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一、填空1.厂址选择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方案比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项目不同选址方案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做对比,作出选址决定。
它是一种偏重于经济效益方面的厂址优选方法。
2.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中主车间、仓库等应按生产流程布置,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中心。
3. 食品工厂设计过程中的厂区可以根据生产、管理和生活的需要,将全厂场地划分为厂前区、生产区、厂后区、厂房左侧区、厂房右侧区等。
4.动力车间包括锅炉房、变电站等,应布置在主厂房的下风向。
5.主生产车间是工厂生产的核心,其他设施均围绕主生产设施进行布置,因此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是决定全厂布置的关键。
6.为了便于设计选用,有利于管件成批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便于互换,国家制定了管件标准。
标准化的最基本参数是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
7.基本建设按经济目的分为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
8.工厂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都要绘制设备布置图。
但两者对设备布置设计深度和内容要求有所不同。
9.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时,用粗线画出物料流程管线,并画出流向箭头。
用中粗线画水、汽、空气等动力管线,并画出流向箭头。
10.物料衡算是设备选型的依据,而设备选型则要符合工艺要求。
11.食品工厂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
12.基本建设程序按先后顺序分为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三个阶段。
13.基本建设按经济目的分为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
14.厂址选择包含地点选择和场地选择这两个方面。
15.厂址选择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方案比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项目不同选址方案的投资费用费用和经营费用费用做对比,作出选址决定。
它是一种偏重于经济效益方面的厂址优选方法。
16.在厂房布置时时,当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过程联系较为紧密,工作性质差异不大,场地较平坦时,宜采用集中式厂房设计,当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过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场地地势不平坦时,宜采用分离式厂房进行设计。
17.动力车间包括锅炉房、变电站、空压站、制冷站、真空站等,尤其是锅炉房应布置在主厂房的下风向,并位于全厂地势最低的位置,以便冷凝水的回流。
18.为了便于管路设计选用和管件成批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及互换,国家制定了管件标准。
标准化的最基本参数就是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两个参数。
19.工艺流程图设计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生产工艺流程草图和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图设计三个阶段。
20.食品工厂所用设备安特性分为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和非标准设备。
专门为某些食品生产而配置的专业性较强设备称为专业设备,而工厂使用的泵、风机、电动机等机电产品称为通用设备。
操作台面、贮存池、槽、罐、塔等属于非标准设备。
二、判断1、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是以生产产品的生产车间为核心的设计。
(√)2、产品方案的制定与生产季节没有关系。
(×)生产季节性与劳动力应平衡;根据原料生产季节及保藏时间确定产品生产时期;3、为保证各物料运输通畅,物料在车间可以重复往返。
(×)为保证各物料运输通畅,避免重复往返,生产车间与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配合。
4、车间工艺设计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设施。
(√)5、设备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安排。
(√)6、建筑结构有砖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
(√)7、一般说来,给排水、供电仪表、供汽这三者不管工厂规模大小都得具备。
(√)8、一般新建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都是以年产量为基准。
(×)一般新建工厂的工艺设计都是以班产量为基准。
9、为了适应食品工厂生产的季节性变化,一般需要配备不少于两台型号相同或不同的锅炉。
(×)锅炉只与生产工艺有关。
10、原料相同,如果所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不相同,会影响产品质量。
(√)11 食品工厂建设属于生产性基础建设项目,可以不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
(×)食品工厂建设属于生产性基础建设项目,需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
12 食品工厂产品生产方案的制定不受农产品生产季节的影响。
(×)生产季节性与劳动力应平衡;根据原料生产季节及保藏时间确定产品生产时期;13 食品工厂设计过程中为保证生产工艺过程的流畅进行,工厂、车间内部的人流、物流要按各自的路线流动,物料在车间必须各走各的线路,不能相互交叉迂回运输。
(√)14 车间工艺设计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设施。
精细操作车间采光率应大于1/5,一般车间采光率在1/6~1/8之间。
(√)15 生产设备在车间布置时,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安排。
笨重设备、固定设备,要布置在车间中心位置,并距墙留有一定的操作和维修空间。
(×)笨重设备、固定设备、专用设备应尽量布局在车间四周,距墙留有一定设备检修距离。
16、工厂车间建筑结构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泥土结构和钢结构。
同时有单层车间和多层车间之分,多层结构一般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17、无论食品工厂生产规模、生产性质差异如何,食品工厂都需要给排水、供电、供汽系统。
