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载荷
材料力学
§2
惯性力问题
动载荷
2、等角速度旋转的构件
•旋转圆环的应力计算 一平均直径为D的薄壁圆环绕通过其圆心且垂直于圆环平面 的轴作等角速度转动。已知转速为,截面积为A,比重为,壁 厚为t。 解:等角速度转动时,环内各
qd
an
D o
t
o
点具有向心加速度,且D>>t 可近似地认为环内各点向心 an 2 D / 2 。 加速度相同, 沿圆环轴线均匀分布的惯性 力集度 q d 为:
圆环横截面上的应力:
式中 v D 是圆环轴线上各点的线速度。强度条件为:
2
d
材料力学
v 2
g
[ ]
§2
惯性力问题
动载荷
•旋转圆环的变形计算
D , 在惯性力集度的作用下,圆环将胀大。令变形后的直径为 则其直径变化 D D D ,径向应变为
t D ( D D) r t D D E d v 2 D
式中 k d 为冲击时的动荷系数,
2
kd st
2H kd 1 1 st
其中 st 是结构中冲击受力点在静载荷(大小为冲击物重量) 作用下的垂直位移。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因为
Pd d d kd Q st st
所以冲击应力为
d k d st
2H 当 110 时,可近似取 k d st
2 H ,误差<5%。 st 2 H ,误差<10%。 st
4、 k d 不仅与冲击物的动能有关,与载荷、构件截面尺寸有关, 更与 st 有关。这也是与静应力的根本不同点。构件越易变 形,刚度越小,即“柔能克刚”。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作为静力平衡问题进行处理。
材料力学
§2
惯性力问题
动载荷
例2-1 一吊车以匀加速度起吊重物Q,若吊索的横截面积为A,材料 比重为,上升加速度为a,试计算吊索中的应力。 解:将吊索在x处切开,取下面 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Fd ( x) 作用在这部分物体上的外力有: m m 重物的重量:Q; Ax x段的吊索重量:Ax, Ax x x a a Ax g 惯性力为:Q a, a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计算冲击问题时所作的假设: 1、在整个冲击过程中,结构保持线弹性,即力和变 形成正比。
2、假定冲击物为刚体。只考虑其机械能,不计变形能。
3、假定被冲击物为弹性体。只考虑其变形能,不计机 械能(被冲击物质量不计)。 4、略去冲击过程中的其它能量损失,如塑性变形 能、热能等。
吊索中的动应力为:
Ax Q st Aa 代入上式,并引入记号K d 1 ,称为动荷系数,则: g
当重物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吊索横截面上的静荷应力为:
d st K d
材料力学
§2
惯性力问题
动载荷
于是,动载荷作用下构件的强度条件为:
d max ( st ) max K d [ ]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2 M nd L 1 J 0 2 2GI p 2
动载荷
由 T U 得:
解得:
M nd
所以轴内冲击应力为
J 0 2GI p L
M nd d m ax Wp
2 J 0G AL
材料力学
J 0 2GI p LW p
2
J 0GI p LW p
2
(与体积V=AL有关)
动载荷
Hale Waihona Puke 例3-1求等截面直杆冲击时的拉伸应力。
Q L H
已知:等截面直杆长度为L,截面积为A, 杆件材料的杨氏模量为E,重物Q从高H处 自由落下。
解:静应力和静伸长分别为
Q QL st st , A EA
动荷系数为
kd 1 1 2H 2 H EA 1 1 st AL
甚至降为零,冲击物得到一个很大的 负加速度a,结构受到冲击力的作用。
受冲击 的构件
采用能量法近似计算冲击时构件内的最大应力和变形。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
T V U
T :冲击物接触被冲击物后,速度0,释放出的动能;
V :冲击物接触被冲击物后,所减少的势能; U :被冲击构件在冲击物的速度0时所增加的变形能。
强度条件为
d max kd ( st ) max [ ]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因此在解决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和位移计算的 问题时,均可在动载荷作为静荷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静 载荷,静应力,静应变和静位移计算的基础上乘以动荷系 数,即
d K d st Pd K d Pst d K d st d K d st
通常情况下,K d 1 。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关于动荷系数 k d 的讨论:
1、若冲击物是以一垂直速度v作用于构件上,则由v 2 2 gH 可得:
v2 kd 1 1 g st
2、当h=0或v=0时,重物突然放在构件上,此时k d
2 。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2H 3、当 10 时,可近似取 k d 1 st
而
(a)
Pd L3 d 3EI
材料力学
(b)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将(b)代入(a)式:
1 Q 2 1 Pd L3 v 2g 2 3EI
解得:
2
3EIQv 2 Pd Q 3 gL
式中
v2 QL3 g 3EI
QL3 st 3EI
表示水平冲击时假设以冲击物重量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 以静载荷作用于冲击点时,该点沿水平方向的位移。
动载荷
动载荷
材料力学
动载荷
§1
概述
材料力学
§1 概述
动载荷
静载荷: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是由零开始 缓慢地增加到某一定值不再随时间改变。 动载荷:使构件产生明显的加速度的载 荷或者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材料力学
§1 概述
动载荷
动载荷问题分为三类:1.一般加速度问题; 2.冲击载荷; 3.振动问题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根据假设,工程实际上的梁、杆均可简化为弹簧来 分析。现以一弹簧代表受冲构件,受重物Q,在高度H处 落下的作用,计算冲击应力。
Q Q H Q
H
H
A B 弹簧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一、竖直冲击
Q H Q Q
设:受重物Q自高度 H 落下,冲击弹性系统后, 速度开始下降至0,同时弹簧变形达到最 大值 d 。
d 2 st d 2 H st 0
解得:
d st st 2 H st
式中“+”对应的是最大变形,“-”代表的是回跳到的最 高位置。所以取正值。 即
2
d st st 2 H st
2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d st st 2 H st 2H st (1 1 ) st
Q H
如果在B支座下加一弹簧,弹性系数为 k,此时梁中点处的静挠度将变为
A
L/2 L/2
B
k
QL3 1 Q/2 st 48 EI 2 k QL3 Q 48 EI 4k
即 st 增大,动荷系数 k d 下降,使 d max 下降,此即弹簧的缓冲 作用。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D D
所以
v 2 D D D D(1 ) gE
由上式可见,圆环直径增大主要取决于其线速度。
E
Eg
材料力学
动载荷
§3
冲击问题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冲击问题的特点: 结构(受冲击构件)受外力(冲
击物)作用的时间很短,冲击物的速
v
Q
a
冲击物
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
d
此时,全部(动)势能转化为变形能, 杆内动应力达最大值(以后要回跳)。就 以此时来计算:
•释放出的动能(以势能的降低来表示)
弹簧
T Q( H d )
•增加的变形能,在弹性极限内
材料力学
1 U Pd d 2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根据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P d k d P
Pd P :冲击物速度为0时,作用于杆之力。 d
冲击应力为
d k d st
材料力学
Q Q 2 2 HQE ( ) A A AL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例3-2
求等截面简支梁受冲击时弯曲应力。
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EI,抗弯截面模量为W。在梁的中点处受到 重物Q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冲击。 Q 解:梁中点处的静挠度为
动荷系数
QL3 st 48 EI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如果飞轮转速 n=100r/m,转动惯量 J0=0.5kN· m· s2, 轴直径 d=100mm,G= 80GPa,L= 1m,此时:
d max
2 J 0G AL
100 60
2 0.5 10 3 80 10 9
4
(0.1) 2 1
528 MPa
材料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