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起源和本质
警察的涵义
我国古义 英文police 近代警察学的定义
警察涵义在西方演变的三阶段
近代警察学多角度的警察涵义
社会 力量
社会 功能
社会 行为
警察机关 或警察人 员
警察作用 警察行为
警察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
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 以强制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 秩序的行为、功能、作用,以及按 照国家授权依法实施这些行为,实 现这些功能的机关、人员。
3、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
三、警察的发展过程
(一)警察的萌芽时期 (二)古代警察时期 (三)近代警察时期
警察的萌芽时期
从原始氏族公社的瓦解和出现 奴隶制国家的萌芽。
警察行为与国家的其他行为相 伴而生,十足的不脱产全民武装向 职业化、只听命于贵族首领的脱产 的武装过渡。
古代警察时期
在警察行为产生以后,直至资产 阶级近代警察机关产生之前。 警察职能得到强化和发展 仍存在很大的局限:
1902年,在袁世凯派赵秉均在保定办 巡警局
1905年,清政府设巡警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将巡警改为 警察
1927年,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对 警察进行改组,在南京设警察厅,各 省、市、县设警察局
1949年,国民党被推翻,旧警察等国 家机器被推翻。
近代的警察行政是适应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需要而建 立起来的新型的警察制度。
“沙漏型”过 程
政治、管理 等广泛涵义
军事化镇压力量 打击犯罪的战士
服务、预防、 冲突管理
二、警察的起源
(一)两种起源观 (二)警察产生的条件种起源 观警察自然起源 观
马克思主义的 警察起源观
警察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 有制的产生。
2、阶级条件——阶级矛盾的不可 调和性
第二章 警察的起源与本质
一、警察的含义 二、警察的起源 三、警察的发展过程 四、警察的本质
一、警察的涵义
(一)汉语中“警察”的来源 (二)警察的涵义
1、中国 固有说
2、日本 传来说
是世界上最早建立 警察的国家之一
古籍中有关于“警察” 的记载
文字中的借用现象 采用警察的时间差
另外可能性——中国翻译说
近代警察有四个特点:
职能 机构 强调 统一 独立 独立 法制 制服
四、警察的本质
(一)警察是国家重要的专政工具 之一
(二)警察是国家拥有武装和特殊强制 力量手段的行政力量
(三)警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忠实执行 者
(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 的行政力量
第一,警察职能尚未能集中于一个 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军队、审 判机关、行政机关所行使。
第二,古代警察时期的警察行为在 法律上是不严格的,皇帝的意志、 神灵的意志、长官的意志具有主导 作用。
警察职能得到强化和发展
中国奴隶社会后期,警察职能已 经有了很细的分工。 自秦代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起,至清末执行警察职 能的机构和管理也有了发展变化。
据《周礼》记载: 司寇:专管刑事狱讼。 司民:管户籍工作。 司稽:维持社会治安秩序,拘捕惩罚盗贼 禁暴氏:在公共场所、交易市场中纠正和制 裁不法行为的。 掌囚:管理监狱的狱吏 掌戮:执行死刑的刽子手 野庐氏:专管交通 等等
秦汉:设有中尉,掌京师的治安,专 管巡禁盗贼之事。汉武帝时改为“执 金吾”
汉代以后,历代的城镇巡卫军事组织, 都兼有警察的职能。
辽、金、元皆于京师设警巡院;明设 “五城兵马司”,明洪武十五年设置 锦衣卫;清代,对明的五城兵马司承 而袭之。顺治时称“提督九门巡捕三 营步军统领”,乾隆时称“巡捕五 营”。
近代警察时期
近代警察时期是指国家建立警察行政以 来的历史阶段。近代警察行政发端于西 欧。 标志:1829年英国内政大臣罗伯特比 尔建伦敦大都市警察。 中国的专职警察制度建于清末。 近代警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