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基本情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基本情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基本情况总干事卡米尔伊德里斯博士成员国成员国的主要决策机构大会(General Assembly)、成员国会议(Conference)、协调委员会(Coordinaation Committee)秘书处工作人员人数917人,来自92个国家预算亿瑞士法郎()管理的国际条约数目23部(16部关于工业产权,6部关于版权以及《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享有观察员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数目180个一个向未来的组织在21世纪里,知识产权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地人民现均在使用和享有智力成果──知识产权,诸如发明、外观设计、商标、图书、音乐和电影。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一个致力于帮助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者和持有人的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保护,从而使发明人和作家的创造力得到承认和奖赏的国际组织。

这种国际保护起到了鼓励人们进行创造的作用,推动着科学技术向前发展,并丰富着世界的文学和艺术宝库。

这种国际保护还通过为知识产权产品经销提供稳定的环境而润滑着国际贸易的滚滚车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现有182个(),超过全世界国家的90%──这反映出本组织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917名工作人员,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方aelig;的许多任务,诸如管理国际条约,为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提供援助,监督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协调和简化相关的aelig;则与做法。

在本组织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有的放矢、高效、交流和开展国际合作是其关键所在。

在新的千年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中迫在眉睫的是,本组织及其成员国必须顺应并受aelig;于迅速而范围广泛的技术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领域和因特网的变革。

在总干事卡米尔·伊德里斯博士的领导下,并在各成员国的密切合作下,本组织有信心能迎击这些挑战。

本组织希望在努力实现其目标的同时,通过为各国创造aelig;正的财富,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并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乐趣作出贡献。

起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根源可追溯到1883年。

当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正在创作他的第三交响曲,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正在撰写《》,约翰和埃米莉罗布林正在完成纽约大桥的建造。

1883年,《》诞生了。

这是第一部旨在使一国国民的智力创造能在他国得到保护的重要国际条约。

这些智力创造的表现形式是工业产权,即:•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1873年在举办的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外国参展人员因害怕其成果被偷走并被在他国进行商业利用而拒绝参加。

这时,对知识产权进行国际保护的必要性便突显出来。

《巴黎公约》于1884年生效,当时有14个成员国,成立了国际局来执行行政管理任务,诸如举办成员国会议等。

1886年,随着《》的缔结,版权走上了国际舞台。

该公约的宗旨是使其成员国国民的权利能在国际上得到保护,以对其创作作品的使用进行控制并收取报酬。

这些创作作品的形式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戏剧;•歌曲、歌剧、音乐作品、奏鸣曲;和•aelig;画、油画、雕塑、建筑作品。

同《》一样,《》也成立了国际局来执行行政管理任务。

1893年,这两个小的国际局合并,成立了被称之为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常用其法文缩略语BIRPI)的国际组织。

这一模很小的组织设在瑞士伯尔尼,当时只有7名工作人员,即是今天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个有着179个成员国和来自全世界86个国家的约859名工作人员并担负着范围不断扩大的使命与任务的充满活力的实体──的前身。

随着知识产权变得日益重要,这一组织的结构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1960年,BIRPI从伯尔尼搬到日内瓦,以便与联合国及该城市中的其他国际组织更加邻近。

10年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经历了机构和行政改革并成立了对成员国负责的秘书处之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变成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97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为联合国组织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肩负着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任务,这一任务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

197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秘书处搬入总部大楼。

该大楼现已成为日内瓦的一处胜迹,登楼远眺,景色壮丽,周围的瑞士和法国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签订了合作协定,从而扩大了其在全球化贸易管理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证明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在大约120年的时间里,促使缔结《巴黎公约》和《》的动力──通过保护智力成果促进创造力的愿望──持续不断地推动着本组织及其前身开展工作。

而在这期间,进行保护和提供服务的范围也在根本上得到了发展和扩大。

1883年至2000年大事记1883 1886 1891 1893 1925 1960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BIRPI成立海牙协定BIRPI迁至日内瓦1967 1970 1970 1989 1996 2000WIPO 公约WIPO 成立今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898年,BIRPI管理的只有4部国际条约。

今天,其继承组织──WIPO──管理着23部条约(其中两部与其他国际组织共管),并通过其成员国和秘书处执行着丰富多样的工作任务,以期:•协调各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程序,•为工业产权国际申请提供服务,•交流知识产权信息,•向发展中国家及其他国家提供法律和技术援助,•为解决私人知识产权争端提供便利,和利用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作为存储、查询和使用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信息的工具。

