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17世纪末期,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目的: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3.人物:沙皇彼得一世。

4.内容
(1)政治上,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2)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

(3)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4)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5.影响: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6.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初,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直接原因: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惨败充分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和农
奴制的腐朽,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7.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8.开始: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9.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2)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3)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10.影响
(1)进步性: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各种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局限性: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
包袱。

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C)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D.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为俄国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
B.改变了俄国的社会风俗
C.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D.从根本上克服了俄国的落后性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3.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他的改革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

这里的“最大瓶颈”是指(B)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海外市场狭小
4.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但它的性质却是资产阶级的,其原因是(C)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5.1861年改革后,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的原因不包括(A)
A.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遭失败
B.沙皇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C.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D.农民没有获得基本的民主权利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改革前俄国远远落后于一些西欧国家
B.改革前彼得一世亲自参团出国考察
C.改革前俄国在多方面强制推行欧化措施
D.改革前俄国人穿俄式长袍、留长须
2.17世纪末期的彼得一世改革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潮流的措施是(A)
A.发展工商业
B.加强中央集权
C.倡导先进的科技文化
D.加强军事力量
3.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他清楚“若不弃
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D) A.解放农奴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4.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乡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该规定反映这次改革(B)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5.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

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你认为最不可能的一项是(D)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块份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地主卖了
【解析】罗斯出生在1850年,她30岁时即1880年。

俄国于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买卖农奴,所以D项符合题意。

6.“(农民)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宅旁园地和份地……宅旁园地依法缴纳60卢布的赎金。

”“法令公布后,俄国前后共有2 100万男性农奴获得了解放,女性农奴也同时获得了解放。

”材料表明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A)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生产原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C)
A.使俄国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沙俄同英法等国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西欧派预言了灾难性的失败,就是因为俄国未能跟上欧洲……俄国被打败了,这场失败起了暴露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的作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做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指什么。

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2)材料二中作者对农奴制持什么态度?诗中所说的“人民”在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后,地位有何重大改变?
批判态度,认为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3)材料三中列宁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9.历史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通过改革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彼得大帝,被称为“现代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

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是怎样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的。

彼得一世执政后,亲自参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并实行改革,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推动俄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摘编自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农民要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他们为获得土地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沉重的经济包袱。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1861年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分析比较】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历史上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

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各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相关主题