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赵俊
转眼间孩子们进入小学生活已快一学期了,从刚入学时找不到教室,对铃声不知所做到现在的听到铃声,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们的变化很大,也说明他们已经变成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了。
记得开学第一天家长们把孩子送进教室,依依不舍的离开。
而孩子们呆呆的坐在座位上,面对着陌生的环境,严肃的老师,心里更多的是委屈,害怕。
从事低段教学已有8年,我觉得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环境的适应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已经超越了知识的学习。
于是这半学期来,我重点从这两方面做起:
首先是环境的适应,环境分为学校环境和学习环境。
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带着学生在学校各处转转,找到教室的位置,厕所在哪,餐厅在哪,上体育课时的操场在哪,需要老师帮助时老师的办公室在哪,这些是学生必须要知道的,除此之外还有音乐教师,图书室等等。
学习环境先要从认识老师开始,知道班主任是谁,认识给自己带课的老师。
接下来是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知道每一次铃声响起时该干什么。
其次便是学习习惯了,好的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也能让孩子轻松愉悦的学习。
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他们非常不适应。
先从下课上厕所做起,幼儿园里厕所都在教室旁边,学生随时可以去,但小学不行。
一节课40分钟,学生要认真参与学习活动。
而且部分学生太
贪玩,经常忘记上厕所。
在每节下课时就提醒学生先该做什么,慢慢的养成习惯。
接下来是课前准备,上课铃声响起以后,立即停止游戏进入教室,拿出相应课程书本和学习用品摆放在课桌上,同时在班长的带领下唱一首歌。
这些在孩子刚入学时,老师课前早到一会儿,帮助学生,提醒学生,一个月以后他们就能做的很好。
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了,先教会孩子课前起立与老师问好,课后和老师再见,懂得尊敬老师、爱护老师。
再就是要求他们课堂听讲,回答问题举手等等一些细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相应作出要求和引导。
作业的完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
家长给学生制定学习时间,老师也作出要求,学生应独立思考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在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彼此交流,共同帮助学生。
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就会发现,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成绩也很优秀。
在我所带的语文课堂中,开学第一天向学生做了自我介绍,讲解了语文书和练习册的使用,并对作业本和笔作出要求。
后期的作业中会对书写的正确、美观的作业贴上贴画奖励,以此鼓励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课堂上会对积极思考认真听讲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这些都是在这几年的低段教学中的一些感受,也是这半年来一年级教学的体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