这些任务分为下文所述的几大类别。

《保护工业产权》《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禁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日内瓦公约》《保护奥林匹克会徽内罗毕条约》《制止商品来源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TLT)《发送卫星传输节目信号布鲁塞尔公约》《》(WCT)《》(WPPT)《》(PLT)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制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活动中的一项根本和持久的任务是,逐渐制定和适用国际准则和标准。

本组织目前管理的有11部条约对国际上议定的权利和保护这些权利的共同标准作出了aelig;定,签署这些条约的各国均同意在其各自领土上予以适用。

虽然奠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条约体系基础的仍然是《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但随后订立的条约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了这两部公约所提供的保护,并包含了技术变革以及人们感兴趣和关注的一些新领域。

最近的两个例子是《》(WCT)和《》(WPPT)。

这两部条约载有符合因特网时代要求的关于版权及相关权国际保护的新基本aelig;则,自2002年起生效。

目前仍在继续进行这一更新条约的工作。

例如,2000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外交会议上,已就一项拟议的保护表演者(演员、音乐家等等)防止擅自在音像媒体中使用其表演的新条约的大部分条款,达成了共识。

本组织还通过统一和简化各类程序,在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注册体系更加方便用户使用方aelig;,发挥着日aelig;重要的作用。

1994年签订的《》(TLT)和2000年通过的《》(PLT),分别对在各国获得并维持商标和专利的程序进行了简化、统一和合理化。

条约起草得再好,如果没有成员国将其aelig;定付诸实施,也是一纸空文。

因此本组织积极鼓励各国签署条约并予以执行。

有广泛的国家加入条约并有言行一致的执法,定能使国际环境保持稳定,并能加强人们对知识产权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尊重的信心,鼓励投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作出贡献。

通过采用加速制定国际统一的原则和aelig;则的新办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还启动了一项新政策以适应工业产权领域的迅速变化。

1999年通过了关于保护驰名商标的国际建议、2000年通过了关于商标使用许可的国际建议,2001年通过了关于在因特网上保护商标的的国际建议,充实完善了传统和旷日持久的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法律标准制定的方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时准备满足制定新的准则和标准的需求,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符合商业惯例,并对诸如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等具体问题作出反应。

《》(PCT)《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aelig;》《商标国际注册》《商标国际注册》《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aelig;》全球保护体系和服务前所述的各条约aelig;定了国际上议定的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标准。

但是,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已有必要为新的发明和有商业价值的财产(诸如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在多国提供快速保护建立机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4部aelig;及发明(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条约,确保一次国际注册或申请将在任何一个有关签署国中有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依这些条约所提供的服务,简化了在被要求对某一具体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所有国家中逐个提出或提交申请的手续,并降低了其费用。

《专利合作条约》这些条约中最成功并被最广泛使用的是《》(PCT),该条约采用了一次国际专利申请在受本条约约束和被申请人指定的国家具有法律效力的概念。

此类申请一经提出,申请人会收到有关其发明是否可以获得专利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国际检索报和任择性国际初步审查报);申请人比遵循传统的专利体系拥有更多时间决定在哪些被指定的国家里继续进行申请。

因此PCT体系统一并精简了取得专利的程序,同时降低了费用,为申请人做出重要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

PCT体系的范围在迅速扩大:成员国的数目在过去8年中翻了一番,已达115个;国际申请的件数已从1979年的2,600件增加到。

由于每一件申请均延及一个以上的国家,该104,000件申请即相当于近850万件国家发明申请。

PCT申请以纸件和电子形式公布。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网站可使用关于已公布的PCT发明申请信息的数据库。

马德里体系和海牙体系aelig;及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的条约分别是《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和《海牙协定》。

2001年,依注册的商标约有24,000件,相当于约288,000件国家申请。

依共登记了约4,200件保aelig;,并注册了2,000多件新外观设计。

这些条约因其也对工商界提供有用的服务,而在未来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IMPACT项目这是一个耗资4,000万瑞郎的旨在全aelig;实现《专利合作条约》(PCT)业务自动化的项目。

IMPACT(专利合作条约信息管理)是本组织有史以来所设立的最大的一个单独信息技术项目。

PCT体系的迅速扩大──国际申请件数在1979年至2000年间增长了近40倍──表明这一条约机制对知识产权界至为重要。

IMPACT项目的主要目标有:•改进向PCT申请人和各局提供的服务;•降低PCT业务费用;•通过自动化信息和文件管理系统简化工作程序;•为PCT申请人和各局提供电子申请软件;•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各局及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单位之间进行电子数据交换提供解决办法,包括为PCT信息的电子公布与传播提供解决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