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 1 概论 (3)
1. 1. 1 专题报告的依据 (3)
1. 1. 2 项目的背景 (3)
1. 1. 3 建设的重要性 (4)
1. 1. 4 建设的必要性 (4)
1. 2 建设项目内容 (5)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5)
2. 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5)
2. 2 项目优势 (6)
2. 2. 1 选址优势 (6)
2. 2. 2 广场功能 (6)
第三章建设方案 (7)
3. 1 投资预算表 (7)
3. 2 资金来源 (7)
3. 3 实施进度 (7)
3. 4 项目责任 (7)
第四章结论 (8)
4. 1 发展目标 (8)
4. 2 社会意义 (8)
4. 3 结论 (8)
第一章总论
1. 1 概论项目名称:村文化广场建设项
目申报单位:
项目地点: 项目性质:新
建
1. 1. 1 专题报告的依据该项目依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
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认
真做好 2010 年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该[ 2010] 1 号)及《甘肃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
于印发甘肃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甘税改办[ 2010] 7 号)文件精神。
1. 1. 2 项目的背景茁壮强健的体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中华
民族持久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直是党和国家全部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
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北京奥运会上,我英雄健儿奋勇争先,大显身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我
国人民敢于创造、志在一方的豪迈气概!这是在党和国家“全民健身
运动”的体育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伟大胜利。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全民体质的整体增强将成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因此,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将比以往表现出更为强劲的态势,前景令人鼓舞。
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体育方针和政策,无疑是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建设项目的时代背景。
1. 1. 3 建设的重要性
** 村位于平川区东南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全村共有4 个社,236 户、1010 人,耕地面积 6000 亩,退耕还林面积 4650 亩,该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
因此,加强该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何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1. 1. 4 建设的必要性
** 村群众有着热爱体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群众舞狮子、玩龙灯、看戏曲表演、篮球赛等各种活动。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的改善、视野的开阔、观念的变化,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
但是,由于没有规范且开阔的活动场所,群众体育活动受到很大的制约。
在此情况下,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广场,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
国家体育总局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将农村
体育设施建设的重点由以行政村为主要对象向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转移。
** 村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广场,对于满足全村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保健需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增强人民体质;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繁荣文明村风,构建和谐农村,都是十分必要的。
1. 2 项目建设的内容
广场总面积 1150 平方米,其中:
(1)篮球场地:占地面积 512 平方米;
(2)乒乓球活动场地:占地面积 80 平方米;
(3)室外健身场地:占地面积 558 平方米;
(4)文化活动室:占地面积 135 平方米;
(5)文化戏楼:占地面积 190 平方米;
(6)围墙 350 米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2. 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乡人民政府历来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群众体育事业,** 村每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组织舞狮子、玩龙灯、篮球赛等活动。
近年来,** 乡引导群众开展日常体育活动,广大群众兴趣盎然,群众体质不断增强,促进了文明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处于边远山区的广大群众渴望能有条件更好、功能更完善的健身广场。
2. 2 项目优势
2. 2. 1 选址优势
文化广场位于** 村村中心,** 小学及村委会前的空地上,规划总
面积 1150 平方米,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 1) 文化广场位于该村的中心地带,就近有小学及村委会,方便
群众开展活动;
( 2) 1150 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可容纳 400 余人,能满足群众的健身
和文化活动需求;
(3)乡村公路已通各社,群众来往方便;
(4)群众习惯、也都乐意在此聚集活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5)水、电、路等基础条件好,不用再次占用耕地。
2. 2. 2 广场功能
广场建成后,可以同时满足 400 余人开展活动,安排专人管理,提
供以下服务:
(1)健身设备:安装篮球、乒乓球等设备,健身器材 10 套;
(2)健身指导:定期刷新宣传栏,宣传有关运动保健知识;
(3)竞赛活动:组织各类人群的体育赛事,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
(4)健身组织:定期组织全村体育协会负责人会议,促进健身活动;
(5)休息娱乐:在文化活动室里安排棋牌、茶社等设施。
第三章建设方案及投资预算
3. 1、工程建设方案
广场总面积1150,主要完成场地土方夯填和硬化,文化活动室建设130 平方米,文化戏楼建设180 平方米,围墙建设350 米,购置篮球、乒乓球和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
3. 2、投资预算
工程预算总投资 41. 36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39. 90 万元,其他费用 1. 46 万元。
3. 3、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工程预算总投资 41. 36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 万元、区及区以下财政奖补资金10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1. 36 万元。
3. 4、实施进度
建设期为 3 个月(2011 年 3 月——2011 年 6 月)
3. 5、项目责任项目单位:
** 乡** 村委会项目负责人:
法人代表***
责任措施:分工负责,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资金管理:建立专账,专款专用,接受组织审计和群众监督。
第四章结论
4. 1 发展目标全民健身运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重要保障,
也是中华民族持久屹立于世界英雄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符合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和发展目标完全一致。
4. 2 社会意义
新建** 乡** 村文化广场,能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通过有组织的竞技运动和松散型的自由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的审美意识、运动情趣,增进人际交往,丰富文化生活,有效实现全乡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进步,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4. 3 结论该项目符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
方案,
顺应群众愿望,乡政府大力支持,经论证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