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改变
目录 第四章 体力活动行为改变.............................................................................................................1
第一节 健康相关行为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健康相关行为...........................................................................................................2 三、影响行为的因素.......................................................................................................3
论中的刺激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等,认为可导致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心理活动涉
及以下几个因素:知觉到易感性,即知觉自己可能成为某疾病或不良行为的受害者;知觉到
严重性,即知觉某疾病或不良行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后果;知觉到效益(行为效果期望),
即确信采纳某预防保护行为对避免不良健康后果的有效性;知觉到障碍,即对实现预防保护
目前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一系列危害健康行为所组成的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 式影响健康具有以下特点:(1)潜袭性:不易察觉、危害大、改变难度大;(2)累积性:长 期作用,协同作用;(3)广泛性:广泛存在、危害广泛;(4)特异性差:表现为一种不良生 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18
第四章 体力活动行为改变
第一节 健康相关行为概述
2
有关。如吸烟与肺癌、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关;高血压又与吸烟、高盐饮食、缺乏 锻炼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三、影响行为的因素
为了促进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形成与维持,以及逐步消退与去除危害健康行为,我们有必 要了解影响该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可将这些因素分为三类:(1)生物因素: 包括生物学遗传特征、性别年龄等;(2)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的行 为环境,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之一;(3)学习因素:学习是人类行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 不可少的因素,人类的很多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形成和发展。学习的 途径包括模仿(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强迫模仿)、系统教育、强化等。学习因素对于个体 生活技能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行为变化的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从行为干预的角度,将影响行为的因素划分为倾向因素、 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倾向因素(predisposing)是指为行为提供依据、动机和原因的因素,先 于行为,是行为者决定实行此行为的原因。包括行为者的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促成 因素(enabling)是指完成一项行为所必需的技能和资源,先于行为,是行为者有没有可能实 现行为愿望的条件。促成因素包括行为者个人技能、个人资源,以及可以利用的社区环境资 源。倾向因素引发行为者产生实现某个行为的愿望;促成因素则提供行为者实现此行为的条 件;强化因素(reinforcing)是在行为之后的因素,对行为产生反馈影响,影响行为是否可以 持续存在或不再继续。这一划分模式可用来解释影响人们参加体力育锻炼及其持久性的因 素。
第三节 体力活动行为改变...................................................................................................11 一、体力活动行为决定因素 ......................................................................................... 11 二、参与体力活动的障碍因素.....................................................................................12 三、我国居民体力活动现状.........................................................................................15 三、现阶段我国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 ................................................................. 16
体育锻炼有诸多健康益处,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并不积极地参加锻炼来促进他们 的健康;即使参与者也是偶尔锻炼的比例较高,有部分参加规律锻炼的人群因为也可能因为 工作忙、家务忙、突发事件影响等因素而放弃了锻炼。另外,有的人容易被激发去参加体育 锻炼,而有的人却不容易被激发。如此复杂的行为势必要求干预策略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以 下几个行为理论可从个体或人际水平解释行为改变的基本因素。
危害健康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具有危害性、稳定性、习得性。危害健康行为包括(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等;(2)致病性行为模式:如 A 型行为,又称为冠心病易发性 行为,核心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C 型行为,或称肿瘤易发性行为,表现为过分压抑和克制, 爱生闷气;静坐少动行为,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高度相关;(3)不良疾病行为:发生在 自知患病或开始治疗后,例如,讳疾忌医、瞒病、恐惧、自暴自弃等;(4)不良生活饮食习 惯,如饮食过度、高脂、高糖食谱、以及不良进食方式,如:进食速度过快、喜食过烫、过 辣食物、喜食烟熏、腌制食物等。
1961 年,美国心理学家 Kurt Lewis 提出以下公式:B=f(P+E)。即人的行为(B: behavior) 是 个人(P: personality)因素与环境(E: Environment)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f)结果。
1
人类行为的表现错综复杂,表现为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不同,不同个体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也不同,即使同一个体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自身生理、 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行为的形成与变化仍然 有其规律可循。
一、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由 Rosenstock 于 1966 年提出的,
是通过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按照认知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观 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知识、劝
3
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1977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Bandura 将自 我效能理论引入健康信念模式,使健康信念模式更加完整。该模式综合应用了社会心理学理
一、基本概念
(一)行为的定义及其基本要素 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
因素做出的能动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外显的,也可能是内隐的。因此,行为是机体在外界 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人类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1)行为主 体:即行为人;(2)行为客体:即行为的指向目标;(3)行为环境:即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 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4)行为手段:即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或使用的 方法;(5)行为结果:是行为主体预期的行为与实际完成的行为之间的符合程度,即行为改 变的程度。 (二)行为的基本含义
人类行为发展分为 4 个阶段:(1)被动发展阶段(0-3 岁):通过遗传、本能驱使、无意 识模仿等来发展行为,多种动作、简单语言、基本情绪和部分社会行为初步形成;(2)主动 发展阶段(3-12 岁):开始主动模仿、探究,行为发展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对本能冲动的克 制能力逐渐提高;(3)自主发展阶段(12 岁-成年):开始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综合 认识,主动调整自己行为发展;(4)完善巩固阶段(成年后,持续终生):人的行为定式已 经形成,行为发展主要体现在巩固、完善、适当调整几个方面。
第二节 行为变化的基本理论.................................................................................................3 一、健康信念模式...........................................................................................................3 二、跨理论模型...............................................................................................................6 三、自我效能理论...........................................................................................................8 四、计划行为理论...........................................................................................................9 五、群体动力论...............................................................................................................9 六、行为回退预防理论........................................................................................lth-related Behavior)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一)促进健康行为(Health Promoted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