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风格赏析
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徐州标志性的文化底蕴之一,徐州汉画像石代表了中国汉画像石的最高艺术成就,其数量和质量以及艺术形式在全国均首屈一指。
作为研究汉代文化的重要依据,汉画像石无论是从构图、造型、雕刻手法还是装饰特色等方面将成为当今美术考古与学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一、内容题材
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作为全国四大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的徐州,对汉画像石题材的选择,可谓丰富多样,天上人间,历史现实,无奇不有,囊括了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类:一是生产活动类。
主要是表现汉代的生产劳动场面。
二是社会生活类。
反映现实封建贵族及墓主人生前钟鸣鼎食、舒适安逸生活,这类题材在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中出现较多。
三是历史故事类。
四是远古神话类。
五是祥瑞图像类。
六是天文星象类。
七是装饰图案类。
汉画像石丰富多样的题材正是对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民俗、愿望。
(瑞兽行云图东汉)
二、夸张精练的造型
“造型是运用艺术手段依循美的规则,将处于变化运动中的事物予以概括、综合、凝聚、固定的物化与升华的过程;创作过程中对形象的提炼、加工以至必要的夸张、变形,都是为了更有效地突出形象本身审美特点;造型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揭示艺术主题的一种手段。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造型”与“传神”两者相辅相成。
在汉画像石的图像造型是对形象外部形貌和特征的把握与刻画,在以线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刻。
三、饱满均衡的构图
构图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也是艺术家传达艺术的第一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又称为“章法”、“布局”、“经营位置”,被认为是“画之总要”等。
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上,恰当地安排和处理图像之间的位置和关系,非常之重要。
汉画像石的出现,使中国美术产生了一次质的升华。
汉画像石的构图章法、布局排列有序,已形成独立的构图。
徐州汉画像石构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散点透视、、分层分格、饱满均衡、对称呼应。
(羽人捣药图东汉)
(百宴图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