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和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实体假设、持续运作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成本性态假设、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价值可计量假设
管理会计与风险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1.起源相同2.基本数据相3.目标相同4.服务对象交叉5.某些概念相同
区别:1.职能不同,管会侧重于未来的预测决策规划,属于管理会计。
财会侧重于过去的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
2.服务对象不同。
管会对内,财会对外。
3.约束条件不同。
管会不受会计准则制度约束。
4.报告期间不同,管会不受会计期间限制。
5.会计主体不同,管会主题是多层次的。
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提供反映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
6.计算方法不同。
管会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财会一般数学方法。
7.计量尺度不同。
使用货币度量和非货币度量。
财会几乎全部使用货币度量。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四个目标消除低增值或使之达到最小;引入效率与效果,从而使经营过程中展开当然增值活动衔接流畅,以改善产出;发现造成问题的根源
并加以改正;根除由不合理
的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
造成的扭曲。
变动成本法特点:1)以成
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
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将产品
的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
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
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
只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
成产品成本,固定性制造费
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2)
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
偿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
变
动成本法认为产品的成本
应该在其销售的收入中获
得补偿,而固定性制造费用
由于只与企业的经营有关,
与经营的“状况”无关,所以
应该在其发生的同期收入
中获得补偿,与特定产品的
销售行为无关。
3)强调销
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
制造费用列作期间成本,所
以在一定产量条件下,损益
对销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这
在客观上有刺激销售的作
用。
产品销售收入与变动成
本的差量为贡献毛益,而以
贡献毛益减去期间成本就
是利润。
不难看出,变动成
本法强调的是变动成本对
企业利润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优缺点:优点:
★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
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
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
售工作。
★变动成本法可以
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
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
制。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
成本和收益资料,便于企业
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采用
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
核算工作。
缺点:变动成本
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
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
念的要求。
★变动成本法不
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采用变动成本法会对所得
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
1.将企业内部单位划分为一
定的责任中心,赋予一定的
经济责任和权力。
责任中
心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
心和投资中心。
责任会计中,
事前的计划、事中的核算和
事后的分析都是以责任中
心为基础进行的。
2.确定业绩评价的方法。
主
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确定衡量责任中心目标的
一般尺度,可以是可控成本
和利润额等;(2)确定目标
尺度的解释方法;(3)规定
业绩尺度的计量方法,如
成本分摊、内部结算价格等;
(4) 选择预算或标准的形式,
如固定预算或弹性预算;(5)
确定报告的时间、内容和形
式。
3.根据经济责任完成情况制
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实施责任会计同样需要经
过三个环节:1.编制
责任预算2.核算预算
的执行情况 3.分
析、评价和报告业绩.
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
1传统管理会计以成本性态作为研究的起点,推崇变动成本法,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下,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使利润的实现建立在产品销售实现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现实性。
2传统管理会计采用“经济订货量”对存货进行控制。
管理人员通过平衡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等来追求最优存货,竭力寻求一个理想的经济存货量的数学模型。
实际上,企业追求的目标应是企业的整体效益,而非存货的局部效益。
3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通过对项目在整个建设和生产经营期内的全部现金流入量、流出量,按“资本成本”统一换算为现值后进行比较研究。
这种方法主要考虑的是财务效益,把重点放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省上,这是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和低技术密集的生产条件相适应的。
但是,企业为提高其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对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取舍,不能仅仅考虑财务效益,还要考虑多样化的非财务效益。
如投资项目的结果对生产的灵活性、质量的适当性、对顾客需求反映的及时性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整体协调性的影响等。
由此可见,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取舍不能采用僵化的模式,而必须充分注意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
4传统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
主要使用财务指标,信息来
源也主要取自会计信息系
统。
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是
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及
时、有用的管理决策信息,
因此,使用财务指标作为业
绩评价的依据,不仅时效性
较差,而且与决策的相关性
也较低。
随着企业的生产组织方
式向“顾客化生产”转变,
管理者的目光开始从企业
内部转向企业外部,扩大市
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在
这种情况下,以衡量企业内
部经营管理的财务指标作
为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依
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
者的要求。
引入与战略决策
相关性高的其他非财务指
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已成
为一种必然趋势。
SMA研究的主要问题
1制定战略管理目标:公司
战略目标是关于经营思想、
经营方向、业务范围等方面
的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
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
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
中的目标问题;
2成本管理:企业生产战略
的制定需要以产品价格、性
能、质量三个方面为坐标进
行综合考虑,确立自己的产
品生存空间,并注意顾客对
这三方面的接受程度,即在
适当的价位,生产出适当性
能与质量的产品。
因此,企
业必须制定一套质量、性能、
成本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企
业能够对顾客群的变化迅
速作出反应。
3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
对投资方案的评价除了使
用传统管理会计中的定量
分析模型以外,还应用了大
量的定性分析方法,如价值
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竞
争优势分析等。
4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社
会,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
首要和关键因素,所以必须
注重发挥人的价值和知识
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既是重
要的产权要素,也是战略管
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其核心
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
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
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
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
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
收益、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
分析,帮助企业构建人力资
源战略。
5战略性绩效评价:传统管
理会计绩效评价指标通常
只看“结果”而不重视“过
程”。
战略性绩效评价是将
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
战略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
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
并
将业绩评价由财务指标系
统扩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系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