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商业模式引言Google公司是一家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
Google由当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理工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因此两人也被称为“Google Guys”。
创始之初,Google 官方的公司使命为“集成全球范围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而非正式的口号则为“不作恶”(Don't be evil),由工程师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所创,并得到了保罗·布赫海特的支持。
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为“Googleplex”,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芒廷维尤。
据估计,Google在全世界的数据中心内运营着超过百万台的服务器,每天处理数以亿计的搜索请求和约二十四PB用户生成的数据。
Google自创立开始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并购事项与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公司核心的网络搜索业务。
Google 公司提供丰富的线上软件服务,如云端硬盘、Gmail电子邮件,包括Orkut、Google Buzz以及Google+在内的社交网络服务。
Google的产品同时也以应用软件的形式进入用户桌面,例如Google Chrome网页浏览器、Picasa图片整理与编辑软件、Google Talk即时通讯工具等。
另外,Google还进行了移动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上网本的Google 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开发。
网站资讯分析网Alexa数据显示,Google的主域名为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站点,除此之外,Google搜索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域名下的多个站点(google.co.in、google.de、等等),及旗下的YouTube、Blogger、Orkut等的访问量都在前一百名之内。
在这一个电商、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风起云涌、竞相争艳的时代,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对Facebook、京东、余额宝等关注较多,本文试图换一个视角,再次注点转移到搜索引擎,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今天的泛互联网领域。
一.Google的股权结构1.股本数量变动谷歌2004年8月1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分为A级股和B级股,A级股每股一个投票权,B级股每10股一个投票权。
下图为谷歌历年股本变动。
由图可知,谷歌的股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13年达到329,663,212股。
A级股B级股总股本350,000,000300,000,000250,000,000200,000,000150,000,000100,000,00050,000,000200520072009201120132.股权结构变动以下是google上市至今部分年份的股权结构表:2005年2010年2013年从上面的三张图表可以看出,google的股权结构具有以下的特点:(1)股权相对集中。
Google公司自上市以来股权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高管层手中,在整个股本中占有绝对的比例。
(2)创始人和CEO投票权稳定且较高。
公司的两位创始人Larry Page、Sergey Brin以及公司的前CEO和现任董事长Eric Schmidt三人的投票权总和基本上都稳定在60%以上,对公司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3)高管层投票权基本稳定。
高管层的投票权基本都在65%以上,相当稳定,尤其是两位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所占的比重较高。
(4)控股高管层人员相对稳定。
仔细比对各年的股权结构可以看出,本公司高管层人员比较固定,有利于公司的平稳发展。
二.Google的组织结构Google的组织架构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矩阵化谷歌建立的是一种可以有所变化的矩阵结构。
换句话说,谷歌每次的产品创新都肯定伴随组织架构的变化。
这更类似于某种进退自如的创业管理机制。
一旦出现机遇,相应的部门便迅速出击、抓住机遇。
在这个部门的牵动下,公司的组织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形,流程没有变化,只是部门与部门之间联系的次数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但这种变形是暂时的,当阶段性的任务完成后,整个组织结构又会恢复到常态。
(2)扁平化和工程师管理Google采用的是扁平式的组织架构,组织的结构只有四层(CEO、VP、Director与工程师),没有中层主管,一个Director下面管理着一万多名的工程师。
主要由工程师担任的业务直线主管权利更大,可以做达到成功所必须做的事情,而不用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Google大权在握的运营委员会的几位高管来审批。
高层通常只提供开发方向的指引,例如目前方向以整合产品或改善产品为主,或者是列出有哪些项目需要人手,有兴趣的人可以参与,但不会规范工程师要怎么作,不会有人来教导工程师,也没有太多组织框架来管理。
(3)小团队管理模式谷歌采用的是小团队的管理模式,Google小团队管理方式主要有三个好处:一是它能够让员工增加尝试的可能性,让员工不断尝试尽量多的新生事物,这样员工成功的几率就比较大。
二是能够给员工更多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觉得不是在一家大公司工作。
改进他们的工作氛围,让小组有决策权,在开发过程中让他们觉得自己拥有决定方向的自主权,同时又可以为用户来服务。
