:⊿Q/Q ⊿Q P= ————— = ————·——Es⊿P/P ⊿P Q式中:E——供给弹性系数;s⊿P——价格变动量;Q——供给量;⊿Q——供给变动量。
◆类型:a 供给富有弹性 b 供给缺乏弹性• 1.2 物流经济概述3. 运输市场的类型a.按行业——铁路运输市场;水路运输市场;公路运输市场;航空运输市场;管道运输市场。
b.按运输对象——货运市场;客运市场和装卸搬运市场。
c.按运输范围——国内运输市场和国际运输市场。
d.按供求关系——买方运输市场和卖方运输市场。
e. 按运输需求的弹性——富有弹性的运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
• 1.2 物流经济概述1.2.2运输价格1. 运输价格的概念运输价格——运输企业对运输对象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
是运输企业借以计算和取得运输收入的根本依据。
它的高低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2. 运输价格的特点(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运输价格因供求关系而产生波动的程度往往较一般有形商品要大。
(2)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货物运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价格乃至成交与否。
(3)运输价格具有按不同运输距离或不同航线而异的特点(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1.2 物流经济概述3. 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1)运输成本运输成本——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2)运输供求关系a.运输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化对运输市场价格的影响b.运输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化对运输市场价格的影响(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类型——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垄断型(4)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对运输企业实行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运输价格水平。
(5)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影响运输价格水平的竞争因素有:运输速度、货物的完好程度以及是否能实现“门到门”运输等。
• 1.2 物流经济概述4.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1)距离运价◆即按货物运输距离而制定的价格。
目前主要有两种制定形式: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
◆均衡里程运价——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即每吨货物运价)的增加与运输距离的增加成正比关系。
◆递远递减运价——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间每吨货物运价虽然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
(2)线路运价◆指按运输线路或航线不同分别确定的货物运价。
它被广泛使用于国际海运和航空货物运输中。
• 1.3 物流运输方式1.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按运输范畴分类按运输范畴——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厂内运输3.按运输作用分类按运输作用——集货运输、配送运输4.按运输协作程度分类按运输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联运)5.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按运输协作程度——直达运输、中转运输• 1.4 新兴运输方式1. 成组运输成组运输——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
(1)成组运输的优越性◆与普通散件运输比较,成组运输在操作过程中的主要优点体现为以下方面:a.减少人工,操作更安全。
b.方便了装卸和积载,装卸效率高。
c.降低了车船的周转时间。
d.减少了货损货差。
e.大量节约了包装费用。
f.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 1.4 新兴运输方式(2)成组运输的主要形式a.托盘运输●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GB/T 4122.1—1996中4.27〕●优势——加速货物搬运和降低运输成本。
●局限性——对货物的保护有限,露天存放困难,需要有仓库等配套设施;——托盘货物不密封,因而不能捆绑运输;——搬运托盘仍需要较多的劳动;——单个托盘运输起来不经济等。
• 1.4 新兴运输方式b.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包装货或无包装货的成组运输工具(容器)的总称。
◆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②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③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④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⑤具有1m3及1m3以上的内容积。
• 1.4 新兴运输方式◆优点——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加速车船周转,加快货物送达;——避免货物倒载,防止货损货差;——节约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
◆国际标准——第一系列共13种规格,其宽度均为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 =。
◆专门类型的集装箱——杂货集装箱,又称通用集装箱;冷藏集装箱;散货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状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牲畜集装箱;兽皮集装箱;挂衣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
• 1.4 新兴运输方式2.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1)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a.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相关费用。
b.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
c.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
d.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e.为实现国际物流系统提供条件。
• 1.4 新兴运输方式(2)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a.海—空联运b.海—铁联运c.航空—公路联合d.铁路/公路—内河与海上—内河e.微型路桥f.路桥g.驼背运输第2章物流运输管理•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2.1.1物流运输的作用两方面理解:1. 运输与物流其它环节的关系(1)运输与包装的关系(2)运输与装卸的关系(3)运输与储存的关系•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2.运输原理◆运输原理——一次运输活动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是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最基本的原理,即: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1)规模经济◆特点——随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工具一次装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单位重量货物运输成本与货物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