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2012第2章第一节 大气层

浙教版2012第2章第一节 大气层


作业:
假设你是第一个乘坐热气球在大气 中飞行的人,你必须带上哪些物品?查 资料找出早期探险者携带的物品,至少 写两段有关携带品及携带理由的短文。
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强杨 印志
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 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 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 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 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 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层 由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 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 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 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是天气现象的发生地。
对流层的对流运动:







遇 冷 收 缩





下 降
对流运动
寻找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的证据:
日本富士山
高3776米
珠穆朗玛峰
高8844.43米
大气的温度:
探究一:
请设计一个方案, 能测量出不同高度的 大气温度。
温度 (℃)
100
高度 (km)
85
55
50
0
-50 -100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 通过卫星来传送
含电离层,完成远距离 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 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 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 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 分云等天气现象
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层? 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应用:
假设你是一个房子装修设计师,请设 计方案,确定南方家用空调、北方暖气片 的安装位置,使其制冷、保暖效果最好。
对流规律:
由于上冷下热而导致气体或液体 的密度发生变化,从而热的气体或液 体上升,冷的气体或液体下降,即气 体或液体的上下循环运动。
大气对流:
大气在垂直方向的 有规律的运动。
大气对流产生的 条件是什么?
大气对流产生的 条件怎样满足的?
对流层:
从赤道上空17~18千米,到南北 两极的约8千米的范围内几乎包含了整 个大气层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 的水汽、固体杂质。
高度 (km)
85
12
55
12
-100
-50
0
50
100
温度 (℃)
温度 (℃)
100
高度 (km)
85
55
50
0
-50 -100
高度 (km)
85
12
-100 -50
0
50
100 温度
(℃)
55
12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变化趋势
(1)图中纵轴和 横轴分别代表什么?
(2)图中温度的 变化曲线象什么?
上 课…
大气层
实猜验想:以下实验将会出现什么运动现象?
液体的对流运动 气体的对流运动
你猜请想注的意依实据验是安什全么!?
实对验流:流以体下内实由验于将密会度出差现而什形么成运的动垂现直象流?动。
冷、热流体发生相对位移。
发流生体对此中流运为产动什生现么的象会条的产件原生是因密什是度么什差?么??
层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高度
0--12千米 12--55千米 55--85千米 85-- 500千米 500-1000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 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 大气层由内而外依次分为五层, 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暖层和外层。
(3)随着高度的 升高,温度呈现什 么样的变化规律?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变化趋势
(1)图中纵轴和 横轴分别代表什么?
(2)图中温度的 变化曲线象什么?
(3)随着高度的 升高,温度呈现什 么样的变化规律?
探究五: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可以把大气层分成几层?把结果填入下表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