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6万吨重型钢结构生产基地项目简介

年产6万吨重型钢结构生产基地项目简介

年产6万吨水电钢构件生产基地项目简介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三门峡新华水工机械厂(水利部三门峡水工机械厂)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是水利电力系统的重点骨干企业,是大中型水电站水工钢结构,成套起重设备及火电厂钢结构及其水、火电工程产品的专业化重点生产企业,国家大型二档企业。

公司先后通过了国家二级计量、二级节能和河南省一级标准化企业验收,先后荣获河南省质量管理奖和企业管理先进奖,多次被河南省工商银行评定为“金融信用AAA企业”、地方政府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被水利部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已取得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等十余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

公司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位于郑州、西安国际机场中间,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从市内通过,毗邻运三高速公路。

公司内2条铁路专用线与陇海铁路相通,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公司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0人,中级以上职称200余人,公司资产总值达3亿元,有各种完善的理化试验、切削机床、热处理、金属喷涂、电镀和型钢加工设备1000余台套,动力装备总功率20000千瓦,年生产水、火电金属结构及成套设备能力达6万吨。

二、项目投资必要性
1、公司下属主业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水电站各种型号的弧门、平门、拦污栅及各种配套产品生产;火力发电厂汽机房、锅炉岛、煤仓间、控制楼及钢屋架的加工制作;高层建筑类钢结构的加工制作。

相较其他同类生产商,其产能之大、覆盖下游行业之广;加之自2004年企业改制以来,公司运营良好,产销稳定,在中西部地区颇具一定势力。

但为缓解我国化石能源增速过快的局面,减少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阻力,而且由于水电成本大幅低于火电;水电所占比重的提升有利于电价的平稳,降低全社会平均发电成本,减少通胀。

随着国家电力发展调整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发改委对火电项目上大压小,“十一五”期间小火电关停容量达6006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到了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64.46%。

火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日趋明显,由于大型火电装备制造由于技术和质量监督门槛过高,把一些火电设备生产企业拒之门外,使得中小型火电用设备生产面临“寒冬期”,公司必然面临第二次结构调整。

2、由于我国已经做出了两项承诺,即202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5%;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

目标的落实倒逼水电开发不得不提速,预计在2015年及2020年,按照我国已经承诺的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倒推可知,我国常规水电装机规模到2020年至少需要达到3.3亿千瓦,而到2015年,常规水电装机规模也需要达到2.7亿千瓦时。

未来一段时间内,水电行业再
次成为投资发展热点,水电用重型钢构生产也将会迎来飞跃式的发展时期。

为开辟新的增长点,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扩大已有水电设备及辅助设备生产产能、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着力实施重型钢结构生产成为解决公司面临二次结构调整问题的一种策略。

3、本项目是在三门峡水工机械厂实施“退城进园”异地搬迁改造情况下提出的。

公司新厂房位于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内,如果异地搬迁改造意见达成,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内在建有大型钢材物流交易中心,可以配送原材料钢材,可为公司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同时,根据三门峡产业集聚区2012年九大重点项目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及目标,2012年园区还将迎来大型工业产业的建设实施,本项目涉及有建筑用重型钢结构,可为企业提供产品。

具有非常明显的市场地缘优势。

三、项目主要内容
(一)项目投资内容
1、项目基建:征用土地36亩;新建楼4个钢构件加工生产车间、2个原料综合库、2个机物料库、机修车间、配电站,以及厂区办公楼、职工宿舍总计施工面积21000平方米。

2、设备:
主要工艺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和特性数量备注
1 H型钢自动组立机4台新增
2 铣边机6台新增
3 BZH自动焊接专机18台新增
4 龙门式操作机8台新增
5 焊接操作架12台新增
6 自动埋弧焊机16台新增
7 数控飞锯切割冲孔C型钢机8台新增
8 数控隐扣式屋面板压型机4台新增
9 彩板压型机8台新增
10 自动剪切压型机6台新增
3、
(二)投资额及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额:总投资17340万元,其中:基建投资6640万元,设备投资5200万元,流动资金5500万元
资金来源:三门峡水工机械厂自筹
四、工艺技术方案
1、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依据对市场需求调查结果及国家对建筑类重钢结构及水电用钢构件产品技术规范确定,产品方案既考虑水电设备组件配套需要,又要面对国内建筑市场对重钢结构多样化的要求。

本项目产品主要为水电用钢构组件、建筑类重型钢结构等。

2、工艺方案
水电用钢构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分为原料组织-放样-号料-切割下料-校直-边缘及端部加工-滚圆-煨弯-钻孔-组装-焊接-摩擦面处理-涂装-检测-外运-安装等阶段;
建筑类重型钢结构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组织-剪板(切割)-组合
-焊接-校直-钻孔-防腐-检测-外运-安装等阶段。

钢结构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钢板和型钢钢材,按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计算,年消耗钢材6.5万吨。

本项目所需原料,由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峡飞钢材市场配送提供。

3、技术方案
五、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1、生产成本分析
本项目成本估算中,原材料、辅料消耗,按工艺专业提供参数,并参照相关企业实际运行成本计算。

燃料及动力费,按各专业提供消耗参数计算。

工资及福利费:按人均工资14000元/年•人计算。

修理费按折旧费的30%计提。

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0%计提。

管理费用按人均工资的250%计提。

固定资产原值11640万元,固定资产形成率按95%计算,净残值按5%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机器设备按10年计算,厂(库)房按20年计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年限16.1年,项目年综合折旧率为6.2%,年折旧额为(6640万元+5200万元)*6.2%*(1+6.2%)=779万元
无形资产按10年分摊,递延资产(开办费)按5年分摊。

项目财务费用由固定资产贷款利息及短期贷款利息构成。

本项目生产成本中的原辅材料、燃料及动力成本单价均为不含税
价。

生产原料费按现行价格加到厂运杂费计算。

2、项目的经济性
3、项目的社会效益
项目完工投产后,在促进利用洁净资源发电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加上交利税,并可为当地提供50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社会效益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