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搞好幼儿园园本教研

如何搞好幼儿园园本教研

如何搞好幼儿园园本教研
●基于教师发展需要的教研
教研活动是基于教师发展需要的, 他们通过调查、与教师对话, 概括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 也提出了一些与教师发展需要相应的教研策略, 如专业引领式、自主式、同伴互助式、互动反馈表等。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要落到实处
为了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落到实处,幼儿园积极寻找切入口, 确立了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几个基本素养, 并以教研的方式加以落实。

如他们认为教师具有问题意识、自觉意识、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很重要,与此对应, 他们积极利用差异性伙伴群体资源, 采用提问题会、案例交流会、连环跟进式教研、多层面见面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专业素养。

●倡导民主的教研风气
倡导民主的教研风气: 应确立新的教研观, 即教研是一种对话, 教研要构建有效的对话系统;应定位教研性质, 即教研是建构课改理念的平台, 是一种探究式的专业学习( 包括问题式、互动式、体验式等) ;应确定探究学习的方式, 即对亲历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提出质疑法、视频分析法、案例讨论法等) ; 应定位学习组织形式, 即开展正式和非正式教研活动, 强调非正式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以及两种教研活动之间的转化。

●有意义的案例学习不会成为负担
***幼儿园以发生在幼儿园真实情景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基本素材, 追求案例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意义。

他们充分使用案例资源, 反复分析, 用案例读懂孩子( 即“孩子的学有意义吗”) , 用案例反思教师行为( 即“教师的教有意义吗”) , 用案例分享教师之间的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强调有计划有目的的案例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学会分析案例有一个过程, 幼儿园采用“理论先导———学习国内外、园内的优秀案例———剖析自身案例”等一系列策略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分层发展的教师培养思路
教师也有最近发展区, 管理者应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要。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提出了分层发展的管理思路: 解读教师, 了解需要, 支持发展。

他们提出教师发展分隐藏期、张显期、稳定期, 这样不是为了分好中差,而是为了尊重、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要。

他们认为隐藏期应重在“扶”, 强调发挥潜力, 张显期应重在“扬”, 强调给予机会, 稳定期因
重在“放”, 强调突破。

●教研中的专业引领
在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管理者、教研员、专家应转换角色, 隐去居高临下的权威形象, 与教师平等对话。

北京西城区教研员的经验值得借鉴, 他们转换角色, 将督察式指导转变为互动式指导; 转变立场, 重在支持教师、成就教师; 建立新教师观, 相信教师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此外, 他们还提到发现教师的优势重于指正教师的问题, 因为“注重问题, 就会忽略人”“注重诊断, 就会忙于开处方”。

引领应重在过程中的讨论, 而不是对结果的点评。

●当前教研的核心
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化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是确立教育信念。

“会说不会做”, 表明观念没有更新。

实现从知道新观念到信奉新观念的转变的关键是实践和体验, 教师需要经历新观念和固有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

只有当理念和实践一致时, 教师才算更新了观念。

●保育员的教研也重要
“生活即教育”, 落实《纲要》“保教并重”的原则, 不只是教师的任务。

幼儿园不仅要关注教育中的保育渗透, 也要关注保育工作中的教育渗透, 不仅教师要保教结合, 保育员也要保教结合。

北京北海幼儿园、洁民幼儿园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