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汽车运行材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汽车工程学院所有专业。
(二)本课程的任务《汽车运行材料》是汽车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一般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对运行材料的使用性能、评定指标、分类、规格和选用技术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以及一些和汽车相关的其他知识,为汽车工程学院各专业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铺垫,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侧重对学生理论培养,因此本课程十分重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金属非金属的性能和美容材料的选用,还要了解石油的组成及其特性、石油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从而为分析油品的性能奠定基础。
掌握常用车辆运用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评价指标或方法、分类、规格和选用技术。
掌握在用发动机油的质量分析方法。
了解车用汽油有害物质含量的实验方法。
了解车辆燃料节能添加剂和车辆发动机油节能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实验评定方法。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石油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的:掌握石油的组成,分类及石油产品。
为学生学习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石油的组成,石油的分类,石油的炼制方法,石油产品。
(三)教学要求:1、掌握石油的组成及炼制2、了解石油产品(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掌握石油的组成及炼制难点:石油的炼制方法第二部分车用汽油(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汽油性能与选用的学习,使学生能合理选用汽油。
(二)教学内容汽油的使用性能,汽油的质量要求,汽油的合理选用。
(三)教学要求:1、掌握汽油的使用性能与汽油的选用2、了解汽油中一些元素对汽油质量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掌握汽油的使用性能与汽油的选用难点:汽油品质不良对汽车的影响第三部分车用轻柴油(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轻柴油的规范及标准,掌握轻柴油的使用性能和各种性能的评定指标,能够合理选用轻柴油。
(二)教学内容轻柴油的规范及标准,轻柴油的使用性能,轻柴油的评定指标,轻柴油的选用(三)教学要求:1、掌握:车用轻柴油使用性能、轻柴油的选用和车用轻柴油的牌号2、了解:轻柴油的评定指标(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车用轻柴油使用性能、轻柴油的选用和车用轻柴油的牌号难点:轻柴油各指标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第四章汽车石油代用材料(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各替代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二)教学内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各替代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三)教学要求:掌握各替代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2、了解车用替代燃料的选择标准(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各替代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难点:各替代燃料优缺点的对比,怎样结合实际选用第五部分发动机油(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及其评定指标与评定实验,能够正确的选用机油。
(二)教学内容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发动机油的评定指标与评定实验,发动机油的分类及选择,发动机油的更换与质量分析。
(三)教学要求:1、掌握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掌握发动机油的选择3、了解发动机油的质量分析。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及选用。
难点:不同工况对发动机油的选择。
第六部分车辆齿轮油(一)教学目的:掌握齿轮油的使用性能和分类,能够正确的进行选择和更换。
(二)教学内容齿轮油的使用性能及评定油的分类,齿轮油的选择与更换。
(三)教学要求:掌握齿轮油的使用性能。
掌握齿轮油的分类。
掌握齿轮油的选择与更换。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齿轮油的选择与更换.难点:齿轮油使用性能的评定第七部分汽车润滑脂(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润滑脂的组成,分类和规格,掌握其使用性能与选用。
(二)教学内容润滑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润滑脂的使用性能和评定,润滑脂的分类、产品标记和规格,润滑脂的选用。
(三)教学要求1、掌握润滑脂的使用性能2、掌握润滑脂的规格与选用。
3、了解润滑脂的组成,分类。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润滑脂的规格与选用。
难点:不同工况下对润滑脂的灵活选用第八章汽车制动液(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制动液使用性能的评定和制动液的标准,掌握其使用性能与选用。
(二)教学内容制动液的使用性能及其评定,制动液的标准,制动液的选用。
(三)教学要求1、掌握制动液的标准2、掌握制动液的选用(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制动液的标准与选用难点:制动液使用性能的评定第九部分汽车液力传动油(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化传动油的特性、牌号与选用。
(二)教学内容液力传动油的特性,液力传动油的特性、牌号、分类及选用(三)教学要求1、掌握液化传动油的特性。
2、掌握液力传动油的特性、牌号、分类及选用。
3、了解液力传动油的典型规格。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
重点:液化传动油的特性、牌号与选用。
难点:液力传动油品质不良或选用不当对各方面性能的影响。
第十章汽车其他工作液(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冷却液、空调用制冷剂、风窗玻璃洗涤液、减震器油、铅蓄电池用电解液特性及选用。
(二)教学内容发动机冷却液、空调用制冷剂、风窗玻璃洗涤液、减震器油、铅蓄电池用电解液特性及选用。
(三)教学要求1、掌握各种工作液的特性2、掌握各种工作液的选用(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掌握各种工作液的特性及选用难点:工作液选用不当对汽车造成的影响第十一部分汽车轮胎(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轮胎的规格和选配方法,了解汽车轮胎的分类、作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汽车轮胎的作用、分类、特点、规格和选配方法及维护。
(三)教学要求1、掌握轮胎的规格和选配方法。
2、掌握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及维护。
3、了解汽车轮胎的作用、特点和分类。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轮胎的规格和选配方法及其合理使用及维护。
难点:怎样维护轮胎。
第十二部分有色金属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一)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有色金属的性能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常用的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能,了解它们在汽车上的应用(三)教学要求:1.掌握铝及铝合金性能和应用2.掌握铜及铜合金性能和应用3.了解滑动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及分类(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掌握铝、铜、铝合金、铜合金性能和应用难点:滑动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及分类第十三部分非金属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一)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塑料、橡胶、陶瓷的性能及分类,复合材料和摩擦材料的分类和应用(三)教学要求:1.掌握塑料、橡胶、陶瓷2.掌握塑料、橡胶、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3掌握.复合材料和摩擦材料的分类和应用(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掌握塑料、橡胶、陶瓷的性能及分类难点:复合材料和摩擦材料的分类和应用第十四部分汽车美容材料(一)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美容材料使用性能,能够合理使用美容材料(二)教学内容:汽车清洗剂、车蜡、修补材料、内饰美容材料的分类及应用(三)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美容材料的选择及使用2. 掌握车身美容的基本程序和护理工艺(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各种美容材料的合理选择使用。
难点:根据所学内容灵活的对汽车进行美容及保养。
(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无(三)教学建议1、课程重点、难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议: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实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汽车运行材料》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它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科目有关。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要避免脱节。
五、教学时数分配六、考核方式《汽车运行材料》在教学计划中为考查课;考核方式建议是开卷;由授课教师出考试题库作为期末考试题。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发言的积极性等方面)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七、教材及参考书主教材《汽车运行材料》主编:郎全栋董元虎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4参考书《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主编:赵永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6撰写人:张鹤飞审阅:王宏玉教研室主任:蒋俊安教学系部主任:(2011年8月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