给水、给汽系统能力大小可按定额估算法和精确计算法加以确定。
(√)18、在进行食品工厂原材料计算时,是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个定律进行计算,为使计算过程准确,需要选取一定的计算基准,一般以每吨原料、每吨成品或每批次原料或成品作为计算基准。
(√)19、食品工厂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时,食品工厂车间建筑尺寸的设计只考虑车间生产设备大小尺寸,可不考虑建筑模数要求。
(×)厂房高度及柱网布置,应根据设备布置要求确定,同时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标准预制构件,节约建筑设计与施工费用。
20、在食品工厂车间管道设计时,管道布置不仅要整齐美观,同时水平管道需要具有一定的坡度,以便管道内物料的排出。
(√)21公称直径是管子名义直径,不是管子内径,而是管子外径。
管子公称直径一定,管子外径也就确定了,而管子的内径则根据壁厚不同而不同。
(×)公称直径是管子的名义直径,不是管子内径,也不是管子外径,而是与管子的外径相近又小于外径的一个数值。
管子的公称直径一定,管子的外径也就确定了,而管子的内径则根据壁厚不同而不同。
三、名词解释基本建设:是指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和安装,是一项为发展生产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
固定资产: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有实物状态且使用期限和单项价值在国家规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执行的先后次序。
风向玫瑰图:将某地各方向风频率按一定的比例,在方位坐标上描点,连成一条多边形的封闭曲线,称之为某地风向频率玫瑰图。
风速玫瑰图:将常年每个方向吹向某地址的风速平均值按一定的比例,在方位坐标上描点,可连成一条多边形的封闭曲线,称之为某地风速玫瑰图。
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用来表示污染程度的大小。
竖向布置设计:是对工厂建筑物、构筑物、运输、绿化等与水平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相对空间位置布置设计,即厂区各部分地形标高的设计。
工厂总平面设计:工厂所有设施的总体布置的平面设计,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面的设计。
产品方案(生产纲领):是食品厂全年(季度、月)生产产品品种和规格、产量、产期、生产车间及生产班次等的综合计划安排。
管道补偿:管路在输送热介质液体时(如蒸汽、冷凝水、过热水等)会受热膨胀,对此应考虑管路的热伸长量的补偿问题。
工厂平面布置设计:是在用地范围内对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进行的合理布置规划。
车间工艺布置设计:就是对厂房内的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的位置、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和布置和规划,并以车间布置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
绿化系数:K4= A4/A X100%K4是指全厂可绿化地面积A4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
(10-15%)建筑系数:K1 = A1+A2 /A X100%K1是建、构筑物与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
通常控制K1在35%~50%为宜.土地利用系数:K2=(A1 +A2+A3)/A X100%K2是包括全厂建、构筑物与土建设施在内的占地面积同全厂占地面积比值的百分率。
(50-70%)工厂生产强度:q=G/A (G—年产量),即工厂年产量与厂区占地面积的比值。
平面布置图:是一幢房屋的水平剖切视图,即假象用一水平面,经过门窗洞口把房屋切开,移去上面部分,向下观看所得到的水平投影。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对各种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的综合评价。
扩初设计:是根据已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全厂性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解决方法的最初设计工作。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根据建筑施工、设备制造和安装工程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自动控制等建设及造价预算需要的详细设计。
工艺设计:是对生产车间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车间设备布置的设计,是决定车间组成、工艺过程、设备及设备排布的关键步骤。
总平面设计:工厂总体布置的平面设计,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面的设计。
绿地面积:指能够用于绿化的土地面积,不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覆土小于2米的土地。
绿化覆盖面积:各类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街道绿化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但乔木下的灌木投影面积、不得计入在内,以免重复。
公称直径:又称通称直径、公称通径。
是为了使管子、法兰和阀门等连接尺寸统一,将管子和管道用的零部件直径加以标准化以后的标准直径。
公称压力:把管道及管件所承受的压力,也分成若干个规定的压力等级,这种规定的标准压力等级就是公称压力。
管路轴测图:是一种按空间透视原理而表达的管路及管路组成的具有显明立体感的管路图。
管路附件:管路中除管子以外,为满足工艺生产和安装检修需要,管路中还有许多其他构件,如短管、弯头、三通、异径管、法兰、盲板、阀门等,我们通常称这些构件为管路附件,简称管件和阀件。
管道试验:为检测管道安装的机械性能及严密性,包括压力试验和介质试验。
管道标志:为了区分各种管道,往往在管道外壁涂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油漆,既可保护管路外壁不受环境大气影响而腐蚀,同时也用来区别管路的类别,使人们醒目地知道管路输送的是什么介质,这就是管路的标志。
管道补偿:管路在输送热介质时(如蒸汽、冷凝水、过热水等)会受热膨胀,输送冷介质时会受冷收缩,因此应考虑管路的冷热伸长量的补偿问题。
四、简答:1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作用?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国家优先发展相关政策。
(2)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及原料能源资源状况。
(3)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4)项目区的地理、自然、气象、地质、资源、人文、交通通信、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