三是能够降低团队内部协调的成本。
Google有一个信条,快比慢好。
小团队有很多的决策权,这样员工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对于出现的失误调整起来也会更容易一些。
现在一些IT企业,开发团队几百个人,历时数年开发一个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问题改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大的团队工作起来进展比较慢一些,所以Google觉得这种小团队的方式更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Google的这种独特的组织结构保证了公司众多业务的高效展开,促进了公司员工之间智慧的碰撞,为打造Google庞大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三.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的前世今生1.前世-搜索技术提供模式当初,在搜索引擎发展早期,有名的搜索引擎企业只是搜索技术提供商,搜索引擎运营商作为门户网站的附属,为当时的互联网主流门户网站、企业和政府机构网站提供搜索技术,并获取技术服务费。
百度在2000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间,主要是给硅谷动力、新浪等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并获取技术支持费。
但这种商业模式缺陷有二:一是百度难以直接接触到搜索用户,二是百度能够获得的收入有限,发展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
谷歌在发展初期则主要是提供搜索技术,通过将搜索技术使用权出让给雅虎、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思科、宝洁、美国能源部等跨国企业和政府机构网站,按照搜索的次数收取相应的技术使用费。
缺陷有二:一是对主流门户网站发展情况的依赖相当高,极易受到互联网经济大势的影响,二是营收有限,难以支撑搜索引擎长久发展。
2.今生-搜索服务提供模式此时,搜索引擎运营商已经占据了绝对关键位置,成为用户直接面对的互联网应用。
一方面,搜索运营商本身直接为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同时也为合作网站和联盟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支持,来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搜索引擎这个平台,可以将广告主的广告传递到用户,真正链接了广告主与用户。
百度和谷歌在搜索服务提供模式中都创造了各自的王国,而这一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搜索引擎广告营销。
四.Google的盈利模式与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多种类盈利方式不同,谷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广告。
1.Adwords(关键词广告):是一种通过使用Google 关键字广告或者Google遍布全球的内容联盟网络来推广网站的付费网络推广方式。
可以选择包括文字、图片及视频广告在内的多种广告形式。
AdWords广告计价方式采用CPC计费模式,即广告被用户点击后广告主才为此付费。
AdWords进入门槛低,广告客户可全自助投放,也可以通过选择区域和语言版本让广告触及全球潜在用户。
AdWords为广告客户提供高度智能化的后台操作和关键词广告管理系统,方便进行广告效果跟踪和优化。
谷歌的排名由价格和质量两个因素的乘积决定。
价格取决于广告信息的点击率,点击越多,价格积分越高;质量因素由广告文字的相关性、关键词效果的历史记录、目标网页的质量等等通过超链分析技术而决定。
与百度关键词竞拍,因出价高而排名在先的方式不同,谷歌排名结果尽管也与广告费高低有关,但它更是自然运算形成的而非人工干预的结果。
以下是Google的一份关键词排名和价目表。
2.AdSense:Google AdSense 是一种获取收入的快速简便的方法,适合于各种规模的网站发布商。
它可以在网站的内容网页上展示相关性较高的Google广告,并且这些广告不会过分夸张醒目。
由于这些所展示的广告内容同用户在您的网站上查找的内容相关,因此,最终您的内容网页不仅仅会为您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得以充实网站内容页面。
google根据网站上显示的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支付佣金。
以前的很多广告商,主要靠在各种页面,高频率的轰炸网友的眼球,而不管这个网友对广告内容是不是感兴趣。
但是AdSense却通过分析网页内容后,提供一些和内容相关的文字广告(也会有个别图片广告),因为内容相关的广告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广告成为一种真正有用的信息,而且也不会给网友太多的骚扰。
3.免费项目众所周知,免费是各种互联网应用获取网络用户资源最有利的法宝,在互联网应用“收费即死”的真理下,指望通过向使用者收取费用实现盈利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对于任何互联网产品包括搜索引擎而言,通过吸引用户和增加网络流量来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是最先采取的盈利方式,我们在此将这种方式称之为最大化战略。
下表是百度和谷歌的部分免费项目(部分收费)4.Google的最大化战略(1)最大化战略的原理为什么谷歌要采取这种战略?因为这是覆盖最大规模市场并为大量商家采用的方式。
道理非常简单:在信息市场上,不管你正在开发的是何种产品,你都将接受它并依据分销量尽可能多的进行生产,换句话说,既然分销的边际成本为零,你就可以使产品遍布全球。
Google的收入基本来自广告,开发运行这些免费项目并不能为自己带来直接的收益,但是,通过这些免费的项目,google可以将大量的用户吸引到平台上来,更加庞大的用户群将会吸引更多的广告商,从而最终增加了google的广告收益。
(2)最大化战略的支撑实行这种最大化战略至少需要满足两大条件。
一是google的核心业务收入要足够丰富,从而支撑公司众多免费项目的研发和运转;二是免费项目的“成败荣辱”不会干扰google 的核心业务。
好在这两点google都能够满足。
公司的核心业务盈利如此丰富,而且建立在如此大规模的计算基础上,它所从事的其他一切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或推广成本都更低且效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